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门板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4213发布日期:2020-09-29 09:4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铰链门板木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铰链门板木箱。



背景技术:

对于筒状的产品,由于其形状的特性特别容易发生滚动,若不进行固定,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因颠簸发生晃动,造成物品损坏甚至引起运输厢体内堆码崩塌,造成事故。因此需要在包装箱中增加内衬材料对筒状产品进行固定防止产品滚动。

传统的包装箱通常是通用型的,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的产品,往往采用同样结构的木箱或纸箱箱体,然后再通过epe珍珠棉等材料填充在产品与外箱之间的空隙中起到固定、缓冲和保护的作用。但是由epe珍珠棉材料作为内衬结构,由于epe的公差较大,不适合自动化包装。而且使用大量的epe珍珠棉材料,这些材料在闲置时会占用很大空间,且回收不便,造成资源浪费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门板木箱,可以对包装在其内部的筒状产品直接进行固定,而不需要另外内置其它固定用的内衬结构,从而防止产品运输途中产生晃动带来的隐患,确保产品长途运输中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铰链门板木箱,包括:底座、盖板、两侧板和两端板,所述底座由一水平底板和固定在所述水平底板的下表面的底方构成,所述两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两侧,所述两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盖板通过直角钢搭扣与所述侧板和端板连接。

每一端板上各设有一个固定孔,用于圈套在所述筒状产品的轴套部分外部,两个固定孔同轴布置,每一端板均包括:一端板上部和一端板下部,所述端板上部和端板下部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组成平面板状的所述端板,所述固定孔包括位于所述端板上部的固定孔上部和位于所述端板下部的固定孔下部。

所述底方包括:第一层格挡、第二层格挡和第三层格挡,所述第一层格挡包括至少四根平行于所述水平底板的端边缘且固定在所述水平底板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格挡,所述第二层格挡包括两根分别沿所述水平底板的两侧边缘分布且与所述第一层格挡的下表面固定的第二格挡,所述第三层格挡包括两根第三格挡,所述两根第三格挡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二格挡的正下方且通过若干脚头连接,所述脚头的数量是所述第一格挡的数量的两倍,各脚头布置在对应各第一格挡的两端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端板下部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层平板内挡,所述平板内挡具有与固定孔下部边缘一致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端板上部的内表面上设有两根水平布置在与端板下部连接处的边缘处的端板横格挡和一根竖直布置的端板竖格挡,使得当筒状产品的轴套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中时所述端板横格挡和端板竖格挡位于所述筒状产品的端部和所述端板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端板上部的内表面上,沿着所述端板的顶边缘和两侧边缘分别设有边缘格挡。

进一步地,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沿着所述盖板的边缘分别设有边缘格挡。进一步地,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平行于所述盖板的端边缘设有盖板内格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铰链门板木箱,木箱的端面分上下两个组件,采用铰链连接设计;木箱的端面上侧组件圈好后,正好可以固定住筒状产品的轴套部分,防止产品运输途中产生晃动带来的隐患,确保产品长途运输中的安全;木箱能循环使用,其包装成本低于一次性的包装木箱,另外可循环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且通过直角钢搭扣连接盖板,使用时开启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的描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该实施例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铰链门板木箱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端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侧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端板上部的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端板下部的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底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盖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铰链门板木箱,包括:底座1、盖板2、两侧板3和两端板4,两侧板3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的两侧,两端板3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的两端,盖板2通过直角钢搭扣5与侧板3和端板4连接。端板4上各设有一个固定孔6,用于圈套在筒状产品的轴套部分外部,两个固定孔6同轴布置。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每一端板4均包括一端板上部41(图3)和一端板下部42(图4),端板上部41和端板下部42之间通过铰链7连接在一起组成平面板状的端板4,固定孔6包括位于端板上部41的固定孔上部51和位于端板下部42的固定孔下部52。端板下部42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层平板内挡421,平板内挡421具有与固定孔下部52边缘一致的缺口。在端板上部41的内表面上,沿着端板上部41的顶边缘和两侧边缘分别设有边缘格挡411,与端板下部42连接处的边缘处设有两根端板横格挡412,端板下部42的内表面中间处还设有一根竖直布置的端板竖格挡413,当筒状产品的轴套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中时,端板横格挡412和端板竖格挡413位于筒状产品的端部和端板4之间。

结合图5所示,底座1由一水平底板11和固定在水平底板11的下表面的底方12构成。底方12包括:四根第一格挡121、两根第二格挡122、两根第三格挡123,第二格挡和第三格挡通过脚头124连接。四根第一格挡121平行于水平底板11的端边缘且固定在水平底板11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格挡121,形成底方12的第一层格挡结构。两根第二格挡122分别沿水平底板11的两侧边缘分布且与第一层格挡的下表面固定。两根第三格挡123分别设置在两根第二格挡122的正下方且通过八个脚头124连接,对应每根第一格挡121的两端位置处各布置一个脚头124。

结合图6所示,在盖板2的内表面上,沿着盖板2的边缘分别设有边缘格挡21,同时在中部还设有一根平行于盖板2的端边缘的盖板内格挡22。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依据较佳实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只要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的说明后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的等效替代结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围下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铰链门板木箱,包括:底座、盖板、两侧板和两端板,所述底座由一水平底板和固定在所述水平底板的下表面的底方构成,所述两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两侧,所述两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两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通过直角钢搭扣与所述侧板和端板连接;

每一端板上各设有一个固定孔,用于圈套在筒状产品的轴套部分外部,两个固定孔同轴布置,每一端板均包括:一端板上部和一端板下部,所述端板上部和端板下部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组成平面板状的所述端板,所述固定孔包括位于所述端板上部的固定孔上部和位于所述端板下部的固定孔下部;

所述底方包括:第一层格挡、第二层格挡和第三层格挡,所述第一层格挡包括至少四根平行于所述水平底板的端边缘且固定在所述水平底板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格挡,所述第二层格挡包括两根分别沿所述水平底板的两侧边缘分布且与所述第一层格挡的下表面固定的第二格挡,所述第三层格挡包括两根第三格挡,所述两根第三格挡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二格挡的正下方且通过若干脚头连接,所述脚头的数量是所述第一格挡的数量的两倍,各脚头布置在对应各第一格挡的两端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门板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下部的内表面上设有一层平板内挡,所述平板内挡具有与固定孔下部边缘一致的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门板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上部的内表面上设有两根水平布置在与端板下部连接处的边缘处的端板横格挡和一根竖直布置的端板竖格挡,使得当筒状产品的轴套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中时所述端板横格挡和端板竖格挡位于所述筒状产品的端部和所述端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铰链门板木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板上部的内表面上,沿着所述端板的顶边缘和两侧边缘分别设有边缘格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门板木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沿着所述盖板的边缘分别设有边缘格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门板木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平行于所述盖板的端边缘设有盖板内格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门板木箱,可以对包装在其内部的筒状产品直接进行固定,而不需要另外内置其它固定用的内衬结构,从而防止产品运输途中产生晃动带来的隐患,确保产品长途运输中的安全。包括:底座、盖板、两侧板和两端板,盖板通过直角钢搭扣与侧板和端板连接;两个端板同轴设有固定孔,用于圈套筒状产品的轴套部分外部,每一端板均包括: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成平面板状的端板上部和端板下部;底方包括:第一层格挡、第二层格挡和第三层格挡,第二层格挡和第三层格挡之间通过若干脚头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通联环保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