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定量供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
背景技术:
转矩流变仪是研究材料的流动、塑化、热、剪切稳定性的理想设备,该流变仪提供了更接近于实际加工的动态测量方法,可以在类似实际加工的情况下,连续、准确可靠地对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测定,如多组份物料的混合、热固性树脂的交联固化、弹性体的硫化,材料的动态稳定性以及螺杆转速对体系加工性能的影响等,转矩流变仪是全部过程由计算机测控,采用了大规模集成块,数据采集、控制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均由相应软件完成的仪器,这不仅表现为仪器操作方便、控制精确、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输出快捷高效,更重要的是,在软件的支持下,完成传统转矩流变仪不能完成的功能,例如,线性升速测量材料的剪切敏感特性,粘度谱测量过程中的压力入口校正和非牛顿流体校正等。
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就是一种转矩流变仪的供料装置,传统的转矩流变仪的供料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供料不够均匀,且操作麻烦,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包括定量供给装置本体,所述定量供给装置本体前壳体上螺旋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定量供给装置本体顶部一侧嵌入设有计量称重仓,所述定量供给装置本体顶部另一侧固定有液压伸缩托杆,且液压伸缩托杆另一端与计量称重仓上的下料推板传动连接,所述定量供给装置本体一侧固定有下料仓,所述下料仓一侧通过支架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固定有入料漏斗,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有下料电机,所述下料电机底部通过减速器与下料仓内部的螺旋下料杆传动连接,所述下料仓的底部固定有下料架,所述下料架上通过调节螺柱转动连接有第一下料罩和第二下料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面板内部的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液压伸缩托杆、电磁下料阀和下料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入料漏斗底部设有通空入料漏斗开合用的电磁下料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旋下料杆位于下料仓的竖直中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下料罩和第二下料罩关于下料架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
本发明中,首先通过设有计量称重仓,可以实现自动定量进行供料,使得该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可以全自动计量下料进行,减少辅助设备的使用,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其次,通过设有螺旋下料杆,进行混合均匀下料,从而提高该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的品质,使得其功能更加齐全,增加了市场的竞争力,再有,通过设有第一下料罩和第二下料罩,可以对下料的范围进行约束,防止下料飞溅,适用于不同进料口的转矩流变仪,扩大销售的市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的下料架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定量供给装置本体、2-控制面板、3-液压伸缩托杆、4-下料推板、5-计量称重仓、6-入料漏斗、7-电磁下料阀、8-下料电机、9-安装架、10-螺旋下料杆、11-支架、12-下料仓、13-下料架、14-调节螺柱、15-第一下料罩、16-第二下料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包括定量供给装置本体1,定量供给装置本体1前壳体上螺旋连接有控制面板2,定量供给装置本体1顶部一侧嵌入设有计量称重仓5,定量供给装置本体1顶部另一侧固定有液压伸缩托杆3,且液压伸缩托杆3另一端与计量称重仓5上的下料推板4传动连接,定量供给装置本体1一侧固定有下料仓12,下料仓12一侧通过支架11焊接有安装架9,安装架9的另一端固定有入料漏斗6,安装架9的底部固定有下料电机8,下料电机8底部通过减速器与下料仓12内部的螺旋下料杆10传动连接,下料仓12的底部固定有下料架13,下料架13上通过调节螺柱14转动连接有第一下料罩15和第二下料罩16。
控制面板2内部的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液压伸缩托杆3、电磁下料阀7和下料电机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入料漏斗6底部设有通空入料漏斗6开合用的电磁下料阀7,螺旋下料杆10位于下料仓12的竖直中线上,第一下料罩15和第二下料罩16关于下料架13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
工作原理:该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使用时,首先将粉末原料装入到入料漏斗6中,然后将该自动上下料粉末定量供给设备装置接通外接电源,使用时,通过控制面板2打开电磁下料阀7,这时入料漏斗6中的粉末进入到计量称重仓5中,进行计量,然后液压伸缩托杆3通过下料推板4将粉末推入到下料仓12中,然后通过下料仓12为转矩流变仪进行粉末定量供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