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7228发布日期:2020-08-14 19:3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工程机械在工作时,需要通过电缆与市电连接,由于电缆较长,通常采用电缆绞盘对电缆进行收放线,但是,电缆绞盘在缠绕的过程中,电缆会拧绞呈麻花状,严重时,会造成电缆供电不良甚至断裂,影响电动工程机械正常工作。

由于这种弊端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使得电动工程机械的供电稳定较低,造成了电动工程机械的普及率和社会认可率不高;但是,电力装载机通过电力驱动,与现有的通过发动机驱动的工程机械,在经济性和实用性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解决电缆缠绕问题将会对电动工程机械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包括安装在电缆绞盘一侧的集电滑环,还包括:

转动基座,所述转动基座上设有便于电缆穿过的穿线孔,所述转动基座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部,所述轴承座上设有与所述轴承中心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电缆穿过所述轴承的中心孔,与所述轴承的中心孔紧密贴合,并从所述轴承座的通孔内伸出,当所述电缆卷绕时,所述轴承随电缆卷绕反向转动;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内部设有中空的穿线通道,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轴承的中心孔连通,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设有多条电缆的出线孔;

分线盘,所述分线盘上设有多个与集电滑环内环上的进线端子对应的分线孔,所述支撑轴开设有出线孔的一端与所述分线盘固定连接,单根电缆由所述出线孔伸出穿过所述分线孔连接至所述集电滑环的进线端子上;

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所述分线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电滑环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基座、轴承座和轴承、所述支撑轴、分线盘、中心轴均与所述集电滑环的中心轴线共轴,且随所述集电滑环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电滑环的外侧设有第一外罩,所述第一外罩上设有便于所述集电滑环的出线端子及电缆连接的出线窗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轴、分线盘和中心轴的外侧设有第二外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拉线盘,所述拉线盘套设在所述支撑轴的外侧,所述拉线盘的周边设有若干个拉线扣,所述拉线扣内安装有连接至所述电缆绞盘挡板上的缆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缆绳的一端设有超力断开的缆绳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与集电滑环同步转动的转动基座、轴承座和轴承、支撑轴、分线盘、中心轴,将多条电缆接入、分线,保证了电缆与集电滑环连接的稳定性,轴承套设在电缆外侧,且电缆与轴承的结合紧密,电缆发生卷绕时,轴承反向旋转,避免了电缆朝一个方向卷绕成麻花状,造成供电不良或电缆断裂,为电动工程机械设备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供电环境,为其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电滑环;11-进线端子;12-出线端子;2-电缆;3-转动基座;31-穿线孔;32-轴承;33-轴承座;4-支撑轴;41-出线孔;5-分线盘;51-分线孔;6-中心轴;71-第一外罩;711-出线窗口;72-第二外罩;8-拉线盘;81-拉线扣;82-缆绳;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包括安装在电缆绞盘一侧的集电滑环1,还包括:

转动基座3,转动基座3上设有便于电缆2穿过的穿线孔31,转动基座3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轴承32的轴承座33,轴承32安装在轴承座33内部,轴承座33上设有与轴承32中心孔对应的通孔,电缆2穿过轴承32的中心孔,与轴承32的中心孔紧密贴合,并从轴承座33的通孔内伸出,当电缆3卷绕时,轴承32随电缆2卷绕反向转动,图1中,电缆2用细线表示,与轴承32之间空隙很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电缆的外径具有特定的尺寸,多条电缆拢一起能够使整体的外径更大,选择轴承32时,轴承32的中心孔应保证多条电缆拢在一起穿过轴承32,能够填满轴承32的中心孔,卷绕时轴承32能反向转动。也可以将电缆通过扎带等捆绑呈一束,塞进轴承中心孔内,通过黏胶或填充物将电缆与轴承的中心孔之间的空隙填满。

支撑轴4,支撑轴4的内部设有中空的穿线通道,支撑轴4的一端与轴承座33固定连接,穿线通道与轴承32的中心孔连通,支撑轴4的另一端设有多条电缆的出线孔41。

分线盘5,分线盘5上设有多个与集电滑环1内环上的进线端子11对应的分线孔51,支撑轴4开设有出线孔41的一端与分线盘5固定连接,单根电缆由出线孔41伸出穿过分线孔51连接至集电滑环1的进线端子11上。

中心轴6,中心轴6的一端与分线盘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集电滑环1固定连接。

转动基座3、轴承座33和轴承32、支撑轴4、分线盘5、中心轴6均与集电滑环1的中心轴线共轴,且随集电滑环1同步转动。

集电滑环1的外侧设有第一外罩71,第一外罩71上设有便于集电滑环1的出线端子12及电缆连接的出线窗口711。

支撑轴4、分线盘5和中心轴6的外侧设有第二外罩72。

轴承座3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拉线盘8,拉线盘8套设在支撑轴4的外侧,拉线盘8的周边设有若干个拉线扣81,拉线扣81内安装有连接至电缆绞盘挡板9上的缆绳82,缆绳82的一端设有超力断开的缆绳结,当驾驶员驾驶整机超范围或超力时,缆绳结超力断开,提示相关操作人员操作失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缆穿过转动基座3、轴承座33和轴承32、支撑轴4、分线盘5、中心轴6与集电滑环1内环上的进线端子11连接,集电滑环1的出线端子12通过电缆与电控箱连接,为设备供电。

电缆绞盘随设备的移动进行收放线,当电缆卷绕时,轴承32反向旋转将电缆卷绕解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包括安装在电缆绞盘一侧的集电滑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基座,所述转动基座上设有便于电缆穿过的穿线孔,所述转动基座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部,所述轴承座上设有与所述轴承中心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电缆穿过所述轴承的中心孔,与所述轴承的中心孔紧密贴合,并从所述轴承座的通孔内伸出,当所述电缆卷绕时,所述轴承随电缆卷绕反向转动;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内部设有中空的穿线通道,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轴承的中心孔连通,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设有多条电缆的出线孔;

分线盘,所述分线盘上设有多个与集电滑环内环上的进线端子对应的分线孔,所述支撑轴开设有出线孔的一端与所述分线盘固定连接,单根电缆由所述出线孔伸出穿过所述分线孔连接至所述集电滑环的进线端子上;

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所述分线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电滑环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基座、轴承座和轴承、所述支撑轴、分线盘、中心轴均与所述集电滑环的中心轴线共轴,且随所述集电滑环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滑环的外侧设有第一外罩,所述第一外罩上设有便于所述集电滑环的出线端子及电缆连接的出线窗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分线盘和中心轴的外侧设有第二外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拉线盘,所述拉线盘套设在所述支撑轴的外侧,所述拉线盘的周边设有若干个拉线扣,所述拉线扣内安装有连接至所述电缆绞盘挡板上的缆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的一端设有超力断开的缆绳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集电防缠绕装置,包括安装在电缆绞盘一侧的集电滑环;转动基座,转动基座的内侧设有轴承座;支撑轴,支撑轴的一端设有出线孔;分线盘,分线盘上设有多个与集电滑环内环上的进线端子对应的分线孔;中心轴;电缆穿过转动基座、轴承座和轴承、支撑轴、分线盘、中心轴与集电滑环的进线端子连接,转动基座、轴承座和轴承、支撑轴、分线盘、中心轴随集电滑环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电缆与集电滑环连接的稳定性强,与轴承结合紧密,电缆发生卷绕时,轴承反向旋转,避免了电缆朝一个方向卷绕成麻花状,造成供电不良或电缆断裂,为电动工程机械设备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供电环境,为其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吕本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德曼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