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2451发布日期:2020-10-09 18:2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盘。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进行,工作效率与成本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的送料及定工位的抓取运送,多由视觉引导的机器人对送料带上的工件进行抓取,但是由于送料带上的零件相互堆叠,容易存在过于集中的情况,使得视觉分辨效率低下,或者工件位于送料带的边沿处或者过于分散,难以抓取,从而使得工作效率低,所以需要一种能够方便视觉引导的机器人进行识别的振动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对工件位置进行调整的振动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振动盘,包括控制器、底座、盘体和多个的振动件,所述振动件连接在底座与盘体之间;

所述振动件包括马达和弹性件,所述马达包括机体和输出端,所述机体连接在底座上,输出端连接在盘体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马达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上;

多个所述振动件的马达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个的振动件的设置,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每个振动件的独立驱动,使得盘体各个区域的振动可以独立控制,实现盘体上的工件的分散、集中、翻转等工件位置的变化,方便视觉识别系统进行识别,进而提升抓取的效率;通过弹性件的设置,能够在马达运动时形成阻尼振荡,在对马达形成限位的同时也能够保证马达的运动趋向简谐运动,提升工件进行各种动作时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振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振动盘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1、底座;11、支撑柱;12、限位柱;2、盘体;21、挡边;3、振动件;31、马达;32、弹性件;33、连接架;4、限位盘;4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振动盘,包括控制器、底座1、盘体2和多个的振动件3,所述振动件3连接在底座1与盘体2之间;

所述振动件3包括马达31和弹性件32,所述马达31包括机体和输出端,所述机体连接在底座1上,输出端连接在盘体2上;所述弹性件32的一端连接在马达31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1上;

多个所述振动件3的马达31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多个的振动件3的设置,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每个振动件3的独立驱动,使得盘体2各个区域的振动可以独立控制,实现盘体2上的工件的分散、集中、翻转等工件位置的变化,方便视觉识别系统进行识别,进而提升抓取的效率;通过弹性件32的设置,能够在马达31运动时形成阻尼振荡,在对马达31形成限位的同时也能够保证马达31的运动趋向简谐运动,提升工件进行各种动作时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31为音圈马达31。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振动件3呈圆周阵列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呈圆周阵列设置的多个振动件3,能够方便控制器对振动盘振动的控制。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马达31对应的弹性件32有二个,二个所述弹性件32镜像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镜像设置弹性件32,能够对马达31输出端进行平衡,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延长马达3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与盘体2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柱11。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支撑柱11的设置,避免支撑盘上的工件过重导致盘体2的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2的边沿上设置有挡边21。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挡边21的设置,能够对盘体2上的工件起到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2上设置有副盘,所述副盘上开设有多个的通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副盘的设置,对于工件为柱状体,且需要立起来的时候,通过通孔与振动件3的设置,能够将工件振入到通孔中,使得工件处于立起来的状态,方便机械手的抓取。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端上还设置有连接架33,所述输出端通过连接架33连接在盘体2上;

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柱12,所述弹性件32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架33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柱12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32为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盘4,所述限位盘4上开设有与连接架33相对应的限位槽41。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限位盘4上限位槽41的设置,能够起到对连接架33进行限位的功能,防止连接架33的姿态不正确导致振动效果差。

实施例一

一种振动盘,包括控制器、底座、盘体和四个的振动件,四个所述振动件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振动件连接在底座与盘体之间;

所述振动件包括音圈马达和二个的弹性件,二个所述弹性件镜像设置;所述音圈马达包括机体和输出端,所述机体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输出端上还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输出端通过连接架连接在盘体上;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架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柱上。

四个所述振动件的马达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底座与盘体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柱。

所述盘体的边沿上设置有挡边。

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副盘,所述副盘上开设有多个的通孔。

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弹片。

所述限位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开设有与连接架相对应的限位槽。

实施例二

一种振动盘,包括控制器、底座、盘体和四个的振动件,四个所述振动件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振动件连接在底座与盘体之间;

所述振动件包括音圈马达和二个的弹性件,二个所述弹性件镜像设置;所述音圈马达包括机体和输出端,所述机体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输出端上还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输出端通过连接架连接在盘体上;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架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柱上。

四个所述振动件的马达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底座与盘体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柱。

所述盘体的边沿上设置有挡边。

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片。

所述限位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开设有与连接架相对应的限位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振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底座、盘体和多个的振动件,所述振动件连接在底座与盘体之间;

所述振动件包括马达和弹性件,所述马达包括机体和输出端,所述机体连接在底座上,输出端连接在盘体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马达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上;

多个所述振动件的马达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为音圈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振动件呈圆周阵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马达对应的弹性件有二个,二个所述弹性件镜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盘体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边沿上设置有挡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副盘,所述副盘上开设有多个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上还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输出端通过连接架连接在盘体上;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架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之间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开设有与连接架相对应的限位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盘,包括控制器、底座、盘体和多个的振动件,所述振动件连接在底座与盘体之间;所述振动件包括马达和弹性件,所述马达包括机体和输出端,所述机体连接在底座上,输出端连接在盘体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马达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上;多个所述振动件的马达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的振动件的设置,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每个振动件的独立驱动,实现盘体上的工件的分散、集中、翻转等工件位置的变化,方便视觉识别系统进行识别,进而提升抓取的效率;通过弹性件的设置,能够在马达运动时形成阻尼振荡,形成限位的同时也能够使运动趋向简谐运动,提升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钟子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瑞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8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