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料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8167发布日期:2021-03-19 10:5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料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具体是一种出料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其密度为0.89~0.91g/cm3,易燃,熔点165℃,在155℃左右软化,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

现在聚丙烯生产大都采用连续法,卧釜出料至立釜粉料输送管线振动大,管线经常开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事故。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料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料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包括立釜、卧釜、法兰和缓冲板,所述立釜的下端设有若干支撑座,所述卧釜的下端设有管道一和管道二,立釜和卧釜之间通过管道一和管道二连接;

述管道二上设有若干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罐、减震管套和减震连接管,所述管道二上位于缓冲罐之间均套设有减震管套,所述减震管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圈,所述减震管套通过固定圈与管道二固定连接,所述管道二的直角处均设有减震连接管,所述减震连接管位可伸缩式软管,所述减震连接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减震连接管通过连接环与管道二连接,所述缓冲板卡设在管道一和管道二之间,所述管道一和管道二之间通过若干缓冲板连接,所述缓冲板后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软垫,所述缓冲板中部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若干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一和管道二的管径相同,且管道一和管道二的材料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二上每间隔两到三米安装一个缓冲罐,且缓冲罐均通过法兰与管道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罐的截面为圆形,且缓冲罐的截面直径为二百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管套为圆柱型,且减震管套为橡胶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一上设有若干减震装置,且管道一和管道二的上的缓冲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缓冲罐的设计,根据缓冲罐的特点可大大降低管道一和管道二振动,和输送时的噪声,防止管线开裂,造成停车及其它事故。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减震管套和减震连接管的设计,管道一和管道二振动时减震管套可起到缓冲作用,管道一和管道二在振动时管道一和管道二的直角处是最容易出现断裂和破损的地方,由于减震连接管为可伸缩式软管,因此减震连接管可对管道一和管道二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防止管道一和管道二断裂。

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缓冲板的设计,管道一和管道二,每隔一周切换一次,从而对缓冲装置进行查看清理,因此管道一和管道二不会同时使用,由于缓冲板与管道一和管道二连接,因此当管道一工作产生振动时缓冲板上的软垫可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伸缩杆和弹簧可将管道一的振动量分担到管道二上,使得管道一的振动减轻,从而对管道一进行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出料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出料缓冲装置中卡接缓冲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出料缓冲装置中减震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釜;2、支撑座;3、卧釜;4、管道一;5、管道二;6、缓冲罐;7、法兰;8、固定圈;9、减震管套;10、减震连接管;11、连接环;12、缓冲板;13、卡槽;14、软垫;15、伸缩杆;16、弹簧;17、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包括立釜1、卧釜3、法兰7和缓冲板12,所述立釜1的下端设有若干支撑座2,所述卧釜3的下端设有管道一4和管道二5,所述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管径相同,且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材料相同,立釜1和卧釜3之间通过管道一4和管道二5连接;

所述管道二5上设有若干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罐6、减震管套9和减震连接管10,所述管道二5上每间隔两到三米安装一个缓冲罐6,且缓冲罐6均通过法兰7与管道二5连接,所述缓冲罐6的截面为圆形,且缓冲罐6的截面直径为二百毫米,所述管道二5上位于缓冲罐6之间均套设有减震管套9,所述减震管套9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圈8,所述减震管套9为圆柱型,且减震管套9为橡胶材料,所述减震管套9通过固定圈8与管道二5固定连接,所述管道二5的直角处均设有减震连接管10,所述减震连接管10位可伸缩式软管,所述减震连接管1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11,减震连接管10通过连接环11与管道二5连接,所述管道一4上设有若干减震装置,且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上的缓冲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缓冲板12卡设在管道一4和管道二5之间,所述管道一4和管道二5之间通过若干缓冲板12连接,所述缓冲板12后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内设有软垫14,所述缓冲板12中部设有缓冲槽17,所述缓冲槽17内设有若干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上套设有弹簧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缓冲罐6的特点可对管道一4和管道二5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大大降低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振动,和输送时的噪声,防止管线开裂,造成停车及其它事故,管道一4和管道二5振动时减震管套9可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振动,管道一4和管道二5在振动时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直角处是最容易出现断裂和破损的地方,由于减震连接管10为可伸缩式软管,因此减震连接管10可对管道一4和管道二5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防止管道一4和管道二5断裂,管道一4和管道二5,每隔一周切换一次,从而对缓冲装置进行查看清理,因此管道一4和管道二5不会同时使用,由于缓冲板12与管道一4和管道二5连接,因此当管道一4工作产生振动时缓冲板12上的软垫14可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缓冲板12上的弹簧16和伸缩杆15可将管道一4的振动量分担到管道二5上,使得管道一4的振动减轻,从而对管道一4进行减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包括立釜(1)、卧釜(3)、法兰(7)和缓冲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釜(1)的下端设有若干支撑座(2),所述卧釜(3)的下端设有管道一(4)和管道二(5),立釜(1)和卧釜(3)之间通过管道一(4)和管道二(5)连接;

述管道二(5)上设有若干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罐(6)、减震管套(9)和减震连接管(10),所述管道二(5)上位于缓冲罐(6)之间均套设有减震管套(9),所述减震管套(9)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圈(8),所述减震管套(9)通过固定圈(8)与管道二(5)固定连接,所述管道二(5)的直角处均设有减震连接管(10),所述减震连接管(10)位可伸缩式软管,所述减震连接管(1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11),减震连接管(10)通过连接环(11)与管道二(5)连接,所述缓冲板(12)卡设在管道一(4)和管道二(5)之间,所述管道一(4)和管道二(5)之间通过若干缓冲板(12)连接,所述缓冲板(12)后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内设有软垫(14),所述缓冲板(12)中部设有缓冲槽(17),所述缓冲槽(17)内设有若干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上套设有弹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管径相同,且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材料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二(5)上每间隔两到三米安装一个缓冲罐(6),且缓冲罐(6)均通过法兰(7)与管道二(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6)的截面为圆形,且缓冲罐(6)的截面直径为二百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管套(9)为圆柱型,且减震管套(9)为橡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一(4)上设有若干减震装置,且管道一(4)和管道二(5)的上的缓冲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料缓冲装置,包括立釜、卧釜、法兰和缓冲板,所述立釜的下端设有若干支撑座,所述卧釜的下端设有管道一和管道二,立釜和卧釜之间通过管道一和管道二连接,所述管道二上设有若干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缓冲罐、减震管套和减震连接管,所述管道二上位于缓冲罐之间均套设有减震管套,所述减震管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圈,所述减震管套通过固定圈与管道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罐的设计,根据缓冲罐的特点可大大降低管道一和管道二振动,和输送时的噪声,防止管线开裂,造成停车及其它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牟怀堂;韦歆忠;王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