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1611发布日期:2020-06-30 19:5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放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



背景技术:

矿石通过溜矿井自重下放是矿山常用的一种运矿方式,上部中段矿石利用自重下放到下部中段,具有安全可靠、节省能源,经营费用低的优点。但溜矿井在下放易结块矿石时,经常会发生堵塞,影响生产,特别是小断面长距离溜井,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现有的技术也会采用振动放矿机进行作业,但是如果下放的矿石过多,仍会在振动放矿机的下料后造成堵塞的情况,因此亟需一种防堵塞的振动放矿机来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放矿石过多而导致放矿机下料后依旧会堵塞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包括机体、支座以及振动电机,所述支座焊于机体的底部,机体的上端开设有下料口,并且机体的底壁安装有多组由振动电机驱动的振动座;

所述机体的内部两侧通过固定轴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且机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第一滑座与第一挡板之间、第二滑座与第二挡板之间均通过联动杆连接固定,并且第一滑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二滑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

优选的,所述振动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的振动电机,并且振动座与机体的底壁之间也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机体的侧壁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滑座的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并且第二气缸与第二滑座的侧壁之间也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均呈“t”字形结构,第一滑座的凸端置于第一滑槽内,第二滑座的凸端置于第二滑槽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放矿机的机体内部设置两组挡板,利用两组挡板的间隔式作业,来对下放的矿石进行分批次下放,以此避免过多的矿石同时下料,从而缓解下放矿石的堵塞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下料口、2支座、3振动座、31振动电机、4第一挡板、41第一气缸、42第一滑槽、43第一滑座、5第二挡板、51第二气缸、52第二滑槽、53第二滑座、6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包括机体1、支座2以及振动电机31,支座2焊于机体1的底部,机体1的上端开设有下料口11,并且机体1的底壁安装有多组由振动电机31驱动的振动座3,振动座3是为了带动机体1产生震动,协助矿石下放,振动座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31,振动电机31为振动座3提供动力,并且振动座3与机体1的底壁之间也通过螺栓固定,机体1的内部两侧通过固定轴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用于控制矿石的下落,并且机体1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42和第二滑槽52,第一滑槽42是为了方便第一滑座43滑动,第二滑槽52是为了方便第二滑座53滑动,第一滑槽42和第二滑槽52的内部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43和第二滑座53,第一滑座43是为了通过联动杆6带动第一挡板4转动调节,第二滑座53是为了通过联动杆6带动第二挡板5转动调节,第一滑座43与第一挡板4之间、第二滑座53与第二挡板5之间均通过联动杆6连接固定,并且第一滑座4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41,第一气缸41用于推动第一滑座43移动,第二滑座5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51,第二气缸51是为了推动第二滑座53移动。

其中,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51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机体1的侧壁一侧,第一气缸41与第一滑座43的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并且第二气缸51与第二滑座53的侧壁之间也通过焊接固定,第一滑座43和第二滑座53均呈“t”字形结构,第一滑座43的凸端置于第一滑槽42内,第二滑座53的凸端置于第二滑槽52内。

本实施例中,矿石自下料口11落入机体1内,沿着机体1的内壁滑落,同时,第一气缸41启动,将第一滑座43沿着第一滑槽42向靠近其自身的位置拉动,从而使得第一滑座43通过联动杆6拉动第一挡板4转动(即第一挡板4的底部向右上方转动),矿石落下,5秒后,第一气缸41复位,将第一滑座43沿着第一滑槽42向远离其自身的方向推动,从而使得第一滑座43通过联动杆6带动第一挡板4复位(即第一挡板4的底部向左下方转动),当第一气缸41复位后,第一气缸41暂停,同时第二气缸51启动,将第二滑座53沿着第二滑槽52向靠近其自身的位置劳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座53通过联动杆6拉动第二挡板5转动(即第二挡板5的底部向右上方转动),从而使得原先位于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之间的矿石落下,5秒后,第二气缸51复位,将第二滑座53沿着第二滑槽52向远离其自身的方向推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座53通过联动杆6带动第二挡板5复位(即第二挡板5的底部向左下方转动),当第二气缸51复位后,第二气缸51暂停,同时,第一气缸41再次启动,循环往复,从而使得从下料口11落下的矿石分批次从机体1的最低端下落,结束后关闭机器机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包括机体(1)、支座(2)以及振动电机(31),所述支座(2)焊于机体(1)的底部,机体(1)的上端开设有下料口(11),并且机体(1)的底壁安装有多组由振动电机(31)驱动的振动座(3);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两侧通过固定轴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并且机体(1)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42)和第二滑槽(52),第一滑槽(42)和第二滑槽(52)的内部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43)和第二滑座(53),第一滑座(43)与第一挡板(4)之间、第二滑座(53)与第二挡板(5)之间均通过联动杆(6)连接固定,并且第一滑座(4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41),第二滑座(5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座(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的振动电机(31),并且振动座(3)与机体(1)的底壁之间也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51)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机体(1)的侧壁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1)与第一滑座(43)的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并且第二气缸(51)与第二滑座(53)的侧壁之间也通过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43)和第二滑座(53)均呈“t”字形结构,第一滑座(43)的凸端置于第一滑槽(42)内,第二滑座(53)的凸端置于第二滑槽(5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放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的萤石矿用振动放矿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下放矿石过多而导致放矿机下料后依旧会堵塞的问题,包括机体、支座以及振动电机,所述支座焊于机体的底部,机体的上端开设有下料口,并且机体的底壁安装有多组由振动电机驱动的振动座,所述机体的内部两侧通过固定轴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且机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组挡板的间隔式作业,来对下放的矿石进行分批次下放,以此避免过多的矿石同时下料,从而缓解下放矿石的堵塞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东;李春锋;孙海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紫晶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