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及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0759发布日期:2020-07-04 01:1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及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滴灌是现代农业中较为常见的灌溉方式,现已成为主流。滴灌方式下依靠滴灌带进行水的输送,在滴灌完成后,则需要将滴灌带回收收集,以备下次使用。因此急需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及回收装置,用于实现对滴灌带的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及回收装置,用于方便对滴灌带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其特征是,它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两个安装端;

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为圆形结构并滑动设置在安装端上,在支架上设有驱动两支撑辊移动的装卸驱动机构,且在装卸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两支撑辊同步移动且移动方向相反;

缠绕轮,所述缠绕轮设置在两支撑辊之间并相对支撑辊转动,在支架上设有驱动缠绕轮旋转的缠绕驱动机构;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两根且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支撑杆与支架铰接连接;

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支架中部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u”形结构,支架的两端为安装端,并在安装端固定有附加块,在安装端和附加块上设有与支撑辊滑动连接的滑槽。

进一步地,装卸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端内的装卸马达、与装卸马达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与蜗杆啮合且与安装端转动连接的蜗轮、与蜗轮共轴设置且与支撑辊外壁上的齿啮合的装卸齿轮。

进一步地,装卸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辊外壁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与丝杠螺母螺纹连接的丝杠、固定在丝杠上的把手。

进一步地,在安装端内设有支撑丝杆的轴承。

进一步地,在缠绕轮的两端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缠绕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缠绕马达、固定在缠绕马达上的主动缠绕齿轮、与主动缠绕齿轮啮合的从动缠绕齿轮,从动缠绕齿轮与支架转动连接并与挡板外壁啮合。

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拖拉机;

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的支撑杆与拖拉机铰接连接,回收组件的油缸缸筒与拖拉机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及回收装置,可以实现对缠绕轮的装卸,通过驱动缠绕轮的旋转实现对滴灌带的缠绕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收组件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收组件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支架与支撑辊的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5为支撑辊的示意图;

图6为缠绕轮的示意图;

图7为支架与支撑辊的装配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安装端,12附加块,13滑槽,14安装槽,15腔体,2支撑辊,3支撑杆,4油缸,5装卸齿轮,51蜗轮,52蜗杆,53装卸马达,6缠绕轮,61挡板,7丝杠螺母,71丝杆,72把手,73轴承,8滴灌带,9从动缠绕齿轮,91主动缠绕齿轮,92缠绕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支架1、支撑辊2、支撑杆3、油缸4、装卸驱动机构和缠绕驱动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支架1为“u”形结构,支架的两端为安装端11,在支架的安装端固定有附加块12,附加块的设置可以增大安装端的厚度,进而便于支撑辊的安装,附件块可以单独加工,后期通过螺栓或焊接技术焊接在支架上即可。在支架的中部设有安装槽14,在支架的安装端内设有腔体15。如图5所示,支撑辊2为圆筒形结构的金属件,在支撑辊的圆形外壁上设有齿。在安装端和附加块内设有滑槽13,滑槽贯穿整个安装端和附加块,支撑辊便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为驱动支撑辊在滑槽内的滑动,在支架内设有装卸驱动机构。

如图4所示,实施例一的装卸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腔体15内的装卸齿轮5、与装卸齿轮共轴设置的蜗轮51、与蜗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腔体内的蜗杆52、设置在腔体内驱动蜗杆转动的装卸马达53,在装卸马达的作用下可以驱动蜗杆的转动,进而驱动蜗轮的转动,进而驱动装卸齿轮的转动,进而驱动支撑辊的左右移动。此时,支撑辊相当于齿条,通过装卸齿轮驱动支撑辊的移动。

在两支撑辊之间设置缠绕轮6,如图1、图6所示,缠绕轮为圆筒形结构,缠绕轮的两端端面上设有挡板61,挡板的外径大于缠绕轮的外径,挡板与缠绕轮可以一体制造,也可以分别制造然后固定在一起。缠绕轮的内径与支撑辊的外径相同,缠绕轮可以在支撑辊上转动。缠绕轮的轴向尺寸与支架的安装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缠绕轮的轴向尺寸稍小于支架的两安装端之间的距离,对于稍小于的理解应以缠绕轮可以放置在两安装端之间、且不会发生太大的轴向移动(轴向移动尺寸为0-10mm)为准。滴灌带在缠绕轮上缠绕完成后,应当将缠绕轮从支架上卸下。此时通过装卸驱动机构驱动支撑辊缩回至滑槽内,然后缠绕轮便可在自重下下落与支架分离。

在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支架铰接连接,在两支撑杆之间设有油缸4,油缸的活塞杆末端置于安装槽内并与支架铰接连接。安装时,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机器主体铰接在一起,油缸的缸筒与机器主体铰接连接。油缸动作时,可以驱动支架的升降。

作为装卸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二,如图7所示,装卸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辊外壁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7、与丝杠螺母螺纹连接的丝杠71、与丝杠固定连接的把手72,丝杠螺母滑动设置在腔体内,在腔体内固定有轴承73,丝杠的两端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摇动把手时,可以驱动丝杠的转动,进而驱动丝杠螺母的移动。在丝杠的左右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这样丝杆转动时两丝杠螺母向着相反的方向移动。

为驱动缠绕轮的转动,如图1所示,在支架内侧固定有缠绕马达92,在缠绕马达上固定有主动缠绕齿轮91,在支架内侧还转动安装有与主动缠绕齿轮啮合的从动缠绕齿轮9。在缠绕轮的挡板外壁上设有齿,该齿与从动缠绕齿轮啮合。缠绕马达、主动缠绕齿轮、从动缠绕齿轮构成了缠绕驱动机构,通过缠绕驱动机构驱动,以驱动缠绕轮的转动,如图8所示,使用时,将滴灌带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轮外壁上,然后通过缠绕驱动机构驱动缠绕轮的转动,滴灌带便不断的缠绕在缠绕轮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其特征是,它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两个安装端;

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为圆形结构并滑动设置在安装端上,在支架上设有驱动两支撑辊移动的装卸驱动机构,且在装卸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两支撑辊同步移动且移动方向相反;

缠绕轮,所述缠绕轮设置在两支撑辊之间并相对支撑辊转动,在支架上设有驱动缠绕轮旋转的缠绕驱动机构;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两根且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支撑杆与支架铰接连接;

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支架中部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为“u”形结构,支架的两端为安装端,并在安装端固定有附加块,在安装端和附加块上设有与支撑辊滑动连接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其特征是,装卸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端内的装卸马达、与装卸马达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蜗杆、与蜗杆啮合且与安装端转动连接的蜗轮、与蜗轮共轴设置且与支撑辊外壁上的齿啮合的装卸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其特征是,装卸驱动机构包括与支撑辊外壁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与丝杠螺母螺纹连接的丝杠、固定在丝杠上的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其特征是,在安装端内设有支撑丝杆的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其特征是,在缠绕轮的两端设有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其特征是,缠绕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缠绕马达、固定在缠绕马达上的主动缠绕齿轮、与主动缠绕齿轮啮合的从动缠绕齿轮,从动缠绕齿轮与支架转动连接并与挡板外壁啮合。

8.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拖拉机;

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的支撑杆与拖拉机铰接连接,回收组件的油缸缸筒与拖拉机铰接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滴灌带回收组件及回收装置,用于方便对滴灌带的回收。回收组件,包括:支架,支架具有两个安装端;支撑辊,支撑辊滑动设置在安装端上,在支架上设有驱动两支撑辊移动的装卸驱动机构,在装卸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两支撑辊同步移动方向相反;缠绕轮,缠绕轮设置在两支撑辊之间并相对支撑辊转动,在支架上设有驱动缠绕轮旋转的缠绕驱动机构;支撑杆,支撑杆为两根且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支撑杆与支架铰接连接;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支架中部铰接连接。回收装置包括拖拉机和回收组件,回收组件的支撑杆与拖拉机铰接连接,回收组件的油缸与拖拉机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缠绕轮的装卸,通过驱动缠绕轮的旋转实现对滴灌带的缠绕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薛艳芳;李宗新;刘开昌;钱欣;张慧;高英波;温立玉;于正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