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5703发布日期:2020-05-15 18:5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装泥机,具体涉及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高炉炉前已经安装了自动装泥机,其功能是代替人工给高炉液压泥炮添加无水炮泥,而此分拣泥箱是将形状不规则的炮泥进行排序,使其有序的进入自动装泥机的传送装置,经过传送装置进入液压泥炮,完成高炉的堵口作业。目前,炮泥的分拣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炉前工将炮泥装入特制的泥箱里,再由辅助设备将炮泥送上传送装置上。另一种是将炮泥制作成固定的形状,并且放在固定的位置,再由机械设备往复运动将炮泥放在传送装置上。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包括箱体和上盖,箱体上下两端为开口结构,箱体至少两个侧壁倾斜设置,箱体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箱体内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固定于上盖下端,液压缸能够带动上盖上下移动,上盖的端部能够与箱体内壁接触,上盖与箱体倾斜一侧内壁接触倾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的,箱体的内壁设有衬板。

进一步的,箱体为四壁结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竖直设置,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盖板呈v型结构;盖板其中两个侧端面与箱体两个竖直设置的内壁始终接触,另外两个端面分别与箱体两个内壁成夹角设置。

进一步的,箱体倾斜设置的侧壁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45度。

进一步的,盖板的v型夹角大于90度。

进一步的,盖板的端部设有与箱体内壁平行设置的密封部。

进一步的,密封部与盖板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

进一步的,箱体外侧固定有立柱支架,箱体外侧焊接有连接耳,立柱支架上端固定有连接部,箱体的连接耳与立柱支架的连接部通过螺栓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液压缸通过支撑架固定于箱体内,支撑架两端焊接于箱体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包括箱体和上盖,箱体上下两端为开口结构,箱体至少两个侧壁倾斜设置,箱体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箱体内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固定于上盖下端,液压缸能够带动上盖上下移动,上盖的端部能够与箱体内壁接触,上盖与箱体倾斜一侧内壁接触倾斜向下设置,箱体与上盖之间形成存储空间,通过液压缸带动上盖上下移动,炮泥从上盖与箱体之间的间隙流出漏下,上盖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也是对堆积的炮泥有疏松功能,避免炮泥之间的粘连,堵住下漏间隙,炮泥漏出箱体时,使袋装炮泥形成单列单层或者单列双层结构布置在后续设备上,从而完成炮泥的第一级筛选,达到炮泥分拣、排序的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少炉前工的工作强度;不需要将炮泥制作成很规整的形状。漏泥顺畅,不会出现卡阻情况。

进一步的,箱体的内壁设有衬板,有利于提高箱体的整体寿命。

进一步的,箱体为四壁结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竖直设置,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倾斜设置,可以增加炮泥的储存量,并控制炮泥的下落方向与下落量。

进一步的,盖板呈v型结构,有利于泥炮的滑落。

进一步的,盖板的端部设有与箱体内壁平行设置的密封部,能够实现盖板与箱体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的,密封部与盖板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提高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其中,1、箱体;2、衬板;3、上盖;4、液压缸;5、立柱支架;6、密封部;7、加强筋;8、连接耳;9、连接部;10、螺栓组;11、支撑架;12、存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包括箱体1和上盖3,箱体1上下两端为开口结构,箱体1至少两个侧壁倾斜设置,箱体1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箱体1内固定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伸缩杆固定于上盖3下端,上盖3的端部能够与箱体1内壁接触,上盖3与箱体1倾斜一侧内壁接触倾斜向下设置。箱体1与上盖3上部之间形成存储空间12。上盖3在液压缸4的驱动作用下移动距离略大于泥炮尺寸,防止一次过多泥炮滑落。

具体的,箱体1的内壁设有衬板2,防止箱体内壁磨损,便于更换。

箱体1为四壁结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竖直设置,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倾斜设置;盖板3呈v型结构;盖板3其中两个侧端面与箱体1两个竖直设置的内壁始终接触,另外两个端面分别与箱体1两个内壁成夹角设置。

箱体1倾斜设置的侧壁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45度,盖板3的v型夹角大于90度。

盖板3的端部设有与箱体1内壁平行设置的密封部6,密封部6与盖板3之间通过加强筋7连接。

箱体1外侧固定有立柱支架5。箱体1外侧焊接有连接耳8,立柱支架5上端固定有连接部9,箱体1的连接耳8与立柱支架5的连接部9通过螺栓组10固定连接。

液压缸4通过支撑架11固定于箱体1内,支撑架11两端焊接于箱体1内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步骤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装炮泥之前,液压缸处于缩回状态,如上盖位于a部位,此时上盖底部紧挨箱体侧壁,确保即将装入箱体的炮泥无法下漏,将炮泥倒入箱体与上盖之间形成的存储空间后,得到漏泥指令,液压缸驱动上盖缓慢上移,逐渐加大上盖底部与箱体之间的间隙,如图1中上盖位于b处,直到炮泥能自由漏出,上盖与箱体之间的间隙大于一块炮泥的大小,如图1中c处,由于斜面上安装有耐磨衬板,有利于提高箱体的整体寿命。并且上盖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也是对堆积的炮泥有疏松功能,避免炮泥之间的粘连,堵住下漏间隙。在炮泥漏出箱体时,可以使袋装炮泥形成单列单层或者单列双层结构布置在后续设备上,从而完成炮泥的第一级筛选,达到炮泥分拣、排序的效果。箱体采用两边钢板带斜度,另两边钢板垂直焊接结构形式,上盖只采用两边带斜度的钢板焊接而成。可以增加炮泥的储存量,并控制炮泥的下落方向与下落量;上盖的移动采用液压缸驱动;箱体斜面安装有耐磨衬板。泥箱的出料口的宽度略大于袋装炮泥的宽度,可以实现袋装炮泥的单列单层或者双层结构布置,具有一级筛选功能。泥箱采用立柱支撑,横跨在后续设备上。



技术特征:

1.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上盖(3),箱体(1)上下两端为开口结构,箱体(1)至少两个侧壁倾斜设置,箱体(1)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箱体(1)内固定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伸缩杆固定于上盖(3)下端,液压缸(4)能够带动上盖(3)上下移动,上盖(3)的端部能够与箱体(1)内壁接触,上盖(3)与箱体(1)倾斜一侧内壁接触倾斜向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内壁设有衬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箱体(1)为四壁结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竖直设置,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盖板(3)呈v型结构;盖板(3)其中两个侧端面与箱体(1)两个竖直设置的内壁始终接触,另外两个端面分别与箱体(1)两个内壁成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箱体(1)倾斜设置的侧壁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盖板(3)的v型夹角大于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盖板(3)的端部设有与箱体(1)内壁平行设置的密封部(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部(6)与盖板(3)之间通过加强筋(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箱体(1)外侧固定有立柱支架(5),箱体(1)外侧焊接有连接耳(8),立柱支架(5)上端固定有连接部(9),箱体(1)的连接耳(8)与立柱支架(5)的连接部(9)通过螺栓组(10)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压缸(4)通过支撑架(11)固定于箱体(1)内,支撑架(11)两端焊接于箱体(1)内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炮泥分拣泥箱结构,箱体上下两端为开口结构,箱体至少两个侧壁倾斜设置,箱体内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固定于上盖下端,上盖的端部能够与箱体内壁接触,上盖与箱体倾斜一侧内壁接触倾斜向下设置,箱体与上盖之间形成存储空间,通过液压缸带动上盖上下移动,炮泥从上盖与箱体之间的间隙流出漏下,上盖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也是对堆积的炮泥有疏松功能,避免炮泥之间的粘连,堵住下漏间隙,炮泥漏出箱体时,使袋装炮泥形成单列单层或者单列双层结构布置在后续设备上,从而完成炮泥的第一级筛选,达到炮泥分拣、排序的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少炉前工的工作强度;不需要将炮泥制作成很规整的形状,不会出现卡阻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付光勇;惠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