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2429发布日期:2019-03-05 19:2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体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筒体,尤其涉及筒体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筒体呈圆筒形,在生产加工中需要经过压边工序,由于是手工操作,存在以下问题:产出率低,次品率和人员劳动强度高,人力成本高。而且,现有筒体在加工中,各道工序分开操作,增加了工作时间,连贯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筒体转运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旋转台、支撑柱、底座和转运机构,所述支撑柱连接在所述旋转台和底座的中心;

所述转运机构设在底座的一侧、用于筒体转运,所述转运机构包括基座、旋转架和吸盘,所述吸盘设在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设在基座上;

所述升降凸模内设有气路一和气路二,所述气路一连通正压气源,气路二连通负压气源。

所述升降凸模的一侧设有红外发射端,所述旋转架的一侧设有红外接收端。

还包括压边组件和若干升降凸模,所述压边组件设在所述旋转台的底面,若干升降凸模呈环形设在底座上,所述压边组件位于升降凸模的上方;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套环,所述套环上设有柔性拉杆,所述柔性拉杆通过立杆连接旋转台。

所述压边组件包括架体、一对吊耳和一对压轮,所述架体呈几字形,所述一对吊耳分别设在所述架体的两侧的底部,所述一对压轮相对设置、且分别设在所述一对吊耳内。

本发明在工作中,转运机构将筒体套设在升降凸模上,通过升降凸模上红外发射端发射信号,这样旋转架上的红外接收端接收信号,使得筒体可靠位于升降凸模的正上方,便于放置;再旋转台旋转工作,通过立杆带动柔性拉杆旋转动作,柔性拉杆从而拨动筒体旋转动作;此时,压边组件通过两边的压轮将翻边后的筒体进行压边,采用两个压轮压边提高生产效率,压边效果好、平整;旋转台继续旋转动作,压边组件可对筒体不同方向进行压边,提高加工的可靠性。

本发明转运可靠,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化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旋转台,2是支撑柱,3是底座,41是架体,42是吊耳,43是压轮,5是升降凸模,6是辊套,7是套环,8是柔性拉杆,9是立杆,10是筒体,11是基座,12是旋转架,13是吸盘,141是气路一,142是气路二,15是红外发射端,16是红外接收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2所示,包括旋转台1、支撑柱2、底座3、转运机构、压边组件和若干升降凸模5,所述支撑柱2连接在所述旋转台1和底座3的中心,所述压边组件设在所述旋转台的底面,若干升降凸模呈环形设在底座上,所述升降凸模的表面活动设有环形辊套6,所述压边组件位于升降凸模的上方;将筒体设在辊套上,便于后续旋转动作;

所述转运机构设在底座的一侧、用于筒体转运,所述转运机构包括基座11、旋转架12和吸盘13,所述吸盘设在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设在基座上;转运机构一方面用于将筒体运至升降凸模上,在压边动作完成后,将其带走,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套环7,所述套环上设有柔性拉杆8,所述柔性拉杆8通过立杆9连接旋转台。

在工作中,压边组件正常下压进行压边动作,通过旋转台旋转动作带动柔性拉杆,从而拨动筒体旋转,这样使得压边组件可对筒体不同侧板进行压边,提高了加工的质量。

所述升降凸模内设有气路一141和气路二142,所述气路一连通正压气源,气路二连通负压气源。通过设置气路一,用于将筒体进行顶起,使得吸盘可靠将筒体进行吸走,节省了工作时间。气路二可实现对筒体吸附动作,使得筒体可靠位于升降凸模上。

所述升降凸模的一侧设有红外发射端15,所述旋转架的一侧设有红外接收端16。这样,在红外发射端发射信号时,红外接收端可靠接收信号,用于确认筒体可靠位于升降凸模上,便于筒体可靠放置,节省时间。

所述支撑柱2上设有环形槽,所述套环7设在环形槽内;便于套环放置,从而可靠连接柔性拉杆。

所述辊套和升降凸模之间设有滚珠;使得辊套可旋转动作,从而方便筒体10旋转动作。

所述压边组件包括架体41、一对吊耳42和一对压轮43,所述架体呈几字形,所述一对吊耳分别设在所述架体的两侧的底部,所述一对压轮相对设置、且分别设在所述一对吊耳内。压边组件通过一对压轮对筒体进行压边,保证了压边质量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筒体转运装置。涉及筒体,尤其涉及筒体的转运装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筒体转运装置。包括旋转台、支撑柱、底座和转运机构,所述支撑柱连接在所述旋转台和底座的中心,所述转运机构设在底座的一侧、用于筒体转运,所述转运机构包括基座、旋转架和吸盘,所述吸盘设在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设在基座上;所述升降凸模内设有气路一和气路二,所述气路一连通正压气源,气路二连通负压气源。本发明转运可靠,节省了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宝勤
技术研发日:2017.08.23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