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浆设备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3868发布日期:2020-05-08 13:1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浆设备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注浆设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注浆成型法,在陶瓷工业中使用很广。注浆成型是把泥浆浇注在石膏模中使之成为制品的一种成型方法。花瓶、品锅、茶壶、糖缸、奶位、调爱等形状较复杂的制元多果用注浆法成型。注桨成型法较为简单,即将坯料制成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型中,因石膏棋有吸水性,所以,靠近模型内壁的部分泥浆中的水分,被多孔质的石膏吸吮而在石奋模内壁形成与模型内壁同样形状的泥层,这个泥层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厚。停一段时间后,倾去投中多余泥浆,而靠近石奋模型内壁的泥料层则留在模型内;再过一段时间,泥层自然地收缩而与模型脱离,即可把形成的粗坯取出。传统的人工注浆成型生产效率低下,为此市面上推出了自动化机械,其中,在注浆环节,目前多采用人工将烘干设备上的石膏模具转移至注浆设备上,现有的人工操作的方式,费事费力费工,且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操作难以精确配合其他自动化设备,容易出现失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浆设备上料装置,自动将石膏模具在设备之间进行转移,定位精确,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主支架、平移系统、旋转系统、升降系统和抓取系统,所述平移系统包括固设于主机架上的平移滑轨、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上的滑移座和驱动滑移座沿着平移导轨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所述旋转系统包括枢设于滑移座上的转盘和驱动转盘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上的升降支架和驱动升降支架沿着纵向移动的升降驱动单元,所述抓取系统包括两个滑动设置于升降支架上的夹取臂、至少一组固设于夹取臂上的夹取爪和驱动夹取臂移动的夹取驱动单元,所述两个夹取臂在夹取驱动单元的驱动下相互靠近或分离,所述夹取爪包括两个副爪,两个副爪分设于两个夹取臂上。

优选的,所述平移驱动单元包括同步装置和平移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同步装置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皮带,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同步皮带连接,所述滑移座与同步皮带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移驱动电机的类型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平移滑轨为两根水平方向的导柱。

优选的,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上的导杆,导杆底部与升降支架固接,所述导杆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穿设导杆的导孔。

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升降伺服电机、升降减速器和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升降丝杆的底部与升降支架固接。

优选的,所述抓取系统还包括固设于升降支架上的导轨和滑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移座,夹取臂的两端均固接一个滑移座,每一个滑移座由一个夹取驱动单元单独驱动。

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旋转电机、主动齿和从动齿,所述从动齿固设于转盘上,所述主动齿固设于旋转电机输出轴端并与从动齿啮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石膏模具转运装置设置于注浆衔接环节上,自动将石膏模具从上料皮带上转运至注浆设备上,通过平移系统、旋转系统、升降系统和抓取系统实现石膏模具的平移、旋转、升降和抓取动作,定位精确,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用于衔接石膏模具上料皮带和注浆设备,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主支架2、平移系统、旋转系统、升降系统和抓取系统。主支架2横跨于上料皮带和注浆设备上方。

平移系统包括固设于主机架上的平移滑轨31、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31上的滑移座32和驱动滑移座32沿着平移导轨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平移滑轨31为两根水平方向的导柱,平移驱动单元包括同步装置和平移驱动电机33,同步装置包括主动带轮34、从动带轮35和同步皮带36,主动带轮34和从动带轮35枢设于主支架2上,主动带轮34和从动带轮35通过同步皮带36同步连接,滑移座32与同步皮带36固定连接,平移驱动电机33的类型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同步装置驱动滑移座32沿着平移滑轨31移动。

旋转系统包括枢设于滑移座32上的转盘41和驱动转盘41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旋转驱动单元包括旋转电机42、主动齿43和从动齿44,从动齿44固设于转盘41上,主动齿43固设于旋转电机42输出轴端并与从动齿44啮合,旋转电机42通过相互啮合的主动齿43和从动齿44带动转盘41旋转。

升降系统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41上的升降支架51和驱动升降支架51沿着纵向移动的升降驱动单元,升降系统还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41上的导杆52,导杆52底部与升降支架51固接,导杆52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转盘41上设有用于穿设导杆52的导孔,升降驱动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升降伺服电机53、升降减速器和升降丝杆54,升降丝杆54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升降丝杆54与升降减速器连接,升降丝杆54的底部与升降支架51固接,升降伺服电机53通过升降减速器带动升降丝杆54升降,进而驱动升降支架51沿着纵向移动。

抓取系统包括两个滑动设置于升降支架51上的夹取臂61、至少一组固设于夹取臂61上的夹取爪62和驱动夹取臂61移动的夹取驱动单元63,两个夹取臂61在夹取驱动单元63的驱动下相互靠近或分离,夹取爪62包括两个副爪,两个副爪分设于两个夹取臂61上。抓取系统还包括固设于升降支架51上的导轨和滑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移座32,夹取臂61的两端均固接一个滑移座32,每一个滑移座32由一个夹取驱动单元63单独驱动,夹取驱动单元63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实现石膏模具上料转运的原料为:抓取系统的夹取爪62负责夹取石膏模具,平移系统负责将石膏模具从上料皮带输送至注浆设备、旋转系统负责将石膏模具旋转角度、升降系统石膏模具纵向移动,各系统相互配合实现石膏模具取放、升降、平移和旋转等动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石膏模具转运装置设置于注浆衔接环节上,自动将石膏模具从上料皮带上转运至注浆设备上,通过平移系统、旋转系统、升降系统和抓取系统实现石膏模具的平移、旋转、升降和抓取动作,定位精确,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主支架、平移系统、旋转系统、升降系统和抓取系统,所述平移系统包括固设于主机架上的平移滑轨、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上的滑移座和驱动滑移座沿着平移导轨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所述旋转系统包括枢设于滑移座上的转盘和驱动转盘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上的升降支架和驱动升降支架沿着纵向移动的升降驱动单元,所述抓取系统包括两个滑动设置于升降支架上的夹取臂、至少一组固设于夹取臂上的夹取爪和驱动夹取臂移动的夹取驱动单元,所述两个夹取臂在夹取驱动单元的驱动下相互靠近或分离,所述夹取爪包括两个副爪,两个副爪分设于两个夹取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驱动单元包括同步装置和平移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装置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皮带,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同步皮带连接,所述滑移座与同步皮带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驱动电机的类型为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滑轨为两根水平方向的导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滑动设置于转盘上的导杆,导杆底部与升降支架固接,所述导杆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穿设导杆的导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升降伺服电机、升降减速器和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升降丝杆的底部与升降支架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系统还包括固设于升降支架上的导轨和滑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移座,夹取臂的两端均固接一个滑移座,每一个滑移座由一个夹取驱动单元单独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旋转电机、主动齿和从动齿,所述从动齿固设于转盘上,所述主动齿固设于旋转电机输出轴端并与从动齿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主支架、平移系统、旋转系统、升降系统和抓取系统,平移系统包括固设于主机架上的平移滑轨、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上的滑移座和驱动滑移座沿着平移导轨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旋转系统包括枢设于滑移座上的转盘和驱动转盘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浆设备上料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石膏模具转运装置设置于注浆衔接环节上,自动将石膏模具从上料皮带上转运至注浆设备上,通过平移系统、旋转系统、升降系统和抓取系统实现石膏模具的平移、旋转、升降和抓取动作,定位精确,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强;郑康毅;梁仁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德化县丰弘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2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