印染机摆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8062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印染机摆布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机摆布机构。



背景技术:

摆布机构是印染设备中使用较多的机构之一。大部分的织物都必须经过摆布以后,才可转入下道工序进行加工。摆布幅度的大小将会直接影响到车间的现场管理。如果摆布幅度太小,对于同样长度的织物经过摆布折叠后的高度就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因此,对于摆布幅度大小的控制就尤其重要。目前,印染设备中常用的摆布机构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型“曲柄摇杆”式摆布机构;另一种则是“小车”式宽幅摆布机构。其中“曲柄摇杆”式摆布机构由于其设计简单,所以目前被广泛采用。但是“曲柄摇杆”式摆布机构在实际使用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摆幅不够,平稳性不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印染机摆布机构,不仅增大了摆幅,而且在同一台染色机上,实现了不同布匹的叠放,节约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印染机摆布机构,包括气缸支座、气缸、车体、摆布斗、摆布轴、气缸摆臂和平衡锤,气缸支座固定在车体上,气缸设置在气缸支座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气缸摆臂相连,气缸摆臂上还设置有平衡锤,气缸摆臂与摆布轴相连,摆布轴上设置有摆布斗。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缸为活塞式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与两个行程阀连接,用来控制活塞杆的行程,进而实现摆幅大小的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仅增大了摆幅,而且在同一台染色机上,实现了不同布匹的叠放,节约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印染机摆布机构,包括气缸支座1、气缸2、车体3、摆布斗4、摆布轴5、气缸摆臂6和平衡锤7,气缸支座1固定在车体3上,气缸2设置在气缸支座1上,气缸2的活塞杆与气缸摆臂6相连,气缸摆臂6上还设置有平衡锤7,气缸摆臂6与摆布轴5相连,摆布轴5上设置有摆布斗4。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气缸2为活塞式气缸。

此外,所述的气缸2的活塞杆与两个行程阀连接,用来控制活塞杆的行程,进而实现摆幅大小的调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利用气缸活塞杆的往复运动来实现实现摆布斗的匀速摆动。通过控制气缸2的活塞杆的上下移动,实现气缸摆臂6的上下摆动,同时,气缸摆臂6带动摆布轴5的转动,进而实现了摆布斗的前后摆动。其中,气缸与气缸摆臂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气缸摆臂与摆布轴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不仅增大了摆幅,而且在同一台染色机上,实现了不同布匹的叠放,节约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机摆布机构,它涉及印染技术领域。它包括气缸支座、气缸、车体、摆布斗、摆布轴、气缸摆臂和平衡锤,气缸支座固定在车体上,气缸设置在气缸支座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气缸摆臂相连,气缸摆臂上还设置有平衡锤,气缸摆臂与摆布轴相连,摆布轴上设置有摆布斗。本发明不仅增大了摆幅,而且在同一台染色机上,实现了不同布匹的叠放,节约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陈妙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庆通达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