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4546发布日期:2020-07-10 15:5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



背景技术:

布匹在纺织完成后需要进行入库并存放在货架上,布匹仓库的货架一般多层,现阶段布匹上货采用人工配合货梯直接上架,上架效率低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同时工人在上架过程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的纺织厂采用辅助机械上架,但普通的上架装置一般体积大,仓库内要留出很宽的过道来配合上货设备的移动,这样仓库可利用空间减少,降低仓储存货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布匹人工上架时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机械上架时设备占地大、仓库可利用空间降低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可移动的平台,平台上端面设有一个立柱,立柱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平台上,立柱上套装有一个可沿其上下移动的套筒,套筒的外侧固定有一个水平的横杆,横杆下方设有一个可沿横杆长度方向滑动的u形杆,u形杆的两端部朝下,u形杆的每个端部铰接有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扣合可形成一个类圆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布匹人工上架时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机械上架时设备占地大、仓库可利用空间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横杆与平台长度方向垂直时的右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横杆与平台长度方向垂直时的右视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横杆与平台长度方向平行时的主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横杆与平台长度方向垂直时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横杆与平台长度方向平行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可移动的平台1,平台1上端面设有一个立柱2,立柱2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平台1上,立柱2上套装有一个可沿其上下移动的套筒3,套筒3的外侧固定有一个水平的横杆4,横杆4下方设有一个可沿横杆4长度方向滑动的u形杆5,u形杆5的两端部朝下,u形杆5的每个端部铰接有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板6,两个弧形板6扣合可形成一个类圆环状结构。

为了实现平板的移动,所述平台1的下方设有可自锁的万向轮。

为了实现立柱2的转动,所述立柱2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拨杆7,拨动拨杆7可实现立柱2的转动和定位。

为了实现套筒3的上下移动,所述套筒3的外侧设有经步进电机驱动的卷线轮8,立柱2的上端设有水平支撑杆卷线轮8上固定并缠绕有绳索9,绳索9的自由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步进电机上设有刹车装置。

为了实现u形杆5可在横杆4上沿横杆4左右移动,所述横杆4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滑槽10,u形杆5经滑块安装在滑槽10内,滑块不可脱离滑槽10,横杆4的上方设有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11的伸出端与u形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横杆4的上端设有可供第一电动推杆11安装在u形杆5上的安装槽。

为了实现两个弧形板6的扣合和打开,所述u形杆5每个端部各安装有两个与弧形板6一一配合的第二电动推杆12,第二电动推杆12的伸出端滑动连接在对应弧形板6的外侧,通过点电动推杆的伸出与回缩实现对应弧形板6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是:本装置在使用时将平台1推至到货架的下方并使得平台1可向货架方向移动,转动拨杆7使得横杆4与平台1长度方向垂直,此时将待上货的布卷放置在两组弧形板6的正下方,通过反向驱动电机转动实现套筒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打开第二电动推杆12开关,使得第二电动推杆12驱动两组类圆环状结构张开,持续下移套筒3,使得类圆环状结构包裹在布卷外侧后,反向驱动第二电动推杆12,使得电动推杆驱动弧形板6实现类圆环状结构的闭合,此时布卷被抱紧,驱动步进电机使得卷线轮8在此收紧绳索9,绳索9收紧带动套筒3向上移动,套筒3向上移动驱动横杆4及类环状结构抱紧的布卷同步向上移动,当移动至货架的上方时,手动转动拨杆7,使得横杆4的长度方向转动90度后与平台1长度方向平行,此时向货架方向移动平台1使得立柱2贴紧平台1,此时打开第一电动推杆11开关,使得电动推杆驱动u形杆5向货架方向移动,当布卷完全移动至货架上时,打开步进电机使得步进电机反转松开绳索9,此时套筒3向下移动,实现布卷与货架接触,打开第二电动推杆12,使得第二电动推杆12松开弧形板6,此时类圆环状结构松开布卷被放置在货架上,向远离货架方向拉动平台1,并反向转动90度实现立柱2复位,此时将下个布卷抬至弧形板6的正下方即可实现对下一个布卷的上货。

本装置的显著好处:由于货架每层都是相同的高度,因此在上货的时候将横杆4转动至与平台1长度方向垂直,此时横杆4与过道保持平行,依次可实现在较窄的过道内实现对布卷的提升,当横杆4运动至货架间隔位置时,此时货架的间隔满足横杆4转动时的空间要求,通过转动将横杆4和布卷移动至货架上,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1实现将布卷推移至货架上方,并配合向货架方向移动平台1使得布卷更加靠近货架,方便布卷的上货。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布匹人工上架时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机械上架时设备占地大、仓库可利用空间降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上端面设有一个立柱(2),立柱(2)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平台(1)上,立柱(2)上套装有一个可沿其上下移动的套筒(3),套筒(3)的外侧固定有一个水平的横杆(4),横杆(4)下方设有一个可沿横杆(4)长度方向滑动的u形杆(5),u形杆(5)的两端部朝下,u形杆(5)的每个端部铰接有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板(6),两个弧形板(6)扣合可形成一个类圆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下方设有可自锁的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拨杆(7),拨动拨杆(7)可实现立柱(2)的转动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的外侧设有经步进电机驱动的卷线轮(8),立柱(2)的上端设有水平支撑杆卷线轮(8)上固定并缠绕有绳索(9),绳索(9)的自由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步进电机上设有刹车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滑槽(10),u形杆(5)经滑块安装在滑槽(10)内,滑块不可脱离滑槽(10),横杆(4)的上方设有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11)的伸出端与u形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横杆(4)的上端设有可供第一电动推杆(11)安装在u形杆(5)上的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杆(5)每个端部各安装有两个与弧形板(6)一一配合的第二电动推杆(12),第二电动推杆(12)的伸出端滑动连接在对应弧形板(6)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品布上货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布匹人工上架时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机械上架时设备占地大、仓库可利用空间降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可移动的平台,平台上端面设有一个立柱,立柱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平台上,立柱上套装有一个可沿其上下移动的套筒,套筒的外侧固定有一个水平的横杆,横杆下方设有一个可沿横杆长度方向滑动的U形杆,U形杆的两端部朝下,U形杆的每个端部铰接有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扣合可形成一个类圆环状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冉亚江;孙庆伟;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夏邑县隆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