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616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辊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



背景技术:

胶带分条机是胶带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其用于对宽卷材料进行纵向分切,由开卷放料、引料定位、分条纵剪、收卷等组成,使宽卷材料被分切为具有较小尺寸的窄卷胶带,便于其他加工场合使用。

在胶带分条机中,压辊是一种常用的零部件。压辊用于将压延的薄膜或胶带与纸卷基材均匀压合,是收卷过程的关键部件。现有的压辊多采用轴向取放方式,造成取放不便,特别是在狭窄空间内,因轴向空间不足会出现无法取放的情形。且轴向取放结构下,压辊难以沿径向进行调整,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可迅速实现压辊的取放与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包括压辊及设于所述压辊两端的压辊支座组:

所述压辊支座组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第一轴向孔,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第二轴向孔,所述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沿所述压辊的轴向相对布置;

所述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分别具有取放开口,所述压辊可经所述取放开口沿所述压辊的径向而滑入/滑出所述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

所述取放开口上设有可拆卸限位部,所述可拆卸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连接而使所述压辊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分别具有第一限位弧面,所述可拆卸限位部具有第二限位弧面,所述压辊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第一限位弧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弧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辊支座组连接有直线运动组,所述直线运动组具有直线导轨与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上,所述直线导轨沿所述压辊及放料滚筒于与所述压辊的轴向垂直的铅垂面内的轴心连线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卸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铰接于所述取放开口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旋转地保持扣合或暂时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部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另一端具有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开口用于扣合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铰接转杆与限位螺母:

所述铰接转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另一端具有螺纹槽,所述限位开口可扣合于所述铰接转杆上;

所述限位螺母可螺旋旋转地保持于所述螺旋槽上,而使所述限位开口锁紧于所述铰接转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辊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而保持于所述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内,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可拆卸限位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轴向孔远离所述第二支座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端面;

所述第一支座远离所述第二支座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之间具有第一窜动孔,所述第一窜动孔与所述第一轴向孔保持连通,所述取放开口自所述第一轴向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窜动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轴向孔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端面;

所述第二支座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限位端面之间具有第二窜动孔,所述第二窜动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保持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放开口截交所述第一窜动孔所得的截面为取放端面,所述取放端面与所述第二限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压辊的轴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压辊及设于压辊两端的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具有第一轴向孔,第二支座具有第二轴向孔,第一轴向孔与第二轴向孔同轴相对布置并分别具有取放开口,压辊可经取放开口沿压辊的径向而滑入或滑出第一轴向孔与第二轴向孔,取放开口上并设有用于锁紧与调整的可拆卸限位部,提供了一种取放迅速、调整方便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第三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第四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第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第二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0100-压辊,0200-第一支座,0210-第一轴向孔,0211-第一限位弧面,0220-取放开口,0230-锁紧定位面,0240-第一限位端面,0250-第一窜动孔,0260-取放端面,0300-第二支座,0310-第二轴向孔,0320-第二限位端面,0330-第二窜动孔,0400-可拆卸限位部,0410-第一限位部,0411-限位开口,0420-第二限位部,0421-铰接转杆,0422-限位螺母,0430-第二限位弧面,0500-滚动轴承,0600-直线运动组,0610-直线导轨,0620-滑动部,0630-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1000包括压辊0100及设于压辊0100两端的压辊支座组。快拆自调整压辊组件1000的具体结构举其要者详述如下。

请结合参阅1~3,压辊支座组包括第一支座0200与第二支座0300,第一支座0200上设有第一轴向孔0210,第二支座0300上设有第二轴向孔0310,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沿压辊0100的轴向相对布置;

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分别具有取放开口0220,压辊0100可经取放开口0220沿压辊0100的径向而滑入/滑出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

取放开口0220上设有可拆卸限位部0400,可拆卸限位部0400分别与第一支座0200、第二支座0300连接而使压辊0100可旋转地保持于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内。

具体地,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具有共轴关系,并具有同向开口的取放开口0220。换言之,第一支座0200与第二支座0300上的取放开口0220,在压辊0100的轴向上的投影具有完成重合的关系,保证压辊0100的滑入与滑出平滑顺畅。

压辊0100可沿其的径向,经取放开口0220而进行取放,并可旋转地保持于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内而用于旋转加工。区别于传统的轴向取放方式,径向取放方式更为便利,仅需对可拆卸限位部0400进行操作,即可轻易地取放压辊0100,避免了传统方式下的取放不便,且使结构更为紧凑。

请结合参阅图2~4,优选地,可拆卸限位部0400包括第一限位部0410与第二限位部0420:

第一限位部0410与第二限位部0420分别铰接于取放开口0220两侧,第一限位部0410与第二限位部0420可旋转地保持扣合或暂时分离。

具体地,第一限位部0410与第二限位部0420的铰接端分居于取放开口0220的两侧,自由端可旋转相互接近或远离,二者的自由端保持扣合而与第一轴向孔0210/第二轴向孔0310形成闭合容纳部,以容纳压辊0100于中旋转。

进一步优选,第一限位部0410一端铰接于第一支座0200/第二支座0300上,另一端具有限位开口0411,限位开口0411用于扣合于第二限位部0420上。

具体地,限位开口0411为自第一限位部0410的自由端向铰接端凹陷而成的贯通部,贯通方向与第一限位部0410的旋转方向一致,以便第一限位部0410旋转接近第二限位部0420时,限位开口0411可容纳而扣合第二限位部0420。

进一步优选,第二限位部0420具有铰接转杆0421与限位螺母0422。其中,铰接转杆0421一端铰接于第一支座0200/第二支座0300上,另一端具有螺纹槽,限位开口0411可扣合于铰接转杆0421上。限位螺母0422可螺旋旋转地保持于螺旋槽上,而使限位开口0411锁紧于铰接转杆0421上。

具体地,铰接转杆0421可旋转地接近第一限位部0410,并扣入第一限位部0410的限位开口0411内。此后,限位螺母0422于铰接转杆0421上螺旋旋转,逐渐接近第一限位部0410而使之被锁紧。

需要取出压辊0100时,将限位螺母0422沿远离第一限位部0410的方向旋转,使限位开口0411与铰接转杆0421逐渐分离,则第一限位部0410与第二限位部0420可分别旋转相互远离,取放开口0220打开而便于压辊0100滑出。

同时,可拆卸限位部0400压合锁紧的方式,利于对压辊0100进行径向调整,较之传统的轴向取放结构,具有极为良好的径向调整空间。

进一步优选,第一支座0200与第二支座0300分别具有锁紧定位面0230。其中,第一支座0200与第二支座0300的锁紧定位面0230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限位部0410可旋转地贴紧于锁紧定位面0230上。

具体地,限位螺母0422螺旋接近第一限位部0410时,对第一限位部0410施加压力而使第一限位部0410贴紧于锁紧定位面0230上。锁紧定位面0230与第一限位部0410的形状相适应,保证较佳的贴合程度。

优选地,压辊0100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0500而保持于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内,滚动轴承0500的外圈与可拆卸限位部0400连接。

具体地,当可拆卸限位部0400锁紧于压辊0100上时,第一限位部0410与滚动轴承0500的外圈保持贴合。滚动轴承0500的内圈与压辊0100的轴端连接,通过滚动轴承0500的内外圈作用,压辊0100可旋转地保持于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内,并由滚动轴承0500承受转动载荷,使旋转平稳。

优选地,取放开口0220的宽度不小于第一轴向孔0210和/或第二轴向孔0310的直径。

具体地,取放开口0220的宽度为沿第一轴向孔0210/第二轴向孔0310的径向分布的尺寸,其不小于第一轴向孔0210/第二轴向孔0310的直径,可保证压辊0100与滚动轴承0500可顺利通过取放开口0220进出第一轴向孔0210/第二轴向孔0310,避免发生阻碍。

优选地,第一轴向孔0210远离第二支座0300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端面0240,第一支座0200远离第二支座0300的一侧端面与第一限位端面0240之间具有第一窜动孔0250,第一窜动孔0250与第一轴向孔0210保持连通,取放开口0220自第一轴向孔0210延伸至第一窜动孔0250。

具体地,第一窜动孔0250可为通孔,也可为盲孔。第一窜动孔0250与第一轴向孔0210保持连通并共轴,同时共享取放开口0220。换言之,取放开口0220自第一支座0200接近第二支座0300的一侧端面而延伸至第一窜动孔0250上,保证较佳的取放空间。同时,亦可便于压辊0100于其轴向进行调整,具有较佳的调整空间。

进一步优选,第二轴向孔0310远离第一支座0200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端面0320,第二支座0300远离第一支座0200的一侧端面与第二限位端面0320之间具有第二窜动孔0330,第二窜动孔0330与第二轴向孔0310保持连通。

具体地,第二窜动孔0330可为通孔,也可为盲孔。第二窜动孔0330与第二轴向孔0310保持连通并共轴,保证较佳的取放空间与轴向调整空间。

进一步优选,取放开口0220截交第一窜动孔0250所得的截面为取放端面0260,取放端面0260与第二限位端面0320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压辊0100的轴向长度。

具体地,取放端面0260与第二限位端面0320的间距,即为沿压辊0100的轴向可容纳的最大压辊尺寸范围。该间距值不小于压辊0100的轴向长度,可保证压辊0100的取放更为便利。

特别地,当需要取下尺寸较大的压辊0100时,首先松开可拆卸限位部0400,随即将压辊0100沿取放开口0220滑出至第一窜动孔0250范围,然后将压辊0100沿其轴向移动,直至压辊0100完全处于取放端面0260与第二限位端面0320之间,即行取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可拆卸限位部0400的结构有所不同,并进一步增设直线运动结构,使压辊0100可移动而压紧于放料滚筒上。

请结合参阅图5~7,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分别具有第一限位弧面0211,可拆卸限位部0400具有第二限位弧面0430,压辊0100可旋转地保持于第一限位弧面0211与第二限位弧面0430上。在第一限位弧面0211与第二限位弧面0430的约束下,压辊0100失去沿第一限位弧面0211径向的移动自由度,仅余转动自由度。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可拆卸限位部0400通过螺纹连接而紧固于压辊支座组上。较优地,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具有相同的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弧面0211与第二限位弧面0430属于同一圆形壁面的不同段落,具有相同的圆心与直径。犹佳地,第一限位弧面0211与第二限位弧面0430相对布置,对压辊0100起到支撑作用。当压辊0100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0500而保持于第一轴向孔0210与第二轴向孔0310内时,第一限位弧面0211与第二限位弧面0430与滚动轴承0500的外圈接触。

优选地,压辊支座组连接有直线运动组0600,直线运动组0600具有直线导轨0610与可滑动地保持于直线导轨0610上的滑动部0620,滑动部0620分别设于第一支座0200与第二支座0300上,直线导轨0610沿压辊0100及放料滚筒于与压辊0100的轴向垂直的铅垂面内的轴心连线布置。

其中,直线导轨0610用于安装于设备上,提供滑动部0620的滑动基础。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滑动部0620可采用直线轴承、直线滑块等结构形式。压辊0100与放料滚筒轴向平行,与压辊0100的轴向垂直的铅垂面截压辊0100与放料滚筒所得的截面上,压辊0100与放料滚筒此二者的轴心连线即为滑动部0620的滑动方向,使压辊0100可直线移动而相切地压紧于放料滚筒上。

优选地,直线运动组0600尚具有用于驱动滑动部0620直线运动的驱动部0630。驱动部0630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如电机、液压马达、伸缩缸、电动推杆等。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