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贴体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321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贴体包装机。



背景技术:

在真空贴体包装过程中需要底膜和上膜配合对待包装物进行包装,在连续包装过程中需要涉及上膜的送料、升降及加热过程,为此需要上膜框1’及下膜框2’配合夹持上膜3’进行升降,参照图5,由于设置了下膜框,需要在工作台上设置底框用于承载底膜,底框小于下膜框,使得上膜及下模可以贴合在一起,由于设置了底框,需要置物板进行承载转运以实现自动流转,置物板进出真空包装机需要人手工推入或者机械手拉进去,前者效率低,后者增加机构复杂程度和成本,还需要对置物板进行回收摆放,或者设置专门的机构对置物板进行循环周转,同样会增加机构复杂程度和成本。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置物板、不需要机械手的结构简单的真空贴体包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置物板、不需要机械手的结构简单的真空贴体包装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贴体包装机,包括:

机架,具有工作台,工作台用于承载底膜;

上膜放料装置,用于输送上膜;

上膜框,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上,位于工作台上方,上膜框内下部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可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加热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上膜框上方,用于对上膜进行加热。

所述真空发生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用于为吸气孔提供负压和对底膜和上膜之间进行抽真空处理。

所述工作台包括驱动轮和若干链板,若干链板相互铰接成环状,通过驱动轮驱动进行循环转动以带动底膜移动。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底膜输送装置,底膜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一放料杆及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放料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且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放料杆上缠绕有底膜,第一输送装置与工作台对接,底膜位于第一输送装置上并在第一输送装置上前移。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工作台的一部分。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待包装物,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对接。

所述机架上第三输送装置,用于承接并带动包装好的产品移出,第三输送装置与工作台对接。

所述上膜框内部中空,侧部设置有排气口,吸气孔与上膜框内部连通,排气口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带吸气孔的上膜框,通过该上膜框吸取上膜,带动上膜上下移动,不需要传统真空包装机中的下膜框,进而省去了底框,如此可以便于底膜的自动进入工作台(两输送装置可以无缝对接),进而省去置物板,省去了复杂的置物板循环装置,另外,可直接通过输送装置将待包装物送入工作台,相对通过机器人进行过渡运行更为稳定可靠,结构复杂度减低,成本可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中上膜框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的上膜框吸取上膜时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上膜框和下膜框夹取上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发明是一种真空贴体包装机,包括:

机架1,具有工作台2,工作台2用于承载底膜;

上膜放料装置4,用于输送上膜6;

上膜框5,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1上,位于工作台2上方,上膜框5内下部设置有吸气孔3,吸气孔3可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所述真空发生装置设置在工作台2下方,用于为吸气孔3提供负压和对底膜和上膜6之间进行抽真空处理,当然,上述两个过程亦可以通过独立的抽真空装置进行驱动,并不影响效果;

加热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上膜框5上方,用于对上膜6进行加热。本发明通过设置带吸气孔3的上膜框5,通过该上膜框5吸取上膜6,带动上膜6上下移动,不需要传统真空包装机中的下膜框,进而省去了底框,如此可以便于底膜的自动进入工作台2(两输送装置可以无缝对接,本实施例中采用环形输送带或者滚杠),进而省去置物板,省去了复杂的置物板循环装置,另外,可直接通过输送装置将待包装物送入工作台2,相对通过机器人进行过渡运行更为稳定可靠,结构复杂度减低,成本可大幅降低。

如图所示,所述工作台2包括驱动轮和若干链板7,若干链板7相互铰接成环状,通过驱动轮驱动进行循环转动以带动底膜移动;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底膜输送装置,底膜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8、第一放料杆9及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放料杆9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上,且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放料杆9上缠绕有底膜,第一输送装置8与工作台2对接,底膜位于第一输送装置8上并在第一输送装置8上前移;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10,用于输送待包装物,第二输送装置10与第一输送装置8对接;其中,第一输送装置8为工作台2的一部分,即铰接成环状的多个链板7延伸出上膜框5的范围,至第一输送装置8的范围;当然第一输送装置8还可以独立设置,采用环形输送带或者滚杠的结构形式亦可;第一输送装置8、工作台2、第二输送装置10呈一字型分布。上述结构中工作台2可以随意延伸出上膜框5的范围,直接与外部的第一输送装置8对接,或者工作台2直接覆盖第一输送装置8的区域,起到送底膜的效果,整个工序自动流转,无需机械手进行干预,工作稳定可靠,精简化结构,实现更平稳高效的自动包装,成本低廉,效果极佳。

如图所示,所述机架1上第三输送装置11,用于承接并带动包装好的产品移出,第三输送装置11与工作台2对接;第三输送装置11可以采用第一输送装置8的实施方式;第三输送装置11、工作台2及第一输送装置8呈一字型分布,接料过程无需机械手配合,第三输送带直接与工作台2对接,工作稳定可靠,精简化结构,实现更平稳高效的自动包装,成本低廉,效果极佳。

如图所示,所述上膜框5内部中空,侧部设置有排气口12,吸气孔3与上膜框5内部连通,排气口12真空发生装置连通;上述结构的上膜框5结构简单巧妙,工作稳定可靠。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贴体包装机,包括:机架,具有工作台,工作台用于承载底膜;上膜放料装置,用于输送上膜;上膜框,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上,位于工作台上方,上膜框内下部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可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加热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上膜框上方,用于对上膜进行加热。本发明通过设置带吸气孔的上膜框,通过该上膜框吸取上膜,带动上膜上下移动,不需要传统真空包装机中的下膜框,进而省去了底框,如此可以便于底膜的自动进入工作台(两输送装置可以无缝对接),进而省去置物板,省去了复杂的置物板循环装置,另外,可直接通过输送装置将待包装物送入工作台,相对通过机器人进行过渡运行更为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何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简良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5
技术公布日:2018.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