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3275发布日期:2021-05-04 10:3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建材行业技术领域,具体为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水泥建材行业的应用愈加广泛,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对松散物料,如破碎的石灰石、水泥生料及水泥熟料等不同品种的水泥和混合材料进行贮存是有必要的,而且贮量也很大,因此几乎全用配有充气底板的筒库贮存,这种筒库就是均化库。

熟料生产线投产初期采用固体流量计计量入窑生料,另配备一台皮带计量称作为备用,但入窑生料量波动特别大,入窑提升机电流波动10a-12a左右,导致分解炉出口温度波动±10℃,热工制度极其不稳定,为了提高入窑生料量的稳定性,保证中间仓下料过程中的通畅以及解决提升机电流波动问题,提出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包括均化库、中间仓结构、斜槽和减压锥,所述均化库的底端内侧设有中间仓结构,所述中间仓结构的内侧安装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外侧顶端与中间仓结构固定连接,且斜槽的外侧顶端与中间仓结构密封连接,所述斜槽的内侧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减压锥,且减压锥贯穿于斜槽。

优选的,所述斜槽是由空心圆台环构成的,且空心圆台环呈倒置设置。

优选的,所述斜槽的边侧所在直线与中间仓结构的底端面的夹角为60度。

优选的,每个相邻的斜槽之间的间距为20cm。

优选的,所述减压锥的顶端面到斜槽下料口底端的垂直距离为150cm。

优选的,所述减压锥的底端部分为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减压锥顶端为空心椎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改变中间仓结构,正常下料时,生料将斜槽间隙填满,形成人为锥体,保证了下料畅通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在距下料口正上方1.5m处加装减压锥,可以消除中间仓仓压造成的不稳定性,用以稳定仓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均化库、2-中间仓结构、3-斜槽、4-减压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包括均化库1、中间仓结构2、斜槽3和减压锥4,均化库1的底端内侧设有中间仓结构2,中间仓结构2的内侧安装有斜槽3,斜槽3的外侧顶端与中间仓结构2固定连接,且斜槽3的外侧顶端与中间仓结构2密封连接,斜槽3的内侧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减压锥4,且减压锥4贯穿于斜槽3,这种设置改变中间仓结构,正常下料时,生料将斜槽间隙填满,形成人为锥体,保证了下料畅通的效果;而且在距下料口正上方1.5m处加装减压锥,可以消除中间仓仓压造成的不稳定性,用以稳定仓压。

斜槽3是由空心圆台环构成的,且空心圆台环呈倒置设置,这种设置便于对物料进行下料处理,有效的防止了物料在下料时发生堵塞等情况,斜槽3的边侧所在直线与中间仓结构2的底端面的夹角为60度,这种设置更加便于物料进行倾泄,每个相邻的斜槽3之间的间距为20cm,这种设置可以保证物料的大规模下料效果,保证了生产工作的稳定进行,减压锥4的顶端面到斜槽3下料口底端的垂直距离为150cm,这种设置可以有效的消除中间仓仓压造成的不稳定性,用以稳定仓压,减压锥4的底端部分为竖直设置的立杆,减压锥4顶端为空心椎体,这种设置保证了较好的稳定效果。

工作流程:通过改变中间仓结构2的低端结构,因改进后的斜槽3,形成锥体下料仓,具有不易滞料、下料畅通等优点,考虑到技改成本、周期及现场施工的复杂程度,在原中间仓结构2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原斜槽全部拆除,重新将斜槽3倾斜安装在中间仓结构3底部,相邻斜槽3间隔20cm有序安装,正常下料时,生料将斜槽3间隙填满,形成人为锥体,斜槽3与中间仓结构2底部呈60°夹角,可以较好的保证下料畅通,在距斜槽3的下料口正上方150cm处加装的减压锥4,可以消除中间仓结构2仓压造成的不稳定性,用以稳定仓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包括均化库(1)、中间仓结构(2)、斜槽(3)和减压锥(4),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库(1)的底端内侧设有中间仓结构(2),所述中间仓结构(2)的内侧安装有斜槽(3),所述斜槽(3)的外侧顶端与中间仓结构(2)固定连接,且斜槽(3)的外侧顶端与中间仓结构(2)密封连接,所述斜槽(3)的内侧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减压锥(4),且减压锥(4)贯穿于斜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3)是由空心圆台环构成的,且空心圆台环呈倒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3)的边侧所在直线与中间仓结构(2)的底端面的夹角为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相邻的斜槽(3)之间的间距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锥(4)的顶端面到斜槽(3)下料口底端的垂直距离为1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锥(4)的底端部分为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减压锥(4)顶端为空心椎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建材行业技术领域,尤其为均化库中间仓下料装置,包括均化库、中间仓结构、斜槽和减压锥,所述均化库的底端内侧设有中间仓结构,所述中间仓结构的内侧安装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外侧顶端与中间仓结构固定连接,且斜槽的外侧顶端与中间仓结构密封连接,所述斜槽的内侧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减压锥,且减压锥贯穿于斜槽,本实用新型中,改变中间仓结构,正常下料时,生料将斜槽间隙填满,形成人为锥体,保证了下料畅通的效果,而且在距下料口正上方1.5m处加装减压锥,可以消除中间仓仓压造成的不稳定性,用以稳定仓压。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芳;陈杰;咸玉波;王建康;李正军;马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阿克苏天山多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