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7838发布日期:2020-05-20 01:4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式煅烧炉的加料车,特别是指一种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



背景技术:

罐式煅烧炉在煅烧时原料由炉顶加料装置加入罐内,在由上而下的移动过程中,逐渐被位于料罐两侧的火道加热。

目前的加料方式多采用悬吊式加料或人工加料,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温度高、灰尘大,危害工人身体健康;虽然有部分采用机器加料的方式,但是此种加料方式需要多人进行人工控制,且加料不均匀,无法实现连续上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包括移动小车、料斗、椎斗、电液插板阀,所述料斗上端设有加料口,所述料斗下部为椎斗,在所述椎斗下部的卸料口处设有电液插板阀,所述料斗的两侧均设有牛腿,所述牛腿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的架体上,在所述牛腿的下端还设有称重传感器。

所述架体的下端还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自身带有动力,所述传动装置在钢轨上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自动行走的加料车对煅烧炉进行加料,可采用自动的控制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员使用;在料斗处设置称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料斗内石油焦的剩余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包括移动小车1、料斗4、椎斗8、电液插板阀9。料斗4上端设有加料口6,料斗4下部为椎斗8,在椎斗8下部的卸料口处设有电液插板阀9,料斗4的两侧均设有牛腿5,牛腿5安装在移动小车1的架体2上,在牛腿5的下端还设有称重传感器7。

架体2的下端还设有传动装置3,传动装置3自身带有动力,传动装置3在钢轨10上行走,钢轨10安装在煅烧炉顶部的钢梁11上。

称重传感器7和传动装置3均与本装置加料系统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从加料口6加入的石油焦暂时存储在椎斗8和料斗4内,当电液插板阀9开启时,椎斗8下部的卸料口打开进行卸料;传动装置3可以带动整个移动小车1在钢轨上移动;称重传感器7可以实时监测料斗内的石油焦的重量,当卸料完成后,料斗变空,移动小车1返回加料处重新装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料斗、椎斗、电液插板阀,所述料斗上端设有加料口,所述料斗下部为椎斗,在所述椎斗下部的卸料口处设有电液插板阀,所述料斗的两侧均设有牛腿,所述牛腿安装在所述移动小车的架体上,在所述牛腿的下端还设有称重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下端还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自身带有动力,所述传动装置在钢轨上行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罐式煅烧炉连续加料称重车,包括移动小车、料斗、椎斗、电液插板阀。料斗上端设有加料口,料斗下部为椎斗,在椎斗下部的卸料口处设有电液插板阀,料斗的两侧均设有牛腿,牛腿安装在移动小车的架体上,在牛腿的下端还设有称重传感器。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自动行走的加料车对煅烧炉进行下料,可采用自动的控制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员使用;在料斗处设置称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料斗内石油焦的剩余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仁;张程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元仁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