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4065发布日期:2020-12-29 09:4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环境污染和浪费资源的问题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厨余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最多的垃圾,人们通常是将厨余垃圾直接丢弃在垃圾桶内,未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然后统一收集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但是由于厨余垃圾种类繁多,并且不分类会导致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增加了垃圾处理的工作负担,现有的家用垃圾处理装置功能较为简单,无法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因此,提供一种分类合理、处理方便、操作简单的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类合理、处理方便、操作简单的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湿物箱、污水箱和干物箱,所述湿物箱内部设置有湿物桶,所述湿物桶上边缘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分别设置在湿物桶两侧,弧形部与箱体内部相接,所述污水箱设置在箱体中部,所述污水箱上方和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方设置有沥水箱,所述沥水箱为两端通透的长方体形,所述沥水箱下部与挡板接触,所述沥水箱侧面设置有滑轨a,所述滑轨a与箱体内部的滑轨b配合使用,所述沥水箱前部固定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穿过箱体设置有拉手,所述沥水箱上部在箱体上边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污水箱与沥水箱之间的挡板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正下方设置有污水桶,所述污水箱右侧设置有干物箱,所述干物箱内设置有干物桶,所述湿物箱、污水箱和干物箱外侧均设置有出口和箱门。

挡板上端与固定杆连接,挡板下部呈倒u型设置在箱体底部,u型内部形成污水箱。

拉杆靠近箱体内壁设置,拉杆穿过箱体设置,可拉动的设置在箱体上。

弧形部一侧与箱体内壁接触,另一侧与挡板接触,且弧形部高度低于所接触的挡板高度。

滤网为长方形,设置在挡板内部,滤网上部为沥水箱,下部为污水桶。

箱门通过合页设置在箱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垃圾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干物、湿物和污水,通过设置沥水箱,将带有水分的厨余垃圾进行分离,水分通过滤网流至下部的污水箱,当水分分离后,拉动拉手,带动沥水箱向湿物箱移动,将剩余的垃圾排进湿物箱,而不具有水分的厨余垃圾则放置在干物箱内,具有水分,但是无法进行沥水的,直接放置在湿物箱,方便快捷,便于分类,且不易导致产生细菌和异味;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种分类合理、处理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沥水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沥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湿物箱3、污水箱4、干物箱5、湿物桶6、污水桶7、干物桶8、沥水箱9、滑轨a10、拉杆11、拉手12、固定杆13、挡板14、弧形部15、出口16、箱门17、滑轨b18、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它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湿物箱2、污水箱3和干物箱4,所述湿物箱2内部设置有湿物桶5,所述湿物桶5上边缘设置有弧形部14,所述弧形部14分别设置在湿物桶5两侧,弧形部14与箱体1内部相接,所述污水箱3设置在箱体1中部,所述污水箱3上方和两侧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上方设置有沥水箱8,所述沥水箱8为两端通透的长方体形,所述沥水箱8下部与挡板13接触,所述沥水箱8侧面设置有滑轨a9,所述滑轨a9与箱体1内部的滑轨b17配合使用,所述沥水箱8前部固定设置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穿过箱体1设置有拉手11,所述沥水箱8上部在箱体1上边缘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污水箱3与沥水箱8之间的挡板13上设置有滤网18,所述滤网18正下方设置有污水桶6,所述污水箱3右侧设置有干物箱4,所述干物箱4内设置有干物桶7,所述湿物箱2、污水箱3和干物箱4外侧均设置有出口15和箱门16。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垃圾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干物、湿物和污水,通过设置沥水箱8,将带有水分的厨余垃圾进行分离,水分通过滤网18流至下部的污水箱3,当水分分离后,拉动拉手11,带动沥水箱8向湿物箱2移动,将剩余的垃圾排进湿物箱2,而不具有水分的厨余垃圾则放置在干物箱4内,具有水分,但是无法进行沥水的,直接放置在湿物箱2,方便快捷,便于分类,且不易导致产生细菌和异味;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种分类合理、处理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它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湿物箱2、污水箱3和干物箱4,所述湿物箱2内部设置有湿物桶5,所述湿物桶5上边缘设置有弧形部14,所述弧形部14分别设置在湿物桶5两侧,弧形部14与箱体1内部相接,所述污水箱3设置在箱体1中部,所述污水箱3上方和两侧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上方设置有沥水箱8,所述沥水箱8为两端通透的长方体形,所述沥水箱8下部与挡板13接触,所述沥水箱8侧面设置有滑轨a9,所述滑轨a9与箱体1内部的滑轨b17配合使用,所述沥水箱8前部固定设置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穿过箱体1设置有拉手11,所述沥水箱8上部在箱体1上边缘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污水箱3与沥水箱8之间的挡板13上设置有滤网18,所述滤网18正下方设置有污水桶6,所述污水箱3右侧设置有干物箱4,所述干物箱4内设置有干物桶7,所述湿物箱2、污水箱3和干物箱4外侧均设置有出口15和箱门16。

挡板13上端与固定杆12连接,挡板13下部呈倒u型设置在箱体1底部,u型内部形成污水箱3,拉杆10靠近箱体1内壁设置,拉杆10穿过箱体1设置,可拉动的设置在箱体1上,弧形部14一侧与箱体1内壁接触,另一侧与挡板13接触,且弧形部14高度低于所接触的挡板13高度,滤网18为长方形,设置在挡板13内部,滤网18上部为沥水箱8,下部为污水桶6,箱门16通过合页设置在箱体1外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垃圾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干物、湿物和污水,通过设置沥水箱8,将带有水分的厨余垃圾进行分离,水分通过滤网18流至下部的污水箱3,当水分分离后,拉动拉手11,带动沥水箱8向湿物箱2移动,将剩余的垃圾排进湿物箱2,而不具有水分的厨余垃圾则放置在干物箱4内,具有水分,但是无法进行沥水的,直接放置在湿物箱2,方便快捷,便于分类,且不易导致产生细菌和异味;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种分类合理、处理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它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湿物箱、污水箱和干物箱,所述湿物箱内部设置有湿物桶,所述湿物桶上边缘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分别设置在湿物桶两侧,弧形部与箱体内部相接,所述污水箱设置在箱体中部,所述污水箱上方和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方设置有沥水箱,所述沥水箱为两端通透的长方体形,所述沥水箱下部与挡板接触,所述沥水箱侧面设置有滑轨a,所述滑轨a与箱体内部的滑轨b配合使用,所述沥水箱前部固定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穿过箱体设置有拉手,所述沥水箱上部在箱体上边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污水箱与沥水箱之间的挡板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正下方设置有污水桶,所述污水箱右侧设置有干物箱,所述干物箱内设置有干物桶,所述湿物箱、污水箱和干物箱外侧均设置有出口和箱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端与固定杆连接,挡板下部呈倒u型设置在箱体底部,u型内部形成污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靠近箱体内壁设置,拉杆穿过箱体设置,可拉动的设置在箱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一侧与箱体内壁接触,另一侧与挡板接触,且弧形部高度低于所接触的挡板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长方形,设置在挡板内部,滤网上部为沥水箱,下部为污水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通过合页设置在箱体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箱体包括湿物箱、污水箱和干物箱,湿物箱内部设置有湿物桶,湿物桶上边缘设置有弧形部,弧形部分别设置在湿物桶两侧,弧形部与箱体内部相接,污水箱设置在箱体中部,污水箱上方和两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上方设置有沥水箱,沥水箱为两端通透的长方体形,沥水箱下部与挡板接触,沥水箱侧面设置有滑轨A,沥水箱前部固定设置有拉杆,拉杆穿过箱体设置有拉手,沥水箱上部在箱体上边缘设置有固定杆,污水箱与沥水箱之间的挡板上设置有滤网,滤网正下方设置有污水桶,污水箱右侧设置有干物箱,干物箱内设置有干物桶;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类合理、处理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桂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源市众帮环境保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