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6674发布日期:2019-10-29 23:4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

现有的桥式起重机在跨区域横向搬运操作时,一般是在一侧的工位上完成相应工序后,采用另外的搬运方式将产品搬运到另一侧的工位,由于现有技术中各区域的起重机运行轨道固定,将产品由一侧工位搬运至另一侧工位时,通常需要采用另外的搬运方式将产品搬运到另一侧的工位,但其他的搬运装置可能对起重机的运行轨道造成干扰,受到场地的限制,传统柔性kbk所有连接均为柔性连接,只能承载向下的载荷,不能承载向上的反向载荷,现有技术中的一些起重机的伸缩结构,在伸缩梁伸长载荷时,空载的一端在载荷的重力作用下造成驱动轮空压,影响伸缩梁的稳定移动,造成搬运工作的调整性能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

本发明的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包括

立柱,设置在地面;

钢梁,连接在立柱的顶端;

第一导轨,对称设置在钢梁的底部;

第一驱动轮,设置在第一导轨上;

平衡梁,设置在钢梁正下方,且通过第一连接架与第一驱动轮相连;

第二导轨,设置在平衡梁下端;

第二驱动轮,设置在第二导轨上;

伸缩梁,设置在平衡梁下方,且通过第二连接架与第二驱动轮相连,

第三导轨,设置在伸缩梁下端;

吊装装置,设置在第三导轨上;

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上的车轮轴轴壁均转动连接有翻滚轮,且所述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车轮轴轴壁上连接的翻滚轮分别与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顶部内壁相抵。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梁,所述限位梁连接在钢梁与伸缩梁之间的立柱外侧壁上,且所述限位梁设置在伸缩梁的伸展方向上,用于限制第二驱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装置主要由环链电动葫芦和电动小车组成,所述环链电动葫芦与电动小车相连,且所述环链电动葫芦与电动小车均设置在第三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翻滚轮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的车轮轴转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梁与平衡梁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方管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通过装设在第三导轨上的环链电动葫芦将需要搬运的产品起吊,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轮带动伸缩梁向着限位梁的方向移动,限位梁防止第二驱动轮滑出第二导轨,实现对产品的搬运功能,在第二驱动轮带动伸缩梁运动的过程中,伸缩梁的载荷端的重力使得伸缩梁的空载端有上翘的趋势,通过靠近伸缩梁空载端的第二驱动轮车轮轴轴壁转动连接翻滚轮与第二导轨顶部内壁相抵,遏制了在伸缩梁的载荷端的重力作用下使得伸缩梁空载端上翘的问题,从而避免第二驱动轮出现空轮压的问题,提高了伸缩梁搬运产品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平衡梁远离伸缩梁载荷的一端的上翘力由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轮车轮轴轴壁的翻滚轮抵消,提高了第一驱动轮在第一导轨运动的稳定性,结合电动小车带动环链电动葫芦沿着第三导轨移动,便于稳定的将起吊产品送至指定工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伸缩梁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伸缩梁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翻滚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立柱;2、钢梁;3、第一导轨;4、第一驱动轮;5、翻滚轮;6、平衡梁;7、第二导轨;8、第二驱动轮;9、第一连接架;10、伸缩梁;11、第三导轨;12、限位梁;13、环链电动葫芦;14、电动小车;1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的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包括

立柱1,设置在地面;

钢梁2,连接在立柱1的顶端;

第一导轨3,对称设置在钢梁2的底部;

第一驱动轮4,设置在第一导轨3上;

平衡梁6,设置在钢梁2正下方,且通过第一连接架9与第一驱动轮4相连;

第二导轨7,设置在平衡梁6下端;

第二驱动轮8,设置在第二导轨7上;

伸缩梁10,设置在平衡梁6下方,且通过第二连接架与第二驱动轮8相连,

第三导轨11,设置在伸缩梁10下端;

吊装装置,设置在第三导轨11上;

其中

第一驱动轮4与第二驱动轮8上的车轮轴轴壁均转动连接有翻滚轮5,且第一驱动轮4与第二驱动轮8车轮轴轴壁上连接的翻滚轮5分别与第一导轨3与第二导轨7的顶部内壁相抵。

还包括限位梁12,限位梁12连接在钢梁2与伸缩梁10之间的立柱1外侧壁上,且限位梁12设置在伸缩梁10的伸展方向上,用于限制第二驱动轮8。

吊装装置主要由环链电动葫芦13和电动小车14组成,环链电动葫芦13与电动小车14相连,且环链电动葫芦13与电动小车14均设置在第三导轨11上。

翻滚轮5通过轴承15分别与第一驱动轮4和第二驱动轮8的车轮轴转动相连。

伸缩梁10与平衡梁6相互平行。

立柱1为方管结构。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装设在第三导轨11上的环链电动葫芦13将需要搬运的产品起吊,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轮8带动伸缩梁10向着限位梁12的方向移动,限位梁12防止第二驱动轮8滑出第二导轨7,实现对产品的搬运功能,在第二驱动轮8带动伸缩梁10运动的过程中,伸缩梁10的载荷端的重力使得伸缩梁10的空载端有上翘的趋势,通过靠近伸缩梁10空载端的第二驱动轮8车轮轴轴壁转动连接翻滚轮5与第二导轨7顶部内壁相抵,遏制了在伸缩梁10的载荷端的重力作用下使得伸缩梁10空载端上翘的问题,从而避免第二驱动轮8出现空轮压的问题,提高了伸缩梁10搬运产品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平衡梁6远离伸缩梁10载荷的一端的上翘力由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轮4车轮轴轴壁的翻滚轮5抵消,提高了第一驱动轮4在第一导轨3运动的稳定性,结合电动小车14带动环链电动葫芦13沿着第三导轨11移动,便于稳定的将起吊产品送至指定工位。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包括立柱;钢梁,连接在立柱的顶端;第一导轨,对称设置在钢梁的底部;第一驱动轮,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平衡梁,设置在钢梁正下方,且通过第一连接架与第一驱动轮相连;第二导轨,设置在平衡梁下端;第二驱动轮,设置在第二导轨上;伸缩梁,设置在平衡梁下方,且通过第二连接架与第二驱动轮相连,第三导轨,设置在伸缩梁下端;本发明的起重机的伸缩式结构,通过将传统柔性KBK轨道改造成伸缩式,便于应用到场地受限制场合,伸缩梁一侧伸长吊载时,另一侧由装配的翻滚轴抵住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车轮轴,防止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上翘造成空轮压的问题,提高载荷搬运调整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晟;吴演哲;吴枝远;吴枭;钱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帕沃特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19.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