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属于动力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升降机构是一种将人或者货物升降到某一高度的升降设备。立体车库作为目前解决用地紧张,缓解停车难的一个有效手段。升降机构为立体车库的使用提供直接动力来源,影响着立体车库的使用效果。随着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兴起,需要垂直升降、旋转和横移三个动作,同时也需要三个动力源。传统的升降机构仅可以为垂直升降提供动力,整个立体车库动力系统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供垂直升降和旋转两动力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包括立柱、旋转机构和升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旋转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与升降动力装置连接并驱动被提升台沿立柱直线升降及螺旋升降。
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直线升降段、螺旋升降段和固定座板,所述直线升降段位于立柱的下侧,所述螺旋升降段位于立柱的上侧,所述直线升降段与所述螺旋升降段为开设在所述立柱侧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来限制被提升台的运动轨迹;所述固定座板固定于螺旋升降段顶端。
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导轮、旋转外套、旋转内套,工作时所述旋转导轮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所述旋转内套与立柱滑动连接,与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外套与旋转内套通过旋转副连接,只能实现相对转动,与被提升台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卷筒和钢丝绳,电机、减速器和卷筒固定在固定座板上,卷筒上绕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旋转内套相连,另一端与卷筒相连,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卷筒相连接,带动卷筒旋转,在钢丝绳驱动下及旋转机构作用下使被提升台运动。
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还可以是电机、减速器和链条传动的机械系统。
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有极限位置锁止装置和安全防坠落装置。
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有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在自动检测控制装置控制下,控制被提升台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升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带动被提升台沿立柱直线升降及螺旋升降,使被提升台在升降的同时可实现旋转动作,运行路径短,速度快,结构简单;所述直线升降段位于立柱的下侧,所述螺旋升降段位于立柱的上侧;所述立柱侧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来限制被提升台的运动轨迹,实现被提升台的准确运动。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可为电机、减速器和钢丝绳传动,还可以是电机、减速器和链条传动的机械系统,多种动力系统可满足不同环境升降动力装置的要求。所述的升降机构都有极限位置锁止装置,防止被提升台过度升降;所述的升降机构具有防坠落装置,防止被提升台坠落。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有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在自动检测控制装置控制下,控制被提升台升降、旋转,保证被提升台安全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工程案例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b”处侧视局部放大图。
图中1.立柱101.直线升降段102.螺旋升降段103.固定座板
2.旋转机构201.旋转导轮202.旋转外套203.旋转内套
3.升降动力装置301.电机302.减速器303.卷筒304.钢丝绳
4.被提升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包括立柱1、旋转机构2和升降动力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与旋转机构2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2与升降动力装置3连接并驱动被提升台4沿立柱1直线升降及螺旋升降。所述的被提升台4下降时,所述被提升台4在升降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螺旋升降段102做螺旋下降运动,被提升台4旋转下降,下降到螺旋升降下极限位置;所述被提升台4在升降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直线升降段101做直线下降运动,被提升台4下降到地面;所述的被提升台4上升时,所述被提升台4在升降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直线升降段101做直线上升运动,上升到直线升降上极限位置;所述被提升台4在升降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螺旋升降段102做螺旋上升运动,被提升台4旋转上升,上升到螺旋升降上极限位置,所述的被提升台4上升就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所述的所述立柱1包括直线升降段101、螺旋升降段102和固定座板103;所述直线升降段101位于立柱1的下侧,所述螺旋升降段102位于立柱1的上侧;所述直线升降段101与所述螺旋升降段102为开设在所述立柱1侧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来限制被提升台4的运动轨迹,使被提升台4在升降的同时可实现旋转动作,所述固定座板103固定于螺旋升降段102顶端。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工程案例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旋转导轮201、旋转外套202、旋转内套203,所述旋转导轮201与直线升降段201和螺旋升降段202滑动连接,所述旋转内套203与立柱1滑动连接,与钢丝绳304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外套202与旋转内套203通过旋转副连接,只能实现相对转动,与被提升台4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工程案例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中“b”处的侧视局部放大图,所述升降动力装置3包括电机301、减速器302、卷筒303和钢丝绳304,卷筒303固定在起升机构座板103上,卷筒303上绕有钢丝绳304,钢丝绳304一端与旋转机构2相连,另一端与卷筒303相连,电机301通过减速器302与卷筒303相连接,带动卷筒303旋转,在钢丝绳304驱动下及旋转机构2作用下使被提升台4运动。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3还可以是电机、减速器和链条传动的机械系统,各机械传动系统的安装方式和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有极限位置锁止装置,防止被提升台4移动过度;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有安全防坠落装置,防止被提升台4坠落。
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有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在自动检测控制装置控制下,控制被提升台4升降、旋转,保证被提升台4安全运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包括立柱、旋转机构和升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旋转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与升降动力装置连接并驱动被提升台沿立柱直线升降及螺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直线升降段、螺旋升降段和固定座板,所述直线升降段位于立柱的下侧,所述螺旋升降段位于立柱的上侧,所述直线升降段与所述螺旋升降段为开设在所述立柱侧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来限制被提升台的运动轨迹;所述固定座板固定于螺旋升降段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导轮、旋转外套、旋转内套,工作时所述旋转导轮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所述旋转内套与立柱滑动连接,与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外套与旋转内套通过旋转副连接,只能实现相对转动,与被提升台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卷筒和钢丝绳,电机、减速器和卷筒固定在起升机构座板上,卷筒上绕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旋转内套相连,另一端与卷筒相连,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卷筒相连接,带动卷筒旋转,在钢丝绳驱动下及旋转机构作用下使被提升台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动力装置还可以是电机、减速器和链条传动的机械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设置有极限位置锁止装置和安全防坠落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有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在自动检测控制装置控制下,控制被提升台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