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7840发布日期:2020-08-18 19:2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瓶生产流水线上,玻璃管在经过烧结拉伸后,形成符合规格要求的玻璃瓶,通过运输线输送至后续工序,如输送到玻璃瓶质量检测工位,由于厂房大小的限制,需要改变玻璃瓶输送的方向,另外,玻璃瓶退火后的输送线的宽度与检测工位前端输送线的宽度不同,相邻玻璃瓶之间的间隙大小不同。当移动玻璃瓶时移瓶装置的吸头容易碰撞玻璃瓶,从而使玻璃瓶倒伏,影响正常移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瓶装置,能够避免玻璃瓶受碰撞而倒伏。

本实用新型的移瓶装置,包括机架、连接杆、吸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线轨和竖直线轨,所述吸头通过连接杆与竖直线轨的滑块连接,所述竖直线轨安装在水平线轨的滑块上,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铰接,在铰接点的前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在上连接杆靠近铰接点的端部,并向下延伸以限制所述下连接杆向前摆动。

进一步,所述吸头包括横梁、右连接板、安装框、左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杆垂直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固连,所述安装框可转动地安装在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的下端,所述安装框内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安装有多个吸嘴座,所述吸嘴座上分别安装有吸嘴,相邻的吸嘴座之间可相向或背向移动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由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铰接而成,当吸头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碰到玻璃瓶时,下连接杆能够带动吸头向后摆动,避免玻璃瓶受碰撞而倒伏;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吸嘴座之间的距离可控制,玻璃瓶的姿态也可以通过安装框转动来调节,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连接杆的剖面图一;

图5为连接杆的剖面图二;

图6为吸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吸头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电机、2.第一线轨、3.第二线轨、4.第二电机、5.调节底板、6.连接板、7.连接杆、701.上连接杆、702.下连接杆、703.限位板、704.安装柱、705.螺栓、8.吸头、801.横梁、802.右连接板、803.旋转气缸、804.吸嘴座、805.安装框、806.吸嘴、807.挡板、808.左连接板、809.滑杆、810.左气缸安装座、811.左伸缩气缸、812.右伸缩气缸、813.右气缸安装座、9.玻璃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瓶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第一线轨2、第二线轨3、第二电机4、调节底板5、连接板6、连接杆7和吸头8,其中第一线轨2水平安装在机架(图中未示出)上,第一线轨2上设置有滑块(图中未示出),第一电机1的输出轴与滑块连接,带动滑块在第一线轨2上移动;第二线轨3竖直安装在第一线轨2的滑块上,第二线轨3上也设置有滑块,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与滑块连接,带动滑块在第二线轨3上移动;调节底板5安装在第二线轨3的滑块上,连接板6滑动安装在调节底板5上,调解底板上安装有调解旋钮,调解旋钮推动连接板6在调解底板5上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杆7由上连接杆701与下连接杆702铰接而成,上连接杆701的上端与连接板6固连,下连接杆702的下端与吸头8固连。在铰接点的前侧安装有限位板703和安装柱704,其中限位板703与安装柱704为一体,并通过螺栓705安装在上连接杆701靠近铰接点的端部,限位板703向下延伸以限制下连接杆702向前摆动。当吸头8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碰到玻璃瓶时,下连接杆702能够带动吸头8向后摆动,避免玻璃瓶受碰撞而倒伏;当吸头8调整好位置后,下连接杆702复位并被限位板703挡住而不向前摆动,从而使吸头8保持在正确的移瓶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吸头8包括横梁801、右连接板802、旋转气缸803、吸嘴座804、安装框805、吸嘴806、挡板807、左连接板808,连接杆7垂直安装在横梁801上,右连接板802成l形,l形的右连接板802上安装有旋转气缸803。安装框805可转动地安装在右连接板802和左连接板808的下端,旋转气缸803驱动安装框805旋转。安装框805内安装有滑杆809,安装框805上还安装有左气缸安装座810和右气缸安装座813,左伸缩气缸811、右伸缩气缸812分别安装在左气缸安装座810和右气缸安装座813上。吸嘴806安装在吸嘴座804上,吸嘴座804上在吸嘴806的两侧设置有挡板807,两挡板807的前端成v形,便于装载玻璃瓶;吸嘴座804安装在滑杆809上,可在滑杆809上滑动,相邻的吸嘴座之间可通过连接片或钢丝绳或链条移动连接。图6中的吸嘴座804共设置有9个,位于最中心的一个吸嘴座固定在滑杆809上,左伸缩气缸811、右伸缩气缸812的活塞杆分别与最外侧的吸嘴座连接。左伸缩气缸811、右伸缩气缸812分别向外侧拉伸,由最外侧吸嘴座逐个带动其他吸嘴座向外移动。左伸缩气缸811、右伸缩气缸812分别向内侧推压,由最外侧吸嘴座逐个推动其他吸嘴座向内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4将吸头8移动到玻璃瓶9摆放的位置,具体来说,第一电机1带动吸头8前后移动,第二电机4带动吸头8上下移动,使得吸嘴806靠近玻璃瓶,吸嘴806将玻璃瓶9吸住,由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4分别带动吸头8前后、上下移动,移动至另一输送线上,旋转安装框805(或者在移动吸头的同时旋转),使得玻璃瓶姿态得以调整,左伸缩气缸811、右伸缩气缸812动作(或者在移动吸头的同时动作),推动两端的吸嘴座804,使得吸嘴座之间的距离到达最大,从而使得玻璃瓶之间的距离符合后续输送线的要求,再将玻璃瓶放下。再通过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4移动吸头8至前序输送线,旋转安装框805(或者在移动吸头的同时旋转),使得吸嘴806正对玻璃瓶9,左伸缩气缸811、右伸缩气缸812动作(或者在移动吸头的同时动作),拉回两端的吸嘴座804,使得吸嘴座之间的距离缩小到最小,准备下一次移动玻璃瓶。



技术特征:

1.一种移瓶装置,包括机架、连接杆、吸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线轨和竖直线轨,所述吸头通过连接杆与竖直线轨的滑块连接,所述竖直线轨安装在水平线轨的滑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铰接,在铰接点的前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在上连接杆靠近铰接点的端部,并向下延伸以限制所述下连接杆向前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线轨的滑块上安装有调节底板,所述调节底板上滑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包括横梁、右连接板、安装框、左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杆垂直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固连,所述安装框可转动地安装在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的下端,所述安装框内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安装有多个吸嘴座,所述吸嘴座上分别安装有吸嘴,相邻的吸嘴座之间可相向或背向移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驱动安装框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上还安装有左伸缩气缸和右伸缩气缸,所述左伸缩气缸、右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最外侧的吸嘴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座上在吸嘴的两侧设置有向外张开的挡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瓶装置,属于玻璃瓶生产技术领域。所述移瓶装置,包括机架、连接杆、吸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线轨和竖直线轨,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铰接,在铰接点的前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在上连接杆靠近铰接点的端部,并向下延伸以限制所述下连接杆向前摆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由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铰接而成,当吸头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碰到玻璃瓶时,下连接杆能够带动吸头向后摆动,避免玻璃瓶受碰撞而倒伏;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吸嘴座之间的距离可控制,玻璃瓶的姿态也可以通过安装框转动来调节,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巢建峰;刘达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玻璃(丹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3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