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包装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35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包装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纺织品包装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大多采用人工将针纺织品塞入盒中进行包装。不仅包装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包装效果不尽统一,这种包装结构也无法满足自动化、规模化的包装要求。多件针纺织品包装时则需要将盒体变大,重新制作盒片,包装材料消耗较多,成本也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人针对上述现有包装形式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纺织品包装结构,简单新颖,成型方便,盒型规则,成本低廉,便于流通运输,同时也易于实现包装自动化生产。

一种纺织品包装结构,为板片裹包形式,单张盒片经模切、压痕、折叠、锁扣后形成长方形盒体结构,盒体主面板的短边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片摇翼,在主面板的长边两侧分别设置有内盖板与外盖板,摇翼与盖板均具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折叠线与第二折叠线,在折叠后形成盒体侧面;内盖板的中部切割有插舌缝,外盖板的外缘中部凸出设置有插舌;插舌缝的两端设置有锁口,插舌的两端设置有拐角,插舌插入插舌缝后,利用两端的拐角和锁口进行钩合锁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面板设置有窗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盒片由纸板或塑料片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条平行第一折叠线与第二折叠线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内包装物的厚度。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将现有的长方形盒体包装结构的短边侧面开口转移到背面中部开口,结构简单新颖,盒型规整;采用板片裹包形式,不但包装更为紧实,展示效果佳,而且易于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规模化的生产需求。在多件针纺织品包装时,只需增加折叠线之间的距离,即盒体的厚度即可实现,节约了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纺织品包装结构,为板片裹包形式,单张盒片经模切、压痕、折叠、锁扣后形成长方形盒体结构,盒体主面板的短边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片摇翼,在主面板的长边两侧分别设置有内盖板与外盖板,摇翼与盖板均具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折叠线与第二折叠线,在折叠后形成盒体侧面;内盖板的中部切割有插舌缝,外盖板的外缘中部凸出设置有插舌;插舌缝的两端设置有锁口,插舌的两端设置有拐角,插舌插入插舌缝后,利用两端的拐角和锁口进行钩合锁扣。所述主面板设置有窗口。

所述盒片由纸板或塑料片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条平行第一折叠线与第二折叠线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内包装物的厚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品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为板片裹包形式,单张盒片经模切、压痕、折叠、锁扣后形成长方形盒体结构,盒体主面板的短边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片摇翼,在主面板的长边两侧分别设置有内盖板与外盖板,摇翼与盖板均具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折叠线与第二折叠线,在折叠后形成盒体侧面;内盖板的中部切割有插舌缝,外盖板的外缘中部凸出设置有插舌。本发明将现有的长方形盒体包装结构的短边侧面开口转移到背面中部开口,结构简单新颖,盒型规整;采用板片裹包形式,不但包装更为紧实,展示效果佳,节约了材料,而且易于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规模化的生产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修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皋市明德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1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