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3775发布日期:2020-10-28 11:4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托盘装置。



背景技术:

货运托盘由于十分方便叉车叉载货物,因此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领域。由于采用叉车等机械作业来运输货物,在转运过程中,对托盘上的货物冲击较大,尤其是一些易碎物品,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大。而且在货物装车运输时,托盘在汽车上容易产生滑移,导致相邻托盘上的货物发生碰撞,导致货物损坏。

目前,专利名称为交替层叠式托盘,专利号为201010163701.9的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无法层叠的问题,但还存在无法自动进行排放积水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进行排放积水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托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托盘装置,包括盘体,盘体包括盘面和与盘面固接的支脚,支脚内设有贯穿支脚上下两端的导流孔,盘面的上表面为向上拱起的锥形面,支脚上设有小孔,小孔的一端与与导流孔连通,小孔的另一端靠近盘面边缘处的上方设置,盘面上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由盘面中心向盘面的边缘处延伸,导流槽与小孔一一对应并将液体导流至小孔中。

作为优选,位于支脚上端的导流孔的内直径大于支脚下端的外直径。

作为优选,支脚下端的外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支脚的上端内壁上设有橡胶瓣膜,橡胶瓣膜有多个且圆周均匀分布在导流孔的上端开口处。

作为优选,支脚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凸环,支脚的上端内壁上设有与凸环配合的环形凹槽。

作为优选,支脚有三个,支脚均匀分布在盘面上。

作为优选,盘面的锥度为1:0.5~1:0.1之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支脚的中空设计并配合盘面的锥面设计,有效对盘面的积水进行处理,不需要人工一一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利用托盘原有的结构进行积水的排放,整个排放过程外界不可见,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保证了托盘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橡胶瓣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盘体、2—橡胶瓣膜、11—盘面、12—支脚、111—导流槽、121—导流孔、122—小孔、123—凸环、124—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托盘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盘体1,盘体1包括盘面11和与盘面11固接的支脚12,支脚12内设有贯穿支脚12上下两端的导流孔121,盘面11的上表面为向上拱起的锥形面,支脚12上设有小孔122,小孔122的一端与与导流孔121连通,小孔122的另一端靠近盘面11边缘处的上方设置,盘面11上设有导流槽111,导流槽111由盘面11中心向盘面11的边缘处延伸,导流槽111与小孔122一一对应并将液体导流至小孔122中。

位于支脚12上端的导流孔121的内直径大于支脚12下端的外直径。

支脚12下端的外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盘体1可以上下叠放,位于上方的盘体1将其支脚12插入位于下方的盘体1的导流孔121中,此时上下盘体1的导流孔121连通,盘面11上放置物品,物品流出的液体受到盘面11锥面以及导流槽111的共同影响自然流至盘面11边缘处并朝向小孔122流去,液体通过小孔122流入导流孔121中并通过上下连接的导流孔121一直流至最下层的导流孔排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支脚12的上端内壁上设有橡胶瓣膜2,橡胶瓣膜2有多个且圆周均匀分布在导流孔121的上端开口处。

当不需要叠放盘体1时,可通过橡胶瓣膜2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导流孔121,从而避免堵塞导流孔121,也是盘体更加美观。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支脚12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凸环123,支脚12的上端内壁上设有与凸环123配合的环形凹槽124。

通过凸环123和环形凹槽124的配合,使得上下盘体1可以相互固定,防止松脱。

支脚12有三个,支脚12均匀分布在盘面11上。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盘面11的锥度为1:0.75之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托盘装置,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盘体(1)包括盘面(11)和与盘面(11)固接的支脚(12),支脚(12)内设有贯穿支脚(12)上下两端的导流孔(121),盘面(11)的上表面为向上拱起的锥形面,支脚(12)上设有小孔(122),小孔(122)的一端与导流孔(121)连通,小孔(122)的另一端靠近盘面(11)边缘处的上方设置,盘面(11)上设有导流槽(111),导流槽(111)由盘面(11)中心向盘面(11)的边缘处延伸,导流槽(111)与小孔(122)一一对应并将液体导流至小孔(1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支脚(12)上端的导流孔(121)的内直径大于支脚(12)下端的外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支脚(12)下端的外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支脚(12)的上端内壁上设有橡胶瓣膜(2),橡胶瓣膜(2)有多个且圆周均匀分布在导流孔(121)的上端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支脚(12)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凸环(123),支脚(12)的上端内壁上设有与凸环(123)配合的环形凹槽(1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支脚(12)有三个,支脚(12)均匀分布在盘面(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盘面(11)的锥度为1:0.5~1:0.1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托盘装置,其包括盘体(1),盘体(1)包括盘面(11)和支脚(12),支脚(12)内设有导流孔(121),盘面(11)的上表面为向上拱起的锥形面,支脚(12)上设有小孔(122),盘面(11)上设有导流槽(111),导流槽(111)由盘面(11)中心向盘面(11)的边缘处延伸,导流槽(111)与小孔(122)一一对应并将液体导流至小孔(122)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支脚的中空设计并配合盘面的锥面设计,有效对盘面的积水进行处理,不需要人工一一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利用托盘原有的结构进行积水的排放,整个排放过程外界不可见,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保证了托盘的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周韶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百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