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3939发布日期:2020-11-10 18:4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

在玻璃加工过程中,在车间内常常需要将玻璃从某一道工序移到另一道工序进行加工,并且为了玻璃在车间运输过程的安全,往往会将运输的玻璃隔开,单独放置,避免了车架运输过程中玻璃间的碰撞而造成的损伤。

cn103662377a中介绍了一种玻璃运输架,该运输架能够做到将玻璃一片一片立起来放置,还能将玻璃单独放置。但是在该专利中,在其形成的区域的两侧用固定的挡杆来防止运输过程中玻璃的掉落,但因为挡杆固定,而使得玻璃放入时得从上方放入,十分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简单、放置方便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包括底部框架和设于底部框架上的多个存放架,相邻所述存放架之间形成容纳玻璃的隔间,所述存放架包括第一横杆、一端与第一横杆相连接的竖直杆和与竖直杆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两端均设有向第二横杆内侧旋转的挡杆。

进一步,所述挡杆通过扭力弹簧与第二横杆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挡杆的朝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一横杆、竖直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部框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安装在纵梁的两端形成底部框架。

进一步,所述纵梁包括设于两侧的边梁和至少两个中梁。

进一步,所述边梁和中梁上开设有穿孔,用于安装第一横杆。

进一步,所述底部框架下方设有滚轮。

进一步,所述挡杆朝向的一侧设有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利用扭力弹簧的作用,使得挡杆在向第二横杆内侧旋转后,又能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从而起到挡住玻璃外移的作用,以及将相邻的存放架阻隔形成能够容纳玻璃的区间;

2、本发明能够将多片玻璃稳定立在运输架上,满足一次性输送多片玻璃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横杆,2-螺母,3-把手,4-中梁,5-挡杆,6-第二横杆,7-边梁,8-横梁,9-竖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包括底部框架和设于底部框架上的多个存放架,相邻所述存放架之间形成容纳玻璃的隔间,所述存放架包括第一横杆1、一端与第一横杆1相连接的竖直杆9和与竖直杆9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横杆6,第二横杆6的两端均设有向第二横杆6内侧旋转的挡杆5。

上述方案的优点:本发明中利用扭力弹簧的作用,使得挡杆5在向第二横杆6内侧旋转后,又能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从而起到挡住玻璃外移的作用,以及将相邻的存放架阻隔形成能够容纳玻璃的区间。

本实施例中,底部框架由横梁8和纵梁组合形成,包括两根横梁8和四根纵梁,其中纵梁包括设于两侧的边梁7和设于中间的中梁4。两根边梁7和两根中梁4平齐放置,在这四根纵梁的端部焊接横梁8,围合形成一个框形结构。中梁4的设置目的是为了给后续放置玻璃提供一个支撑。

在底部框架的下方设有滚轮,滚轮的设置方便移动底部框架;并在一侧横梁8的上方设有把手3,方便工作人员的对整个装置的推拉。

在每根纵梁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通孔,该通孔连接存放架。

存放架采用圆管制作,存放架包括第一横杆1、竖直杆9和第二横杆6,其中第一横杆1的两端设有螺纹,先将第一横杆1插入到纵梁的通孔中,再将第一横杆1的两端拧上螺母2,使得第一横杆1固定在底部框架中;然后再在第一横杆1的上方焊接竖直杆9,此处竖直杆9的数量为三个,处于四根纵梁形成的三个区间内;再在竖直杆9的另一端上焊接第二横杆6。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横杆6的两端均设有挡杆5,挡杆5与第二横杆6采用扭力弹簧连接,使得挡杆5只能向第二横杆6内侧旋转,并且挡杆5的朝向指向把手3的方向。这样,靠近运输架把手3的第二横杆6上的挡杆5靠在把手3上,形成一间隔,其后的第二横杆6通过挡杆5靠在其上,通过这种方式,所有第二横杆6之间空有与挡杆5等长的间距,用以隔放玻璃片。

使用时,可以用玻璃的侧壁抵住挡杆5,使得挡杆5向第二横杆6的内侧旋转,从而将玻璃放入到相邻存放架形成的隔间内,当玻璃完全进入到隔间后,挡杆5会在弹力的作用下,复位,起到保护玻璃不从边上掉落的作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前述各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和变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改进、变型、等同替换,或者将本发明的结构或方法用于其它领域以取得同样的效果,都属于本发明包括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包括底部框架和设于底部框架上的多个存放架,相邻所述存放架之间形成容纳玻璃的隔间,所述存放架包括第一横杆、一端与第一横杆相连接的竖直杆和与竖直杆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横杆,其特征在于:第二横杆的两端均设有向第二横杆内侧旋转的挡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通过扭力弹簧与第二横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的朝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竖直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安装在纵梁的两端形成底部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包括设于两侧的边梁和至少两个中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和中梁上开设有穿孔,用于安装第一横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下方设有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朝向的一侧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包括底部框架和设于底部框架上的多个存放架,相邻所述存放架之间形成容纳玻璃的隔间,所述存放架包括第一横杆、一端与第一横杆相连接的竖直杆和与竖直杆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两端均设有向第二横杆内侧旋转的挡杆。本发明中利用扭力弹簧的作用,使得挡杆在向第二横杆内侧旋转后,又能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从而起到挡住玻璃外移的作用,以及将相邻的存放架阻隔形成能够容纳玻璃的区间;本发明能够将多片玻璃稳定立在运输架上,满足一次性输送多片玻璃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山兄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8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