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5851发布日期:2020-04-28 20:0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主要用于农作物种子的保存。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妥善保存和有效利用。决定种子在储存过程中种子寿命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含氧量、水分含量和温度,全球低温库以种子形式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达几百万份,我国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目前存有的种子达几十万余份。然而目前种质资源存储的材料大多采用纸袋、铝盒、塑料瓶和真空包装袋等。这些存储材料常存在易损坏、密封不严等缺点,虽少有真空包装袋,一般是将种子放入一个塑料袋内密封,其存在的缺点是:一旦需要去除部分种子就需要打开密封袋,使得袋内内的种子全部暴露在空气下,势必缩短种子的保存期;剩余的种子继续保存需要重新抽真空密封塑料袋,非常麻烦,不便于种质资源的存取和分发共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包括塑料薄膜制成的袋体,其中,所述的袋体的四周和中部为热压在一起的、呈日字形的密封条,在该袋体两端的密封线内边各设有一条自封条,在对应该自封条与相邻的密封条之间的密封条两边设有相互对应的易撕口。

所述的袋体的材料采用al+pa+pe复合薄膜制成,总厚度为0.1-0.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留双开口,当需要取种子时,撕开一侧,此时一半采取自封条封口,而另一半种子仍能保证真空保存,延长种子保存寿命,方便种子的保存与分发共享;采用al+pa+pe复合铝箔材料,柔软、耐用、密封度好,方便种子的保存与分发共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左半部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袋体,2、密封条,3、易撕口,4、自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包括塑料薄膜制成的袋体1,其中,所述的袋体1的四周和中部为热压在一起的、呈日字形的密封条2,在该袋体1两端的密封线内边各设有一条自封条4,在对应该自封条4与相邻的密封条2之间的密封条2两边设有相互对应的易撕口3。

所述的袋体1的材料可采用(但不限于)al+pa+pe复合薄膜制成,总厚度为0.14mm。本实用新型袋体1的一个典型尺寸为:开口长度120mm,每一个袋体1的深度120mm。

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是两个连体的密封袋,中部有密封条2分开,两侧边缘也用密封条2密封,两端的开口设有自封条4,将需要保存的种质资源装入后采取抽真空将两端热压形成两端的密封条2。当需要取种子时,从袋体1一端的易撕口3撕开,打开自封条4封口,方便种子的分发共享;而袋体1另一半内的种子仍能保证真空保存,延长种子保存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包括塑料薄膜制成的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1)的四周和中部为热压在一起的、呈日字形的密封条(2),在该袋体(1)两端的密封线内边各设有一条自封条(4),在对应该自封条(4)与相邻的密封条(2)之间的密封条(2)两边设有相互对应的易撕口(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1)的材料采用al+pa+pe复合薄膜制成,总厚度为0.1-0.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真空保存袋,包括塑料薄膜制成的袋体,其中,所述的袋体的四周和中部为热压在一起的、呈日字形的密封条,在该袋体两端的密封线内边各设有一条自封条,在对应该自封条与相邻的密封条之间的密封条两边设有相互对应的易撕口。所述的袋体的材料采用Al+PA+PE复合薄膜制成,总厚度为0.14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留双开口,当需要取种子时,撕开一侧,此时一半采取自封条封口,而另一半种子仍能保证真空保存,延长种子保存寿命,方便种子的保存与分发共享;采用AL+PA+PE复合铝箔材料,柔软、耐用、密封度好,方便种子的保存与分发共享。

技术研发人员:李佶恺;尚晨;张海玲;申忠宝;杜优颖;王建丽;刘杰淋;刘凯;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