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1252发布日期:2020-10-02 07:5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高铁阀板气密性检测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铁阀板气密性检测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需要针对多种不同规格产品的精确定位上料系统,由于产品的外形不同,传统定位工装难以将所有产品在一个工装上精确定位,同时,利用人工对于不同种类的产品型号的识别和型号输入也容易出现错误,且扫码枪对扫码距离有要求,不同大小的产品到扫码枪到距离也不同,需要调整扫码枪到产品二维码到距离才可以实现稳定的扫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人工分拣错误,降低摆放产品时定位误差,实现高铁阀板气密性检测过程自动化的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具有上料平台和伺服上料系统;所述伺服上料系统安装于上料平台的一侧;所述伺服上料系统上安装有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所述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包括定位基准块、横向定位块、纵向定位块和夹紧气缸;所述定位基准块、横向定位块和纵向定位块上均具有多个“l”形定位槽。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料平台上通过支架安装有扫码识别系统;所述扫码识别系统包括气缸顶升机构和扫码枪;所述扫码枪位于上料平台末端,通过伺服上料系统调节产品二维码至扫码枪扫码的距离内。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料平台上通过支架安装有视觉检测系统;所述视觉检测系统包括相机和条形光源;所述相机和条形光源位于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上方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上料工装结构,横向、纵向同时夹紧,利用上料线的伺服上料系统在上料的过程中完成扫码距离的调整,完成扫码识别工作,最后由视觉检测系统检测产品定位是否到位。

(2)本实用新型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人在区分多种产品及其检测模具的选择误差,降低人工摆放产品时定位误差,实现高铁阀板气密性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上料平台1和伺服上料系统2;伺服上料系统2安装于上料平台1的一侧;伺服上料系统2上安装有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随上料系统移动到工作区域内;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包括定位基准块6、横向定位块7、纵向定位块8和夹紧气缸9;定位基准块6、横向定位块7和纵向定位块8上均具有多个“l”形定位槽14。

上料平台1上通过支架安装有扫码识别系统;扫码识别系统包括气缸顶升机构10和扫码枪11;扫码枪11位于上料平台1末端,通过伺服上料系统2调节将产品二维码推入适合扫码枪扫码的距离内。

上料平台1上通过支架安装有视觉检测系统;视觉检测系统包括相机12和条形光源13;相机12和条形光源13位于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上方设置。条形光源13为可调节条形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工件放入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对应的定位槽内,由夹紧气缸9驱动横向定位块7、纵向定位块8以定位基准块6为基准同时夹紧工件,由伺服上料系统2驱动上料工装进入工作区域,在前进过程中同时扫码,完成对产品种类对识别,由视觉检测系统检测产品定位、摆放方向是否有错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具有上料平台(1)和伺服上料系统(2);所述伺服上料系统(2)安装于上料平台(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上料系统(2)上安装有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所述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包括定位基准块(6)、横向定位块(7)、纵向定位块(8)和夹紧气缸(9);所述定位基准块(6)、横向定位块(7)和纵向定位块(8)上均具有多个“l”形定位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台(1)上通过支架安装有扫码识别系统;所述扫码识别系统包括气缸顶升机构(10)和扫码枪(11);所述扫码枪(11)位于上料平台(1)末端,通过伺服上料系统(2)调节产品二维码至扫码枪扫码的距离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台(1)上通过支架安装有视觉检测系统;所述视觉检测系统包括相机(12)和条形光源(13);所述相机(12)和条形光源(13)位于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上方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规格产品定位识别检测的自动化上料系统,具有上料平台和伺服上料系统;所述伺服上料系统安装于上料平台的一侧;所述伺服上料系统上安装有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所述多规格产品定位工装包括定位基准块、横向定位块、纵向定位块和夹紧气缸;所述定位基准块、横向定位块和纵向定位块上均具有多个“L”形定位槽。本实用新型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人在区分多种产品及其检测模具的选择误差,降低人工摆放产品时定位误差,实现高铁阀板气密性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周思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黎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