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装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301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装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装袋机。



背景技术:

包装食品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目前,一般会通过真空袋或包装盒对食品进行单个包装,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又是首先表现食品外观,吸引消费的形象,具有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

目前,为了使包装好的食品在进行运输、销售、存放的过程中更为方便,单个食品包装后,需要将多个包装好的食品一并装入一个大的包装袋中,这个过程简称为装袋,现有技术中装袋一般都是人工手动装袋,工作人员选取一定量的包装好的食品然后手工装袋,手工装袋的方式需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并且人工装袋的工作效率低下,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外,为了便于运输和存放,对于一些特定的包装好的食品装袋有特定的要求,例如袋装面包,若需将10多个面包一并装入大包装袋中,多个面包水平放置装入大包装袋,则需要大包装袋需要有足够大的宽度来满足多个包装食品的水平放置的宽度,这样装袋后会使大包装袋整体宽度尺寸过大,不便于存放和销售,因此,现有技术中都会将包装食品通过手工操作竖立放置后再进行装袋,但是手工装袋,存在装袋麻烦,装袋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食品装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食品装袋机,包括沿食品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差速输送装置、侧翻装置、分料输送装置、推料装袋装置以及取袋开袋装置;

所述差速输送装置包括直线前后排列的第一水平输送带以及第二水平输送带,第一水平输送带的输送速度比第二水平输送带的输送速度慢;

所述侧翻装置包括第三水平输送带、扭转输送带、侧挡机构,所述第三水平输送带、扭转输送带、侧挡机构共同围成侧翻输送通道,所述侧翻输送通道的底端设有第三水平输送带,所述第三水平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扭转输送带,所述扭转输送带将食品侧翻并配合第三水平输送带将食品输送至所述分料输送装置;

所述分料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置料槽的托盘和至少两个用于驱动托盘的托盘驱动装置,每个托盘驱动装置对应驱动一个托盘使其单独前移至下一工位;

所述推料装袋装置包括位于托盘的置料槽端部开口一侧的并料通道、推动食品离开托盘并穿过并料通道的推料手;

所述取袋开袋装置包括可吸附包装袋的取袋器、从包装袋开口处的侧面吸附并使包装袋张开的张口器、位于并料通道出料口的撑袋机构、驱动取袋器和张口器移动使包装袋套入撑袋机构的推动器、驱使撑袋机构张合的驱摆装置,所述撑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摆动的槽壳状的装袋手,所述驱摆装置包括用于切换所述撑袋机构位置的旋转机构以及用于变换所述装袋手合拢状态或张开状态的推合机构和张口复位机构。

其中,所述差速输送装置还包括故障回收机构,所述故障回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水平输送带/第一水平输送带一侧的回收气缸,所述回收气缸的活塞杆固接有用于阻挡并引导食品输送方向的阻导件,所述第二水平输送带/第一水平输送带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收集食品的回收件。

其中,所述第三水平输送带与所述第一、第二水平输送带直线前后排列,所述侧挡机构为设于所述第三水平输送带上方的竖立输送带。

其中,所述扭转输送带包括扭转同步带、设于扭转同步带一端的从动轮、设于扭转同步带另一端并用于驱动所述扭转同步带的驱动轮以及用于辅助扭转同步带倾斜扭转的扭转机构,所述扭转同步带沿食品输送方向由水平放置状态逐渐扭转成竖立放置状态,返回过程逐渐扭转为水平放置状态。

其中,所述分料输送装置包括两个托盘和两个托盘驱动装置,每个托盘驱动装置均包括驱动电机,第一托盘与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链轨和链轮传动连接,第二托盘与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链轨和链轮传动连接,第一托盘与第二驱动电机可相对转动,第二托盘与第一驱动电机可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分料输送装置还包括推紧装置,所述推紧装置包括推紧同步带以及与推紧同步带驱动连接的推紧电机,所述推紧同步带设于所述置料槽的上方并碰触食品使其向前移动。

其中,所述推料手包括推杆和驱动推杆推动食品的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驱动推杆上下移动的Z轴驱动装置、驱动推杆沿食品输送方向移动的Y轴驱动装置、驱动推杆朝水平横向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装置,横向方向与食品输送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并料通道包括并料盘,所述并料盘均布设置有多条导向通道,所述并料盘的内槽宽度沿食品输送方向逐渐缩小。

其中,所述取袋器包括伸缩气缸和设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的吸附件,所述张口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吸盘,所述推动器包括送袋导轨,所述伸缩气缸和所述张口器均与所述送袋导轨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架以及驱动旋转架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装袋手设有两个并上下对称设于所述旋转架,两个装袋手均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旋转架;所述张口复位机构包括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旋转架,另一端连接装袋手;所述推合机构包括与所述装袋手固接的开合板和推动开合板使装袋手合拢的推合气缸,所述推合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连杆机构,在套袋状态下,所述连杆机构抵触所述开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在装袋机的工作过程,通过往第一水平输送带的始端添加待装袋的食品,食品从第一水平输送带输送至第二水平输送带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水平输送带和第二水平输送带之间设有速度差,进而拉开相邻食品的位置并为食品加速以便能够顺利进入扭转输送带,避免通道堵塞,食品经过第三水平输送带、扭转输送带、侧挡机构共同围成的侧翻输送通道时,食品会进行侧翻并获得足够的速度输送至分料输送装置中托盘的置料槽中,每个托盘单独对应配备有一个托盘驱动装置,进而当其中一个托盘在停止工位等待装袋的时候,另一个托盘能够不受其影响并进行食品的分料输送工作,有效地节省了输送和分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分料输送期间,取袋开袋装置也进行取袋撑袋的动作,并且将撑好的包装袋对准推料装袋装置,然后在推料装袋装置的推料手的作用下,对排列好的食品进行装袋操作,进而实现全自动化装袋,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差速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侧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分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推料装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取袋开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差速输送装置;11-第一水平输送带;12-第二水平输送带;13-回收气缸;14-阻导件;15-筛选风扇;

2-侧翻装置;21-扭转输送带;22-第三水平输送带;23-竖立输送带;211-支架;212-调节件;213-辅助滚轮;

3-分料输送装置;31-托盘;32-托盘;33-第一驱动电机;34-第二驱动电机;35-链轨;36-链轨;37-链轮;38-链轮;39-推紧电机;391-推紧同步带;392-调节从动轮;

4-推料装袋装置;41-推杆;42-并料盘;42-X轴驱动装置;43-Z轴驱动装置;44-Y轴驱动装置;

5-取袋开袋装置;51-存放架;511-活动板;52-伸缩气缸;521-送袋导轨;53-吸附盘;531-送袋导轨;

6-撑开装置;61-装袋手;62-旋转架;63-开合板;64-拉簧;65-连接板;66-推合机构;

7-食品;

8-压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品装袋机的具体实施方式,请见图1和图2,包括沿食品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差速输送装置1、侧翻装置2、分料输送装置3、推料装袋装置4以及取袋开袋装置5。以袋装食品为例,请见图2,差速输送装置1包括直线排列的第一水平输送带11以及第二水平输送带12,已包装好的多个包装食品直接放置第一水平输送带11的始端,第一水平输送带11与第二水平输送带12直线排列,即第一水平输送带11的末端对准第二水平输送带12的始端,这样有效地减少了食品行进的路程,有效地进行装料,其中,第一水平输送带11的电机的转动速度比第二水平输送带12的电机的转动速度慢,进而使相邻食品之间的距离从第一水平输送带11的末端输送至第二水平输送带12的始端的过程中拉大,有效地防止多个食品因堆积的问题使整个生产过程产生堵塞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差速输送装置1还包括故障回收机构和空包检测装置,其中,故障回收机构包括设于第二水平输送带12一侧的回收气缸13,回收气缸13的活塞杆固接有用于阻挡并引导食品输送方向的阻导件阻导件14,如图2,阻导件14设置有斜面,斜面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因为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第一水平输送带11的食品来料过程很难被中断,当装袋机发生故障的时候,即使食品来料不停地往第一水平输送带11上送,只需启动回收气缸13并将阻导件14顶出,在阻导件14的斜面阻挡和导向的作用下,食品进而能进入设在第二水平输送带12相对的一侧的用于收集食品的回收件中,进而避免食品受到污染,进而能够暂时性收集食品,以免造成损坏;另外,对于一些袋装食品,可以在第一水平输送带11的一侧安装筛选风扇15,进而能够将一些空包(没有装载食品的包装袋)吹到回收件中,有效地对空的包装食品进行筛选。

请见图3,侧翻装置2包括第三水平输送带22、扭转输送带21以及侧挡机构,第三水平输送带22与第一、第二水平输送带12直线排列,第三水平输送带22的始端与第二水平输送带12的末端对准,这样有效地较少了食品行进的路程,提高输送的成功率,本实施例中,侧挡机构为竖立输送带23,当然,也可以为辅助的挡板或者其他具有侧挡功能的阻导件,具体的,第三水平输送带22的上方设有竖立输送带23,竖立输送带23垂直于第三水平输送带22,第三水平输送带22的一侧还设有扭转输送带21,第三水平输送带22、竖立输送带23以及扭转输送带21共同围成侧翻输送通道,扭转输送带21从侧翻输送通道的始端至侧翻输送通道的末端由水平位置向竖直位置逐渐倾斜,进而使竖立输送带23与扭转输送带21之间存在逐渐缩小的一个过渡空间,进而使食品被输送至侧翻输送通道末端的时候在竖立输送带和扭转输送带从当左右阻挡的作用下,是处于竖立状态,进而食品从第二水平输送带12输送至第三水平输送22带后,在扭转输送带21的扭转同步带的作用下进行侧翻,并且扭转输送带21的末端与竖直输送带之间的距离等于食品侧翻后的宽度长度,使食品能够一直保持侧翻状态进入分料输送装置3,扭转输送带21将食品侧翻并配合第三水平输送带22将食品输送至分料输送装置3,进而能够克服以往水平装袋带来的麻烦,能够实现自动化侧翻输送,并且该装置不单单能够实现侧翻功能,而且能够在侧翻的过程中保持食品的输送速度甚至还能够提高食品输送的速度,进而能够节省更多的输送时间,更加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可以在侧翻装置2的末端设置计数传感器,能够用于计量通过侧翻装置2的食品数量并进行,能够适用于不同包装规格的要求。另外,所述扭转输送带包括扭转同步带、设于扭转同步带一端的从动轮、设于扭转同步带另一端并用于驱动所述扭转同步带的驱动轮以及用于辅助扭转同步带倾斜扭转的扭转机构,该扭转机构使扭转同步带沿食品输送方向由水平放置状态逐渐扭转成竖立放置状态,返回过程逐渐扭转为水平状态,具体地,请见图9,扭转机构包括支架211和与支架211可拆卸连接的调节件212,调节件212设有拐角并延伸出安装部,安装部安装有用于辅助同步带运转的辅助滚轮213,当然了,安装部也可以做成可拆卸的结构,使其更为方便地更换零件;其中,支架211上开设有调节长条孔,调节件通过螺栓插入该调节长条孔中,进而能够在支架211的高度方向上移动并且实现可拆卸连接,进而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用于调节扭转同步带的倾斜度,能够根据不同的食品进行不同的调节。

请见图4,分料输送装置3包括两个用于承载食物的托盘31、32和两个托盘驱动装置33、34,每个托盘驱动装置对应驱动一个托盘沿食品输送方向移动使其单独前移至下一工位,其中,每个托盘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置料槽;具体地,每个托盘31均设有多条用于存放食品的置料槽,每条置料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食品侧翻后的宽度长度,进而使食品进入置料槽后能够一直保持侧翻状态,其中,每个托盘驱动装置均设有驱动电机,作为优选的,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第一托盘31与第一驱动电机33通过链轨35和链轮37传动连接,第二托盘32与第二驱动电机34通过链轨36和链轮38传动连接,第一托盘31与第二驱动电机34通过轴承实现可相对转动,第二托盘32与第一驱动电机33也通过轴承实现可相对转动,进行使整个输送装置具有双工位,即使其中一个托盘31处于停止或缓慢移动的情况下,由于另一个托盘32由另一个驱动电机34驱动,因此不会受到第一驱动电机33的影响而继续工作,这样就现实不停顿工作,进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装袋机的高效运作。另外,分料输送装置3还包括用于缩减相邻食物之间间隙的导向推紧装置,所述导向推紧装置包括设于置料槽上方的推紧同步带391、用于调节推进同步带松紧轻度的调节从动轮392以及与推紧同步带391驱动连接的推紧电机39,通过推紧电机39正传,使推紧同步带391沿食品输送方向转动,推紧同步带391设于置料槽的上方并碰触食品使其向前移动,置料槽的末端还设置有挡板,进而推紧同步带391能够使多个食品之间的距离缩至最短,为后面装袋提供便利,使食品被装袋前能够保持紧凑状态,提高了装袋的质量;当然了,导向推紧装置还可以为一块用于导向的导向压板,导向压板与置料槽槽底的距离等于或略小于食品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进而使带有速度的食品在导向压板的作用下,进入置料槽后就减速停止移动,进而防止相邻的食品发生撞击造成回弹,进而有效地消除了相邻食品之间的间隙。

请见图5及图6,推料装袋装置4包括位于托盘31的置料槽端部开口一侧的并料通道、推动食品离开托盘并穿过并料通道的推料手,具体的,推料手为用于推动食品的推杆41,并料通道包括并料盘42,推料装袋装置4还包括驱动推杆41上下移动的Z轴驱动装置43、驱动推杆41朝所述取袋开袋装置5移动的Y轴驱动装置44、驱动推杆41朝水平横向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装置42以及并料通道,其中,横向方向与食品输送方向垂直,并料盘42均布设置有多条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始端至末端逐渐缩小收窄,限制了食品在推送过程中倾斜;其中,分料输送装置3完成装料后,将会移动至并料通道,并且托盘31的置料槽对准并料盘42的导向通道,装袋过程中,推杆41在X、Y、Z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食品推送至撑开装置6进行装袋;另外,在分料输送装置3具有双工位的情况下,推杆41在完成推杆41动作后会回位,但分料输送装置3具有双工位,载满食品并戴推送的托盘31已经对准并料通道,在Z轴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推杆41能够进行上升,能够避免碰撞待推送的食品,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见图7、图8,取袋开袋装置5包括用于存放包装袋的存放架51、可吸附包装袋的取袋器、从包装袋开口处的侧面吸附并使包装袋张开的张口器、位于并料通道出料口的撑袋机构、驱动取袋器和张口器移动使包装袋套入撑袋机构的推动器、驱使撑袋机构张合的驱摆装置,所述撑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摆动的槽壳状的装袋手,驱摆装置包括用于切换所述撑袋机构位置的旋转机构、推合机构、张口复位机构。具体的,取袋开袋装置5与推料装袋装置4直线排列,存放架51设于装袋机的末端(成品出口处),存放架51包括两块可移动的活动板511,进而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包装袋,具体的,推动器包括驱动取袋器移动的第一推动气缸、驱动张口器移动的第二推动气缸以及用于导向的送袋导轨531、521,取袋器包括伸缩气缸52,伸缩气缸52的活塞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取袋的吸附盘53,送袋导轨521与伸缩气缸52为滑动连接,送袋导轨531、521的放置方向与食品输送方向一致,取袋器取出包装袋后,沿送袋导轨531将未开口的包装袋输送至张口器;张口器设在送袋导轨531和送袋导轨521的交接处,张口器包括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吸盘53以及驱动吸盘53相向/反向移动的张口动力源,张口器与送袋导轨531滑动连接;张口器将未开口的包装袋张口并输送包装袋套入撑袋机构,撑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可摆动的槽壳状的装袋手61,具体的,装袋手61呈“侧放的U型状”,为了使套袋的过程更为方便,需要将装袋手61在套袋的过程中处于闭合状态;取袋开袋装置6还设置有驱使撑袋机构张合的驱摆装置,驱摆装置包括用于切换所述撑袋机构位置的旋转机构以及用于变换所述装袋手合拢状态或张开状态的推合机构和张口复位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架62以及驱动旋转架旋动的旋转电机,装袋手61有两个并上下对称设于旋转架62,两个装袋手61均通过转轴铰接于旋转架62,具体的,请见图8,张口复位机构包括设于旋转机构的旋转架62和装袋手61之间的弹性拉力件,在装袋手打开的工作状态下(装袋手张开状态),弹性拉力件拉紧装袋手6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拉力件为拉簧64,在拉簧64的拉力作用下,在无其他外力的情况下,装袋手61始终处于撑袋的状态;具体的,装袋手61均与旋转架62通过转轴铰接,装袋手61固定连接有开合板63,开合板63板通过拉簧64连接在一块连接板65上,连接板65是水平固接在旋转架62上的,进而在拉簧64的拉力作用下,在无其他外力的情况下,两个装袋手61始终处于撑开状态;另外,推合机构包括与装袋手61固接的开合板63和推动装袋手61使装袋手61合拢的推合气缸66,推合气缸66的活塞杆连接有连杆机构,在装袋手闭合的状态下,连杆机构推动并抵触开合板63,具体地,一开始工作时,推合气缸66的活塞杆伸出至最大限位出,当推合机构的推合气缸66运转时,推合气缸的活塞杆回缩并通过连杆机构推动开合板63,开合板63固接并带动装袋手61向里靠拢(装袋手合拢状态),进而能够使张口器打开包装袋的袋口后套进装袋手61时更为方便快捷,然后配合推料装袋装置进行装袋工作。为了能够在一边装袋的同时也能一边套袋,通过旋转机构带动旋转架62旋转,使位于下方的装袋手61脱离推合机构66并在拉簧64的拉力作用下保持袋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进而实现了双工位同时运行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推合机构与装袋手是分离设置的,无需将推合机构一并旋动,减少结构复杂程度。另外,位于旋转架62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压紧袋口的压袋机构8。

本实施例的装袋机的工作过程,通过往第一水平输送带11的始端添加待装袋的食品,输送至第二水平输送带12的过程中能够拉开相邻食品的位置并为食品加速以便能够顺利进入扭转输送带21,食品经过扭转输送带21时会进行侧翻并输送至分料输送装置3,分料输送装置3通过双工位操作将排列好的食品输送至推料装袋装置4,在输送期间,取袋开袋装置5也进行取袋撑袋的动作,并且将张口后的包装袋对装袋手61进行套袋,套袋完成后,然后在推料装袋装置4推料手的作用下,对多个食品进行装袋操作,进而实现全自动化装袋,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