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筒仓侧壁卸料的减压装置,尤其是针对筒仓的双侧壁卸料。
背景技术: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化肥、机械等大量的产物投入农业,粮食的产量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少,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现有的储粮设施已不能满足需求,急需建设一批现代化粮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综合考虑我国的资源、各地自然环境等因素,逐渐形成了房式仓为主、筒仓为辅的储粮网络。
筒仓有占地资源少、机械化程度高、保粮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在卸料时,筒仓受力复杂,目前尚未有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动态压力理论。因此,如何降低筒仓卸料时的动态压力,减少筒仓破坏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筒仓主要是以仓底中心卸料为主,在这种卸料方式下,卸料时容易堵塞、结拱,从而造成动态压力过大,导致筒仓破坏。针对以上问题,部分学者在仓底加入改流体来改变贮料流态,降低结拱概率。但存在改流体固定、安装困难,且易在贮料的冲击下破坏等不足。亦有部分学者采用单侧壁(带溜槽或不带溜槽)偏心卸料方式,虽然此方式仓壁受到的动态压力相比中心卸料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小,但易产生偏心破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筒仓在中心卸料时的堵塞、结拱,改流体安装固定等困难以及单侧壁(带流槽和不带流槽)卸料时的偏心破坏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筒仓双侧壁卸料的减压装置。其流槽等距布置在筒仓两侧卸料口上方,卸料时贮料在流槽的作用下,分层流向卸料口,避免贮料整体流动,同时流槽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大周边贮料之间的孔隙率,从而降低了结拱概率,更好地保证了筒仓卸料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仓侧壁卸料的减压装置,主要是指固定在筒仓侧壁上的流槽。筒仓是双侧壁卸料设计,在其1/5左右高度处有两个卸料口,卸料口外设有导流作用的卸料管。流槽采用梯形设计,即上口小、下口大的造型,且上口贴墙位置宽度等于卸料口宽度,等间距的安装在仓壁之上。
上述流槽,材料选用钢材,正梯形设计,在贴近仓壁的位置分别向其左右延伸两个侧翼,保证有安装工作面。流槽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仓壁上,其上下口有一定坡度,上一个流槽距离下一个流槽下口距离不宜过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随着卸料口的打开,附近的贮料首先向外流出,筒仓上部的贮料向下移动,这时流槽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仓壁分担一部分贮料对仓壁的压力,在侧壁卸料时,贮料整体流动持续时间较短;随着贮料的流出,整体流动转变为管状流动,管状流动下,流槽把贮料进行分层;由于流槽上口小下口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贮料流速;同时流槽的存在减小了流向卸料口贮料的密度,改善了附近贮料的孔隙率。因此,在双侧壁卸料方式下,安装本流槽装置,能够有效转变贮料的流态,降低卸料时的动态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发明卸料方式为双侧壁卸料,在这种卸料方式下,贮料整体流态持续时间较短,更多是管状流动和漏斗流动两种流型;该筒仓的卸料方式能够降低卸料时的动态压力,同时由于其卸料口是对称的,避免了偏心卸料造成的偏心破坏;卸料时,贮料被流槽分层分流,避免贮料结拱,且流槽设计简单、安装简便、不易破坏。加入流槽的双侧壁卸料筒仓有效的消除了立筒仓卸料压力大、易结拱、偏心破坏等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槽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流槽构造示意图;
附图中1.侧壁卸料口,2.卸料管,3.流槽,4.底部卸料口,5.流槽侧翼,6.流槽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将流槽3通过流槽侧翼5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仓壁上。卸料时,靠近侧壁卸料口1的贮料首先在自重作用下经导流管2流出仓体,导流管2的存在保证了筒仓卸料的流畅性。随着贮料经两侧壁卸料口1逐渐流出,筒仓上部的贮料开始向两个侧壁卸料口1流动。流动过程中,贮料会经过等距布置的流槽3,密度较大的贮料会连续的被流槽3分流,降低了贮料的密实度、增大了颗粒之间的孔隙率。同时整体流动的贮料会被流槽分成数股小颗粒流,通过两侧壁卸料口1流出仓体。当贮料形成卸料休止角时,打开底部卸料口4,剩余贮料由其卸出仓外。该仓体采用了双侧壁卸料方式,这种卸料方式能够缩短贮料整体流动的时间,从而降低卸料压力对仓壁的破坏的机率。两侧壁卸料口关于仓中心法线对称,避免了偏心破坏。流槽以正梯形等距安装在仓壁上,其上口小、下口大的特性保证了流槽分流、破拱及控制贮料流速等作用的发挥。该发明能够通过控制贮料流速,改善贮料之间的孔隙率,改变贮料流态,从而能够优化贮料堵塞、贮料结拱、动态压力过大等缺陷,使得立筒仓建设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