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525发布日期:2020-05-22 21:0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



背景技术:

火花塞胚料的原料为粉末状,火花塞胚料成型后由人工摆放至泡沫料盘中。

人工摆放工作量大并且,工作枯燥出错率高以及工作效率低,并且因其生产过程中会有产生陶瓷粉尘,会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现在急需一种火花塞自动下料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包括机台、上盘组件、推盘组件、运动组件、上料组件以及下料组件;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料盘仓,所述上盘组件与料盘仓位置相对应,所述推盘组件与料盘仓位置相对应,所述运动组件上设置有载板和收料气缸,所述载板和收料气缸与上料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料组件上设置有摆臂气爪,所述下料组件与运动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料组件上设置有回拨组件,所述回拨组件与载板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组件上还包括x轴模组和y轴模组,所述摆臂气爪与载板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料组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收料气缸位于传送带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x轴模组和y轴模组位于载板的下方,所述载板上设置有限位边和压紧组件,所述传送带具体呈v型,所述收料气缸位于载板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x轴模组的长度方向和y轴模组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传送带与摆臂气爪位置相对应,所述收料气缸与限位边和压紧组件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气爪包括连接件、夹紧组件、导向件以及定位件,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限位边与回拨组件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回拨组件包括水平气缸组件和上下气缸组件,所述回拨组件与下料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向件通过导向槽与定位件活动连接,所述夹紧组件与传送带和载板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通过相互配合使用,实现机器代替人工进行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的效果,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摆放时的错误,避免了粉尘对操作者健康的危害,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的部分结构轴测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台;2、料盘仓;3、上盘组件;4、推盘组件;5、运动组件;51、x轴模组;52、y轴模组;6、载板;61、限位边;62、压紧组件;7、收料气缸;8、上料组件;81、传送带;9、摆臂气爪;91、连接件;92、夹紧组件;93、导向件;94、定位件;95、导向槽;10、回拨组件;101、水平气缸组件;102、上下气缸组件;11、下料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3,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包括机台1、上盘组件3、推盘组件4、运动组件5、上料组件8以及下料组件11;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料盘仓2,用于放置载具,所述上盘组件3与料盘仓2位置相对应,所述推盘组件4与料盘仓2位置相对应,用于将载具从料盘仓2推送到载板6上,所述运动组件5上设置有载板6和收料气缸7,所述载板6和收料气缸7与上料组件8位置相对应,用于方便收取火花塞胚料,所述上料组件8上设置有摆臂气爪9,用于将火花塞胚料从传送带81取下并放入载具内,所述下料组件11与运动组件5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料组件11上设置有回拨组件10,用于将载具从载板6上推送到下料组件11上,所述回拨组件10与载板6位置相对应,所述上盘组件3、推盘组件4、运动组件5、收料气缸7、上料组件8、摆臂气爪9、回拨组件10以及下料组件11均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运动组件5上还包括x轴模组51和y轴模组52,所述摆臂气爪9与载板6位置相对应,用于方便将传送带81上的火花塞胚料搬运到载板6上的载具内,所述上料组件8上设置有传送带81,所述收料气缸7位于传送带81位置相对应,所述x轴模组51和y轴模组52均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x轴模组51和y轴模组52位于载板6的下方,所述载板6上设置有限位边61和压紧组件62,用于限位和固定载具,所述传送带81具体呈v型,用于方便放置和传送火花塞胚料,所述收料气缸7位于载板6的下方。

所述x轴模组51的长度方向和y轴模组5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传送带81与摆臂气爪9位置相对应,所述收料气缸7与限位边61和压紧组件62位置相对应,所述收料气缸7用于在收料的时候伸出活塞杆顶起火花塞胚料的下端,并且在收缩活塞杆的同时将火花塞胚料带入载具内。

所述摆臂气爪9包括连接件91、夹紧组件92、导向件93以及定位件94,所述夹紧组件92用于夹紧火花塞胚料,并且在收料气缸7的活塞杆伸出顶起火花塞胚料的下端后松开火花塞胚料,使其进入载具内,所述导向件93上设置有导向槽95,所述限位边61与回拨组件10位置相对应。

所述回拨组件10包括水平气缸组件101和上下气缸组件102,所述回拨组件10与下料组件11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向件93通过导向槽95与定位件94活动连接,用于确保每次放料的精准性,所述夹紧组件92与传送带81和载板6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始工作前首先将载具放置于料盘仓2内的上盘组件3上,当开始工作后:在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上盘组件3开始启动带动其上的载具向上移动,当到达工作位置时上盘组件3停止运动,然后推盘组件4开始工作将载具推送到运动组件5上的载板6上,载板6上的限位边61限定载具的位置,进而压紧组件62将载板压紧,在运动组件5的带动下载具到达上料组件8的下方,此时火花塞胚料在上料组件8上的传送带81的带动下到达载具的上方,火花塞胚料在摆臂气爪9的夹紧组件92夹紧火花塞胚料并且在连接件91的带动下沿着定位件94旋转,然后收料气缸7的活塞杆伸出顶起火花塞胚料的下端,然后带动其进入载具内作用下到达载具内,当载具内的火花塞胚料装满后,最后回拨组件10的水平气缸组件101工作带动上下气缸组件102到达载具的上方,进而上下气缸组件102工作其上的拨杆伸出顶起载具远离下料组件11的一面,进一步水平气缸组件101工作带动载具到达下料组件11上,载具到达下料组件11上在其的带动下到达搬运位置被搬运机构搬运到要求位置处,重复上述工序直到工作结束。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上盘组件(3)、推盘组件(4)、运动组件(5)、上料组件(8)以及下料组件(11);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料盘仓(2),所述上盘组件(3)与料盘仓(2)位置相对应,所述推盘组件(4)与料盘仓(2)位置相对应,所述运动组件(5)上设置有载板(6)和收料气缸(7),所述载板(6)和收料气缸(7)与上料组件(8)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料组件(8)上设置有摆臂气爪(9),所述下料组件(11)与运动组件(5)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料组件(11)上设置有回拨组件(10),所述回拨组件(10)与载板(6)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5)上还包括x轴模组(51)和y轴模组(52),所述摆臂气爪(9)与载板(6)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料组件(8)上设置有传送带(81),所述收料气缸(7)位于传送带(81)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模组(51)和y轴模组(52)位于载板(6)的下方,所述载板(6)上设置有限位边(61)和压紧组件(62),所述传送带(81)具体呈v型,所述收料气缸(7)位于载板(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模组(51)的长度方向和y轴模组(5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传送带(81)与摆臂气爪(9)位置相对应,所述收料气缸(7)与限位边(61)和压紧组件(62)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气爪(9)包括连接件(91)、夹紧组件(92)、导向件(93)以及定位件(94),所述导向件(93)上设置有导向槽(95),所述限位边(61)与回拨组件(10)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拨组件(10)包括水平气缸组件(101)和上下气缸组件(102),所述回拨组件(10)与下料组件(11)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向件(93)通过导向槽(95)与定位件(94)活动连接,所述夹紧组件(92)与传送带(81)和载板(6)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包括机台、上盘组件、推盘组件、运动组件、上料组件以及下料组件;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料盘仓,所述上盘组件与料盘仓位置相对应,所述推盘组件与料盘仓位置相对应,所述运动组件上设置有载板和收料气缸,所述载板和收料气缸与上料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料组件上设置有摆臂气爪,所述下料组件与运动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料组件上设置有回拨组件,所述回拨组件与载板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花塞胚料自动装盘机,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摆放时的错误,避免了粉尘对操作者健康的危害,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科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0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