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6667发布日期:2020-12-25 08:1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连接装置,尤其属于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新泽西护栏预制块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是在工地上找一块较为平整的场地进行集中制作,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模、起吊至成品堆放区,再由吊车等设备将预制块搬运到运输车上或实际应用处,通常单块新泽西护栏预制块的重量为4.5t,长度4m,由于其体积重量大,通常是使用吊车进行吊装。吊车体积大,预制工地较为拥挤,吊车移动不方便,吊车的吊索也较长,摆动大,吊装物体的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使用叉车运送,而叉车的货叉无法胜任预制块搬运过程中的起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护栏预制块在使用吊车的吊装过程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移动方便,能提高效率,安全系数高的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其要点在于:它由底板、受力臂、支撑臂构成,支撑臂与底板的一端成直角固定连接,受力臂的一端与底板的另一端固定,中部与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形成三角形支撑,受力臂的另一端具有吊钩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均为钢构件,刚性好,直接固定于叉车的货叉上,成为叉车夹持运送新泽西护栏预制块等重物的专用属具,叉车的高度低于吊车,体积小,移动灵活,吊钩及预制块的摆动幅度小,同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支撑杆与底板垂直连接,使得受力臂有足够的支撑力。

所述的底板为四个杆件组成的矩形平面。考虑到预制块的重量有4.5t,底板由两横、两竖的杆件形成的矩形平面有利于整体受力均匀。

在底板与货叉固定的两根横杆上分别固定有支撑臂和受力臂,在两受力臂的顶端固定有吊钩挂杆作为吊钩连接件,用于固定吊钩。这样也可降低单个支撑臂和受力臂强度,增加稳定性。

底板的宽度大于等于叉车货叉架宽度的一半,不大于叉车货叉架宽度。

本实用新型为叉车夹持运送新泽西护栏预制块等重物的专用属具,与叉车配合移动方便,操作简单,起吊效率高。作为吊钩与叉车的连接器,避免了使用吊车的麻烦性,同时也保证了起吊的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1受力臂2支撑臂3底板32横杆4吊钩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它由底板3、受力臂1、支撑臂2构成,底板3、受力臂1、支撑臂2均为钢构件,底板的宽度大于等于叉车货叉架宽度的一半,不大于叉车货叉架宽度。底板可为整块的平板制成,支撑臂与底板的一端成直角固定连接,受力臂的一端与底板的另一端固定,中部与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形成三角形支撑,受力臂的另一端具有吊钩连接件4。

更好的设计是:底板由两横、两竖的杆件焊接而成的矩形平面,在底板与货叉固定的两根横杆32上分别固定有支撑臂和受力臂,支撑臂与底板的一端成直角固定连接,受力臂的一端与底板的另一端固定,中部与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形成三角形支撑,两受力臂的顶端固定有吊钩挂杆作为吊钩连接件4,用于固定吊钩。使用时底板直接与叉车货叉焊接。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进与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底板、受力臂、支撑臂构成,支撑臂与底板的一端成直角固定连接,受力臂的一端与底板的另一端固定,中部与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形成三角形支撑,受力臂的另一端具有吊钩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为四个杆件组成的矩形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与货叉固定的两根横杆上分别固定有支撑臂和受力臂,在两受力臂的顶端固定有吊钩挂杆作为吊钩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底板的宽度大于等于叉车货叉架宽度的一半,不大于叉车货叉架宽度。


技术总结
一种护栏预制块叉车起吊安装连接器,其要点在于:它由底板、受力臂、支撑臂构成,支撑臂与底板的一端成直角固定连接,受力臂的一端与底板的另一端固定,中部与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形成三角形支撑,受力臂的另一端具有吊钩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为叉车夹持运送新泽西护栏预制块等重物的专用属具,与叉车配合移动方便,操作简单,起吊效率高。作为吊钩与叉车的连接器,避免了使用吊车的麻烦性,同时也保证了起吊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张敏健;廖朝晖;郭智磊;陈云;刘林华;孙步红;许庆辉;陈琳;张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