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162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



背景技术:

大型钢板在建筑、机械等领域运用甚广,但其搬运却着实麻烦,需要大量的人力或者大型机械,增加了运输成本。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约运输成本的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支架和两个夹持轮;支架为包括两个叉的v字形结构;把手垂直固定在支架的两个叉相交的一端;两个夹持轮分别相对的设在两个叉的另一端上,夹持轮分别与两个叉的底边内切;所夹持轮与叉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位于夹持轮的偏心圆上;螺栓的末端设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与叉之间留有1mm的间隔;夹持轮与两个叉的外侧相交处设有限位柱。

更进一步的,把手上设有防滑垫。防止搬运时候由于手汗等原因不慎滑落,砸伤搬运者或造成钢板的磨损。

更进一步的,夹持轮与螺栓之间通过轮齿啮合。通过轮齿,控制夹持轮的转动,以达到操作时候保持动作规范、力度控制得当、操作速度适中的需求。

更进一步的,限位柱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支架的两个叉上。多个螺栓加固了限位柱与两个叉之间的紧固度,加大了承重范围。

更进一步的,夹持轮的外圈和限位柱的外圈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延长了夹持轮和限位柱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夹持轮外设有弹性圈。弹性圈可防止钢板被夹持轮磨损。

更进步一步的,夹持轮的外圈和限位柱的外圈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延长了夹持轮和限位柱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把手与夹持轮分别设在叉的两个侧面上;把手与夹持轮的朝向相反。把手1的朝向与夹持轮3的这样不在一个平面的位置设计,便于操作者观察夹持轮是否已经钢板固定住;若把手1与夹持轮3设置在同一个方向,在操作时候夹持轮3与钢板会被手臂和手掌遮住,不利于观察。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5)与螺栓4的距离小于螺栓4到夹持轮3的园周边最大距离。限位柱(5)如果大于等于螺栓4到夹持轮3的园周边最大距离,那么夹持轮3可以围绕螺栓做360旋转,失去了其限位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解决了在钢板搬运过程中需要众人合力的麻烦,减少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包括把手1、支架2和两个夹持轮3;所述支架2为包括两个叉21的v字形结构;所述把手1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架2的两个叉21相交的一端;所述两个夹持轮3分别相对的设在两个叉21的另一端上,夹持轮3分别与两个叉2的底边内切;所夹持轮3与叉2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螺栓4位于所述夹持轮3的偏心圆上;所述螺栓4的末端设有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所述第一螺母6与叉2之间留有1mm的间隔;所述夹持轮3与两个叉21的外侧相交处设有限位柱5。

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1上设有防滑垫。防止搬运时候由于手汗等原因不慎滑落,砸伤搬运者或造成钢板的磨损。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轮3与所述螺栓4之间通过轮齿啮合。通过轮齿,控制夹持轮的转动,以达到操作时候保持动作规范、力度控制得当、操作速度适中的需求。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5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架2的两个叉21上。多个螺栓加固了限位柱与两个叉之间的紧固度,加大了承重范围。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轮3的外圈和限位柱5的外圈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延长了夹持轮和限位柱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轮3外设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可防止钢板被夹持轮磨损。

更进步一步的,所述夹持轮的外圈和限位柱的外圈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延长了夹持轮和限位柱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1与夹持轮3分别设在叉21的两个侧面上;把手1与夹持轮3的朝向相反。把手1的朝向与夹持轮3的这样不在一个平面的位置设计,便于操作者观察夹持轮是否已经钢板固定住;若把手1与夹持轮3设置在同一个方向,在操作时候夹持轮3与钢板会被手臂和手掌遮住,不利于观察。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5)与螺栓4的距离小于螺栓4到夹持轮3的园周边最大距离。限位柱(5)如果大于等于螺栓4到夹持轮3的园周边最大距离,那么夹持轮3可以围绕螺栓做360旋转,失去了其限位作用。

本发明的把手1适用于操作者手持,支架2用于放置夹持轮3和把手,传递拉力,夹持轮3用于将钢板固定;支架2包括两个叉21是用于与夹持轮3对应。

螺栓4设置在夹持轮3的偏心圆上,当接触到钢板时候,夹持轮3滚动,其圆心产生位移,从而夹持轮3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适于夹住钢板。

第二螺母7起紧固作用,第一螺母6起限定第二螺母7的位置作用。第一螺母6与支架的叉留有的1mm间隔,减少了夹持轮3的侧面阻力。

夹持轮3分别与两个叉2的底边内切,这样使得夹持轮3转至任意角度,叉都无法长与夹持轮3而突出在外,避免了使用、保存过程中工人被戳伤等情况。

限位柱5设在夹持轮3与两个叉的外侧边相交处。限位柱5限定了夹持轮3围绕螺旋4转动的范围。当有钢板插入两个夹持轮3之间,夹持轮3向内滚动;而当将钢板提起,在钢板的重力作用下,产生摩擦力,使得两侧的夹持轮3向外侧滚动。由于夹持轮3中间夹入了钢板,又由于限位柱5的限制作用,使得夹持轮3两侧受到阻力,于是夹持轮无法向外侧滚动,从而钢板被夹持提起而不落下。

把手1上设有防滑垫。防止搬运时候由于手汗等原因不慎滑落,砸伤搬运者或造成钢板的磨损。

夹持轮3与螺栓4之间通过齿轮啮合。通过齿轮,控制夹持轮的转动,以达到操作时候保持动作规范、力度控制得当、操作速度适中的需求。

限位柱5的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支架2的两个叉21上。多个螺栓加固了限位柱5与两个叉21之间的紧固度,加大了承重范围。

夹持轮3的外圈和限位柱5的外圈均设有耐磨层。耐磨层延长了夹持轮3和限位柱5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过程:手持把手1将夹持轮3放入钢板的两侧,轻轻推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夹持轮3向各自的内侧滚动;将把手1抬起,夹持轮3向外侧滚动;在限位柱5与钢板双方的限制作用下,夹持轮3固定,钢板被固定在夹持轮3之间。操作者只需此时只需拎着把手,就可将钢板实现搬运。

本发明的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解决了在钢板搬运过程中需要众人合力的麻烦,减少了运输成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包括把手、支架和夹持轮;支架为包括两个叉的V字形结构;把手垂直固定在支架靠近夹角的一端;夹持轮通过螺栓相对的设在支架的两个叉上,夹持轮分别与两个叉的底边内切;螺栓位于夹持轮的偏心圆上;螺栓的末端设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与叉之间留有1mm的间隔;夹持轮与两个叉的外侧相交处设有限位柱。本发明的用于钢板运输的固定夹,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解决了在钢板搬运过程中需要众人合力的麻烦,减少了运输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众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8.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