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传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5772发布日期:2019-01-28 13:3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管道传送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传送车。



背景技术:

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具有起步晚、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的特点;近年来,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地下综合管廊逐步形成规模,届时“马路拉链”及架空线大为减少,地下管线应急防灾水平得到提升。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但是与地下综合管廊中管道安装存在速度慢,安装困难的问题。如上海、南宁、鹤壁、西昌等市管廊建设初步形成规模,并投入使用,但是管廊管道安装施工速度缓慢。目前国内管廊管道安装时,采用吊车将管道从吊装孔运至管廊中,管道使用倒链、临时插架等分类别、分顺序倒运就位,存在安装缓慢、效率低下、人材机消耗量大、运输时使用叉车等容易滚落伤人或管道硬性接触造成管道损伤等缺点,本技术将管道通过安装在管廊内部的管道传送车逐根顺序送入管廊,能够提高管道的运输速度,解决了管廊内空间有限,管道就位率低的难题。在今后的管廊管道施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传送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传送车,其包括管道承重机构、升降机构、滑轮、行走轨道,所述管道承重机构底部设置至少四个升降机构,每个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设置在行走轨道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管道承重机构为与管道匹配的矩形框架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管道承重机构包括上部钢梁、端头横向挡杆,所述上部钢梁采用两个并且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部钢梁的两端通过端头横向挡杆活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在位于上部钢梁底部的钢支腿的下方。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管径控制拉杆,所述管径控制拉杆的两端与上部钢梁连接用于调整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部钢梁之间的间距。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部钢梁的内侧端面通过钢插销设置若干层钢弧形片,其中,位于最外层的钢弧形片的外设置有橡胶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管廊内管道安装效率;管道与运输车接触面橡胶块的阻尼作用及管道钢弧状结构可以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发生滚落等安全事故,减少了管道的损伤,确保了管道安装的质量;减少了人材机的消耗,节约施工成本;本发明的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管道安装速度滞后于管廊建设速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传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传送车,如图1-3所示,其包括管道承重机构1、升降机构2、滑轮3、行走轨道4,所述管道承重机构1底部设置至少四个升降机构2,每个升降机构2的底部设置滑轮3,所述滑轮3滑动设置在行走轨道4上。

所述管道承重机构1为与管道匹配的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管道承重机构1包括上部钢梁11、端头横向挡杆12,所述上部钢梁11采用两个并且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部钢梁11的两端通过端头横向挡杆12活动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在位于上部钢梁11底部的钢支腿111的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管径控制拉杆5,所述管径控制拉杆5的两端与上部钢梁11连接用于调整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部钢梁11之间的间距。

所述上部钢梁11的内侧端面通过钢插销设置若干层钢弧形片112,其中,位于最外层的钢弧形片112的外设置有橡胶垫块113。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通过调整管径控制拉杆5的长度对两个相对设置的上部钢梁11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其匹配待传输的管道,所述液压千斤顶顶出活塞杆,在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管道承重机构1上升,将管道放置在管道承重机构1上,之后,所述滑轮3沿行走轨道4移动到目标位置后,所述液压千斤顶收回活塞杆,在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管道承重机构1下降,这时,首节管道随着管道承重机构1的下降被放置在支墩上,纵向手动开启管道承重机构1前端的端头横向挡杆12,所述滑轮3沿行走轨道4返回初始位置,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将下一节管道移动到目标位置后,纵向手动打开前端的端头横向挡杆12,通过牵引将管道移动到前一节管道接缝处,收回千斤顶的活塞杆,管道承重机构1下降,使管道下放到支墩上,从而完成与前一节管道的对接,之后滑轮3沿行走轨道4返回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传送车,其包括管道承重机构、升降机构、滑轮、行走轨道,所述管道承重机构底部设置至少四个升降机构,每个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设置在行走轨道上。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管廊内管道安装效率;管道与运输车接触面橡胶块的阻尼作用及管道钢弧状结构可以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发生滚落等安全事故,减少了管道的损伤,确保了管道安装的质量;减少了人材机的消耗,节约施工成本;本发明的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管道安装速度滞后于管廊建设速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红;尹建勋;律百军;赵新华;刘曙东;赵遵生;田宏亚;魏彬彬;郑自强;蒋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0
技术公布日:2019.0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