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清理防堵塞化工储料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4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清理防堵塞化工储料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清理防堵塞化工储料罐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化社会,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工产品,在化工制造生产中所需要的材料需要储料罐储放,但是一些粉状材料,在储料罐内容易固结成块,在需要用到材料时输送极其不方便甚至不能输送,因此会影响整个化工生产的速度从而影响生产效益,传统的储料罐清理需要将储料罐打开进行清理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防堵塞便于清理的储料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自动清理防堵塞化工储料罐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动清理防堵塞化工储料罐装置,包括进料管、电机、储料罐、第一门阀、第二门阀、送料泵、送料管、第三门阀、废料口、第四门阀、扇叶、转轴、送气管,所述储料罐左端设有进料管,所述储料罐下端设有第一门阀,所述储料罐左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扇叶,所述储料罐右侧设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与储料罐连接处设有第二门阀,所述第二门阀右侧送料管上设有送料泵,所述送料泵右侧送料管上设有第四门阀,所述储料罐底部设有废料口,所述废料口处储料罐上设有第三门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门阀与送料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为是空心的。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是空心的且与转轴空心相通,扇叶上有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内部设有送气管。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空心转轴,转轴内部设置送气管,通过转轴上的空心扇叶,将送气管内的气放入储料罐底部,通过扇叶将原料进行粉化,由于送气管通过转轴内部送气,转轴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对输送气体加热,从而可以对原料进行干燥。

2.本发明通过在储料罐底部设置废料口,当不工作清理时可以通过废料口将废料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剖视图。

图中:1、进料管;2、电机;3、储料罐;4、第一门阀;5、第二门阀;6、送料泵;7、送料管;8、第三门阀;9、废料口;10、第四门阀;11、扇叶;12、转轴;13、送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使用自动清理防堵塞化工储料罐装置作详细的描述:一种新型自动清理防堵塞化工储料罐装置,包括进料管1、电机2、储料罐3、第一门阀4、第二门阀5、送料泵6、送料管7、第三门阀8、废料口9、第四门阀10、扇叶11、转轴12、送气管13,所述储料罐3左端设有进料管1,所述储料罐3下端设有第一门阀4,所述储料罐3左侧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2连接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设有扇叶11,所述储料罐3右侧设有送料管7,所述送料管7与储料罐3连接处设有第二门阀5,所述第二门阀5右侧送料管7上设有送料泵6,所述送料泵7右侧送料管7上设有第四门阀10,所述储料罐3底部设有废料口9,所述废料口9处储料罐3上设有第三门阀8,所述第三门阀8与送料管7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转轴12为是空心的所述扇叶11是空心的且与转轴12空心相通,扇叶11上有孔,所述转轴12内部设有送气管13。

工作原理: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打开第一门阀4,让原料从储料罐3下放到储料罐3底部打开电机2,电机2带动转轴12进行转动,同时带动扇叶11转动,送气管13将气体通过扇叶11送到储料罐3内将材料粉化,减少因原料结块堵塞,同时增加储料罐内部气压,然后打开第二门阀5送料泵6和第四门阀10,送料泵6通过送料管7将材料送出,当不工作时关闭第一门阀4和第四门阀10,然后打开第三门阀8结块废料通过废料口9排出,同时打开电机2通过送气管13增加气压通过转轴(12)带动扇叶11转动将残留的粉状原料一同排出到达最佳清理。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清理防堵塞化工储料罐装置,包括进料管、电机、储料罐、第一门阀、第二门阀、送料泵、送料管、第三门阀、废料口、第四门阀、扇叶、转轴、送气管,所述储料罐左端设有进料管,所述储料罐下端设有第一门阀,所述储料罐左侧设有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空心转轴,转轴内部设置送气管,通过转轴上的空心扇叶,将送气管内的气放入储料罐底部,通过扇叶将原料进行粉化,由于送气管通过转轴内部送气,转轴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对输送气体加热,从而可以对原料进行干燥本发明通过在储料罐底部设置废料口,当不工作清理时可以通过废料口将废料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莉;李明哲;李明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联慧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5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