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567发布日期:2020-09-04 14:1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索具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实现条形部件高效、稳定的起吊固定作业。



背景技术:

吊索具,吊机或吊物主体与被吊物体之间的连接件也是涵盖吊索和吊具的统称。吊索具特点是:1.能够传递长距离的负载;2.承载安全系数大,使用安全可靠;3.自重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4.能够承受多种载荷及变载荷的作用;5.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6.在高速工作条件下,耐磨、抗震、运转稳定性好;7.耐腐蚀性好,能够在各种有害介质的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8.柔软性能好,适宜于牵引、拉拽、捆扎等多方面的用。

现有的吊索结构,无法对条形部件进行起吊时稳定的固定,完成精准、安全的起吊作业。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其结构设计合理,能与待起吊的条形部件进行稳定的连接固定(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与待起吊条形部件连接),与起吊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完成精准、安全的起吊作业(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与起吊装置的吊钩等部件连接),同时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可依据需要便于进行便捷更换。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包括条形固定板,及对称设置在条形固定板一面的一组第一定位耳板、一组第二定位耳板,及分别设置在一组第一定位耳板、一组第二定位耳板内的第一定位耳板通孔、第二定位耳板通孔,及对称设置在另一面的一组第三定位耳板、一组第四定位耳板,及分别设置在一组第三定位耳板、一组第四定位耳板内的第三定位耳板通孔、第四定位耳板通孔,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定位耳板通孔的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及设置在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两端的第一锁紧螺母,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二定位耳板通孔的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及设置在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两端的第二锁紧螺母,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三定位耳板通孔的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及设置在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两端的第三锁紧螺母,及两端分别贯穿第四定位耳板通孔的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及设置在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两端的第四锁紧螺母,及一端分别与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的限位连接的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条形固定板、一组第一定位耳板、一组第二定位耳板、第一定位耳板通孔、第二定位耳板通孔、一组第三定位耳板、一组第四定位耳板、第三定位耳板通孔和第四定位耳板通孔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能与待起吊的条形部件进行稳定的连接固定(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与待起吊条形部件连接),与起吊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完成精准、安全的起吊作业(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与起吊装置的吊钩等部件连接),同时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可依据需要便于进行便捷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包括条形固定板1,及对称设置在条形固定板1一面的一组第一定位耳板2、一组第二定位耳板4,及分别设置在一组第一定位耳板2、一组第二定位耳板4内的第一定位耳板通孔3、第二定位耳板通孔5,及对称设置在另一面的一组第三定位耳板6、一组第四定位耳板8,及分别设置在一组第三定位耳板6、一组第四定位耳板8内的第三定位耳板通孔7、第四定位耳板通孔9,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定位耳板通孔3的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0,及设置在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0两端的第一锁紧螺母11,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二定位耳板通孔5的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4,及设置在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4两端的第二锁紧螺母15,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三定位耳板通孔7的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6,及设置在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6两端的第三锁紧螺母17,及两端分别贯穿第四定位耳板通孔9的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9,及设置在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9两端的第四锁紧螺母20,及一端分别与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0、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4、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6、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9的限位连接的第一圆状环眼织带12、第二圆状环眼织带13、第三圆状环眼织带18、第四圆状环眼织带2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条形固定板1、一组第一定位耳板2、一组第二定位耳板4、第一定位耳板通孔3、第二定位耳板通孔5、一组第三定位耳板6、一组第四定位耳板8、第三定位耳板通孔7和第四定位耳板通孔9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

本结构的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其设计结构合理,能与待起吊的条形部件进行稳定的连接固定(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与待起吊条形部件连接),与起吊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完成精准、安全的起吊作业(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与起吊装置的吊钩等部件连接),同时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可依据需要便于进行便捷更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固定板(1),及对称设置在条形固定板(1)一面的一组第一定位耳板(2)、一组第二定位耳板(4),及分别设置在一组第一定位耳板(2)、一组第二定位耳板(4)内的第一定位耳板通孔(3)、第二定位耳板通孔(5),及对称设置在另一面的一组第三定位耳板(6)、一组第四定位耳板(8),及分别设置在一组第三定位耳板(6)、一组第四定位耳板(8)内的第三定位耳板通孔(7)、第四定位耳板通孔(9),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定位耳板通孔(3)的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0),及设置在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0)两端的第一锁紧螺母(11),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二定位耳板通孔(5)的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4),及设置在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4)两端的第二锁紧螺母(15),及两端分别贯穿第三定位耳板通孔(7)的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6),及设置在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6)两端的第三锁紧螺母(17),及两端分别贯穿第四定位耳板通孔(9)的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9),及设置在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9)两端的第四锁紧螺母(20),及一端分别与第一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0)、第二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4)、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6)、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定位杆(19)的限位连接的第一圆状环眼织带(12)、第二圆状环眼织带(13)、第三圆状环眼织带(18)、第四圆状环眼织带(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固定板(1)、一组第一定位耳板(2)、一组第二定位耳板(4)、第一定位耳板通孔(3)、第二定位耳板通孔(5)、一组第三定位耳板(6)、一组第四定位耳板(8)、第三定位耳板通孔(7)和第四定位耳板通孔(9)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索具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包括条形固定板、一组第一定位耳板、一组第二定位耳板、第一定位耳板通孔、第四锁紧螺母、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第三圆状环眼织带和第四圆状环眼织带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能与待起吊的条形部件进行稳定的连接固定(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与待起吊条形部件连接),与起吊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完成精准、安全的起吊作业(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与起吊装置的吊钩等部件连接),同时第一圆状环眼织带、第二圆状环眼织带、第三圆状环眼织带、第四圆状环眼织带可依据需要便于进行便捷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坡;李超迪;岳大春;李卫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德力特索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