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1923发布日期:2020-10-02 08:0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公司或者在工地吊很长的钢材料都是使用吊带挂在行车或起重设备上进行搬运和吊装的,其缺陷是吊带一定要吊在材料的正中间,否则材料会失去平衡,一头重一头轻弄不好会掉下来造成安全隐患。

鉴于上述原因,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3889897u,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械卷筒钢管实现快速起吊的装置,包括吊环、绳扣、钢丝绳和吊钩,所述钢丝绳穿过吊环,并且通过绳扣连接在吊环上,所述吊钩设置在钢丝绳的两端,起吊时所述吊钩钩在钢管两端的管口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吊装方便、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虽然该一种用于起重机械卷筒钢管实现快速起吊的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吊钩形状为传统的吊钩形状,钩起钢管时,吊钩钩入钢管管口的部分较短,且钩入的部分与钢管的内壁摩擦较小,容易脱钩,因此该一种用于起重机械卷筒钢管实现快速起吊的装置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一种用于起重机械卷筒钢管实现快速起吊的装置的吊钩形状为传统的吊钩形状,钩起钢管时,吊钩钩入钢管管口的部分较短,且钩入的部分与钢管的内壁摩擦较小,容易脱钩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包括:吊环、第一绳扣、钢丝绳、吊钩本体、第二绳扣、连接环、连接筋、防滑块;所述钢丝绳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吊环,且钢丝绳穿过圆环形状的吊环,并且钢丝绳通过第一绳扣连接在吊环上;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处u形状的吊钩本体,且吊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圆环状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吊钩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且钢丝绳穿过连接环,并通过第二绳扣连接在连接环上;所述吊钩本体的另一端镶嵌有圆柱状的防滑块,且防滑块与吊钩本体热熔固定;所述吊钩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直杆状的连接筋,且连接筋的一端焊接在连接环与吊钩本体衔接处,另一端焊接在吊钩本体靠近防滑块一侧的拐弯处的内侧壁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所述连接筋与防滑块的轴线呈∠形状,且两者的夹角设置呈30-45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所述防滑块设置呈橡胶制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吊钩本体呈u形状,使得吊钩本体钩入钢管管口内的部分较长,不易脱钩。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柱状的防滑块,且防滑块设置呈橡胶制品,使得吊钩本体钩入钢管管口内的部分通过防滑块增大摩擦,提高防滑效果,不易脱钩。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钩入钢管管口内的部分较长,且钩入的部分防滑效果好,不易脱钩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吊环1、第一绳扣2、钢丝绳3、吊钩本体4、第二绳扣5、连接环401、连接筋402、防滑块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包括:吊环1、第一绳扣2、钢丝绳3、吊钩本体4、第二绳扣5、连接环401、连接筋402、防滑块403;钢丝绳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吊环1,且钢丝绳3穿过圆环形状的吊环1,并且钢丝绳3通过第一绳扣2连接在吊环1上;钢丝绳3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处u形状的吊钩本体4,且吊钩本体4的一端设置有圆环状的连接环401;连接环401与吊钩本体4为一体式结构,且钢丝绳3穿过连接环401,并通过第二绳扣5连接在连接环401上;吊钩本体4的另一端镶嵌有圆柱状的防滑块403,且防滑块403与吊钩本体4热熔固定;吊钩本体4的内侧设置有直杆状的连接筋402,且连接筋402的一端焊接在连接环401与吊钩本体4衔接处,另一端焊接在吊钩本体4靠近防滑块403一侧的拐弯处的内侧壁上。

具体的,请参阅图1,连接筋402与防滑块403的轴线呈∠形状,且两者的夹角设置呈30-45度,提高吊钩本体4的强度。

具体的,请参阅图1,防滑块403设置呈橡胶制品。

具体实施步骤:

起吊时,先将吊环1与起吊设备的挂钩连接,再将吊钩本体4固定有防滑块403的一端插入钢管管口内,并使钢管管口与连接筋402接触,最后通过起吊设备将所述的钢管吊起。

综上所述:该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通过设置吊钩本体呈u形状,使得吊钩本体钩入钢管管口内的部分较长,不易脱钩;通过设置圆柱状的防滑块,且防滑块设置呈橡胶制品,使得吊钩本体钩入钢管管口内的部分通过防滑块增大摩擦,提高防滑效果,不易脱钩;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钩入钢管管口内的部分较长,且钩入的部分防滑效果好,不易脱钩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包括:吊环(1)、第一绳扣(2)、钢丝绳(3)、吊钩本体(4)、第二绳扣(5)、连接环(401)、连接筋(402)、防滑块(40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吊环(1),且钢丝绳(3)穿过圆环形状的吊环(1),并且钢丝绳(3)通过第一绳扣(2)连接在吊环(1)上;所述钢丝绳(3)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处u形状的吊钩本体(4),且吊钩本体(4)的一端设置有圆环状的连接环(401);所述连接环(401)与吊钩本体(4)为一体式结构,且钢丝绳(3)穿过连接环(401),并通过第二绳扣(5)连接在连接环(401)上;所述吊钩本体(4)的另一端镶嵌有圆柱状的防滑块(403),且防滑块(403)与吊钩本体(4)热熔固定;所述吊钩本体(4)的内侧设置有直杆状的连接筋(402),且连接筋(402)的一端焊接在连接环(401)与吊钩本体(4)衔接处,另一端焊接在吊钩本体(4)靠近防滑块(403)一侧的拐弯处的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402)与防滑块(403)的轴线呈∠形状,且两者的夹角设置呈30-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403)设置呈橡胶制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建筑施工用钢管起吊装置,包括:吊环、第一绳扣、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吊环,且钢丝绳穿过圆环形状的吊环,并且钢丝绳通过第一绳扣连接在吊环上;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处U形状的吊钩本体,且吊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圆环状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吊钩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且钢丝绳穿过连接环,并通过第二绳扣连接在连接环上;所述吊钩本体的另一端镶嵌有圆柱状的防滑块,且防滑块与吊钩本体热熔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钩入钢管管口内的部分较长,且钩入的部分防滑效果好,不易脱钩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毕起昌;王赓;戴子森;邢志;曹洪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