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2260发布日期:2020-04-14 20:1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属于手拉式葫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棘轮的是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棘轮与内、外摩擦片的分离并与棘爪相互配合完成制动;棘轮同时又作为传动部件,棘轮与内、外摩擦片在外力挤压作用下摩擦传递动力,完成重物的起升。

手拉葫芦用棘轮零件其常见结构为轮体结构,该轮体外圆周面具有棘齿,轮体中心开设通孔。

棘爪的抬升与插入啮合棘轮的动作需要扭转弹簧蓄能与释能配合实施,扭转弹簧的释能过程伴随着棘爪朝棘爪销外端方向偏移,导致棘爪仅部分啮合棘轮的棘齿,磨损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使棘轮与棘爪啮合良好、磨损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包括具有中心孔和棘齿的棘轮本体,其改进点是棘轮本体的外端由环状挡缘和浅凹槽组成,其中,环状挡缘是沿棘齿的外侧面凸设形成的,浅凹槽的槽底壁为外摩擦平面结构。

棘轮本体的内端面为内摩擦平面结构。

棘轮本体的内端面结构可改善与内摩擦片的工作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棘轮增设环状挡缘可起到阻挡公知结构的上棘爪、下棘爪轴向朝外偏移的作用,上棘爪、下棘爪均与棘轮啮合良好且磨损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棘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棘轮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棘轮装配在手拉葫芦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包括具有中心孔1和棘齿(轮齿)2的棘轮本体,其改进点是棘轮本体的外端3由环状挡缘31和浅凹槽32组成,其中,环状挡缘31是沿棘齿2的外侧面凸设形成的,浅凹槽32的槽底壁为外摩擦平面结构。

该环状挡缘31将所有棘齿的外侧面连在一起,环状挡缘31与棘齿的外侧面连在一起后,则环状挡缘31作为棘轮的有机整体,整体结构紧凑。

棘轮本体的内端面4为内摩擦平面结构。

公知结构的上、下棘爪组件可通用互换。其中,上棘爪组件由固设于左墙板b上部的上棘爪销(未图示)、分别套置于上棘爪销上的扭簧与上棘爪5以及安装于上棘爪销其外端环槽的挡圈组成,扭簧的二端分别固定于左墙板b与上棘爪5上;下棘爪组件由固设于左墙板b下部的下棘爪销(未示出)、分别套置于下棘爪销上的扭簧与下棘爪6以及安装于下棘爪销其外端环槽的挡圈组成,扭簧的二端分别固定于左墙板b与下棘爪6上。

制动装置的制动座8具有法兰部82和与法兰部过渡连接成一体的缩颈部81,内摩擦片92、棘轮和外摩擦片91由内至外依次空套于缩颈部81上。其中,外摩擦片91落入浅凹槽32中,外摩擦片91的摩擦工作面(内侧面)与浅凹槽32的槽底壁呈可分离式接触;内摩擦片92的内、外摩擦工作面分别与法兰部82、棘轮本体的内端面4呈可分离式接触。

制动座8花键联接于长轴7上,具体地说,缩颈部81具有花键孔(未标示),长轴7供缩颈部81安装的所在段上车制有外花键。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包括具有中心孔和棘齿的棘轮本体,其特征是棘轮本体的外端由环状挡缘和浅凹槽组成,其中,环状挡缘是沿棘齿的外侧面凸设形成的,浅凹槽的槽底壁为外摩擦平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棘轮本体的内端面为内摩擦平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拉葫芦制动装置的棘轮改进结构,属于手拉葫芦技术领域。它包括具有中心孔和棘齿的棘轮本体,棘轮本体的外端由环状挡缘和浅凹槽组成,其中,环状挡缘是沿棘齿的外侧面凸设形成的,浅凹槽的槽底壁为外摩擦平面结构。本实用新型棘轮增设环状挡缘可起到阻挡公知结构的上棘爪、下棘爪轴向朝外偏移的作用,上棘爪、下棘爪均与棘轮啮合良好且磨损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忠;黎士存;张哲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成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