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及其门机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752发布日期:2018-08-03 10:15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及其门机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门机,是一个负责启、闭电梯轿门的机构,当其接收到电梯开、关门信号时,电梯门机通过自带的控制系统控制开门电机,将电机产生的力矩转变为一个特定方向的力,关闭或打开门,所以电梯门机需要随着电梯轿厢上下运动。其固定效果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效果。现在技术中用于固定门机的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固定不牢固,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门机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机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机固定结构的结构复杂、固定不牢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门机固定结构的电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门机固定结构,包括横臂、上拉杆和下拉杆,横臂沿前后方向延伸,上拉杆与横臂围成竖向的角形结构,下拉杆与横臂围成横向的角形结构;横臂的前端与上拉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门机同一位置的第一门机连接结构,上拉杆的后端向上倾斜设置,横臂的后端与上拉杆的后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轿架或轿厢的轿体连接结构;下拉杆的后端固定在横壁的后端,下拉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门机的第二门机连接结构,第一门机连接结构与第二门机连接结构间隔设置以连接门机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包括连接支架,横臂的前端与上拉杆的相应端均固定在连接支架上,第一门机连接结构设置在连接支架上。

横臂上的轿体连接结构包括沿横臂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横臂上的两块定位板,两定位板之间的距离与轿架立柱的宽度相适配以设置于轿架立柱的两侧,定位板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装以将横臂固定在轿架上的螺栓穿孔。

下拉杆呈l型,包括水平延伸的主杆段及竖直延伸的折弯段,折弯段设置在主杆段的前端,第二门机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折弯段下端的连接板。

本发明的电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梯,包括轿厢、轿架及门机,轿厢包括轿门,门机沿轿门的宽度方向延伸,轿架上沿门机的延伸方向间隔安装有两组门机固定结构;门机固定结构,包括横臂、上拉杆和下拉杆,横臂沿前后方向延伸,上拉杆与横臂围成竖向的角形结构,下拉杆与横臂围成横向的角形结构;横臂的前端与上拉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门机同一位置的第一门机连接结构,上拉杆的后端向上倾斜设置,横臂的后端与上拉杆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轿架或轿厢的轿体连接结构;下拉杆的后端固定在横壁的后端,下拉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门机的第二门机连接结构,第一门机连接结构与第二门机连接结构间隔设置以连接门机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包括连接支架,横臂的前端与上拉杆的相应端均固定在连接支架上,第一门机连接结构设置在连接支架上。

横臂上的轿体连接结构包括沿横臂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横臂上的定位板,两定位板之间的距离与轿架立柱的宽度相适配以设置于轿架立柱的两侧,定位板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装以将横臂固定在轿架上的螺栓穿孔。

下拉杆呈l型,包括水平延伸的主杆段及竖直延伸的折弯段,折弯段设置在主杆段的前端,第二门机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折弯段下端的连接板。

两组门机固定结构与门机的连接位置沿门机的延伸方向间隔均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包括横臂、上拉杆与下拉杆,使用时将上拉杆与横臂的后端固定在轿架上,将横臂、上拉杆、下拉杆的前端固定在门机上。轿架、上拉杆与横臂组成了一组竖向的、三角形的固定架体,横臂、下拉杆与门机组成了一组横向的、三角形的固定架体。所以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门机固定结构的强度,使得门机固定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连接门机和轿门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梯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电梯包括轿厢1、轿架4、门机2及用于将门机2固定在轿架4上的门机固定结构3。轿厢1包括轿门11,门机2沿轿门11的开门宽度方向延伸且安装在轿门11的上方以带动轿门11启闭,门机2上沿轿门11的开门宽度方向设置有两组门机固定结构3。

门机固定结构3包括横臂31、上拉杆32和下拉杆33。横臂31沿前后方向延伸,上拉杆32与横臂31围成竖向的角形结构,下拉杆33与横臂31围成横向的角形结构。横臂31的前端与上拉杆32的前端均固定在连接支架34上,连接支架3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门机2的第一门机连接结构。第一门机连接结构既可以是螺纹连接结构、也可以是铆接连接结构、焊接连接结构等其他可将连接支架固定在门机上的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连接,上拉杆32的前端通过下挂钩35固定在横臂31上,横臂31的前端再固定在连接支架3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上拉杆的前端与横臂的前端分别固定在门机的同一位置处,此时可省去连接支架。

下拉杆33呈l型,包括水平延伸的主杆段331及竖直延伸的折弯段332,折弯段332设置在主杆段331的前端,折弯段332下端固定有连接板333,下拉杆33的前端通过连接板333固定在门机2上。用于将连接板333固定在门机上的结构被称为第二门机连接结构,第二门机连接结构可以是螺纹连接结构、铆接连接结构、焊接连接结构等其他可将连接板固定在门机上的连接结构。连接支架34与连接板333沿门机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以一组门机固定结构能固定门机2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不同位置。控制两组门机固定结构之间的间隙,使两组门机固定结构与门机2的四个固定位置均匀排布能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

横臂31的后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两块定位板38,两块定位板38之间的距离与轿架立柱41的宽度相适配,定位板38上开设有供螺栓39穿装以将横臂31固定在轿架4上的螺栓穿孔,两块定位板38分别位于轿架立柱41宽度方向的两侧。

上拉杆32后端向上倾斜设置,其后端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轿架立柱41上方的上挂钩37。上挂钩37与定位板38均构成用于连接轿架的轿体连接结构,且上挂钩37与轿架4的连接处位于定位板38与轿架4连接处的上方。具体说是,在轿架立柱41上设置竖向固定板30,上挂钩37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30上。

使用这种固定形式,轿架立柱41、上拉杆32与横臂31组成了一组竖向的、三角形的固定架体,横臂31、下拉杆33与门机2组成了一组横向的、三角形的固定架体。所以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门机固定结构的强度,使得门机2固定更为牢固。

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的实施例: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的具体结构与本发明的电梯的实施例中门机固定结构的固定结构相同,可参考图1~图4,在此不再详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梯及其门机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机固定结构的结构复杂、固定不牢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包括横臂、上拉杆与下拉杆,使用时将上拉杆与横臂的后端固定在轿架上,将横臂、上拉杆、下拉杆的前端固定在门机上。轿架、上拉杆与横臂组成了一组竖向的、三角形的固定架体,横臂、下拉杆与门机组成了一组横向的、三角形的固定架体。所以本发明的门机固定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门机固定结构的强度,使得门机固定更为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冯浩聪;刘青宜;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8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