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0501发布日期:2021-05-21 08:3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凝胶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胶喷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凝胶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与外科手术有关的细菌感染是临床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但是,全身性抗生素的使用仅具有短期抗菌作用活性,并可能引起不利影响。现有医疗过程中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应按需使用抗生素。封装有抗生素的水凝胶作为抑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制剂有显著的优势,生物粘合性好,并持续释放有效抗生素,从而改善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并最大程度降低抗生素的细胞毒性作用。

上述载有抗生素的水凝胶由a溶液和b溶液混合而成,例如a液为天然多糖高分子,选自葡聚糖、壳聚糖、海藻酸、透明质酸、纤维素、木质素、软骨素、糖胺聚糖、淀粉、果胶、甘露聚糖;b液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选自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卷曲霉素、核糖霉素、西索米星、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巴龙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在使用时需要将a溶液和b溶液混合后由喷雾设备喷涂于手术部位。传统的喷雾设备需要将a溶液和b溶液提前混合于喷雾设备的储液腔内,但a溶液和b溶液混合后若不立刻使用、过一段时间便会形成凝胶而无法使用,浪费原料。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凝胶喷雾装置,能够实现两种液体的即用即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凝胶喷雾装置,能够实现两种液体的即用即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凝胶喷雾装置,包括喷壶主体和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外置瓶体;所述外置瓶体一侧外壁面与所述喷壶主体外壁面固定粘结或一体成型,所述外置瓶体底部设置有与其内壁面密封连接的固体块,所述固体块为具有l型通道和调节旋杆通道的实心物块;所述调节旋杆通道水平设置,其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于所述外置瓶体侧壁面;所述l型通道竖直段的中部与所述调节旋杆通道重合,其所述l型通道竖直端的开口与所述外置瓶体内空腔连通、水平端的开口与所述喷壶主体内空腔连通;所述调节旋杆通道内可旋转固定有调节旋杆,所述调节旋杆径向开设有孔道;旋转所述调节旋杆至所述孔道于竖直位置时,所述孔道与所述l型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l型通道的直径与所述孔道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外置瓶体的壁面沿轴向设有体积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置瓶体顶部瓶口上设有瓶盖。

进一步地,所述喷壶主体上部还依次设有喷壶盖和喷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喷壶主体内的吸管下端延伸至所述喷壶主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置瓶体的材质透明。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喷头部的吸管为可替换部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凝胶喷雾装置,由外置瓶体分别盛放a溶液和b溶液,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旋杆,使a溶液和b溶液分别由外置瓶体内流入喷壶主体内混合,实现a溶液和b溶液即用即混,方便快捷,节省原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凝胶喷雾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置瓶体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喷壶主体1;外置瓶体2;调节旋杆3;孔道4;固体块5;l型通道6;瓶盖7;体积刻度8;喷壶盖9;喷头部10;调节旋杆通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凝胶喷雾装置,包括喷壶主体1和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外置瓶体2;外置瓶体2一侧外壁面与喷壶主体1外壁面固定粘结或一体成型,外置瓶体2底部设置有与其内壁面密封连接的固体块5,固体块5为具有l型通道6和调节旋杆通道11的实心物块;调节旋杆通道11水平设置,其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于外置瓶体2侧壁面;l型通道6竖直段的中部与调节旋杆通道11重合,其l型通道6竖直端的开口与外置瓶体2内空腔连通、水平端的开口与喷壶主体1内空腔连通;调节旋杆通道11内可旋转固定有调节旋杆3,调节旋杆3径向开设有孔道4;旋转调节旋杆3至孔道4于竖直位置时,孔道4与l型通道6连通。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l型通道6的直径与孔道4的直径相同;外置瓶体2顶部瓶口上设有瓶盖7。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外置瓶体2的壁面沿轴向设有体积刻度8;由于a溶液为天然多糖高分子,选自葡聚糖、壳聚糖、海藻酸、透明质酸、纤维素、木质素、软骨素、糖胺聚糖、淀粉、果胶、甘露聚糖;b溶液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选自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卷曲霉素、核糖霉素、西索米星、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巴龙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因此a溶液和b溶液可有不同的选取方式,不用溶质的a溶液和b溶液混合比例亦会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体积刻度8控制a溶液和b溶液的混合比例。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喷壶主体1上部还依次设有喷壶盖9和喷头部10;喷壶主体1内的吸管下端延伸至喷壶主体1底部。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外置瓶体2的材质透明。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喷头部10、以及连接于喷头部10的吸管为可替换部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在喷嘴混合处残留a溶液和b溶液混合后快速形成的水凝胶而堵塞喷嘴,因此需要可替换的喷头部10、以及连接于喷头部10的吸管。

本实施例的凝胶喷雾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预先在外置瓶体2中分别盛放a溶液和b溶液拧紧瓶盖7,使用时旋转调节旋杆3至孔道4于竖直位置,上述孔道4与l型通道6连通,a溶液和b溶液分别由外置瓶体2流入喷壶主体1内腔进行混合,通过观察外置瓶体2的壁面沿轴向设置的体积刻度8,控制溶液流入壶主体1的体积,待达到需要的用量时,旋转调节旋杆3使孔道4与l型通道6不在连通,停止a溶液和b溶液流入喷壶主体1内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凝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壶主体(1)和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外置瓶体(2);所述外置瓶体(2)一侧外壁面与所述喷壶主体(1)外壁面固定粘结或一体成型,所述外置瓶体(2)底部设置有与其内壁面密封连接的固体块(5),所述固体块(5)为具有l型通道(6)和调节旋杆通道(11)的实心物块;所述调节旋杆通道(11)水平设置,其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于所述外置瓶体(2)侧壁面;所述l型通道(6)竖直段的中部与所述调节旋杆通道(11)重合,其所述l型通道(6)竖直端的开口与所述外置瓶体(2)内空腔连通、水平端的开口与所述喷壶主体(1)内空腔连通;所述调节旋杆通道(11)内可旋转固定有调节旋杆(3),所述调节旋杆(3)径向开设有孔道(4);旋转所述调节旋杆(3)至所述孔道(4)于竖直位置时,所述孔道(4)与所述l型通道(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通道(6)的直径与所述孔道(4)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瓶体(2)的壁面沿轴向设有体积刻度(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瓶体(2)顶部瓶口上设有瓶盖(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壶主体(1)上部还依次设有喷壶盖(9)和喷头部(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壶主体(1)内的吸管下端延伸至所述喷壶主体(1)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瓶体(2)的材质透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凝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部(10)、以及连接于所述喷头部(10)的吸管为可替换部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凝胶喷雾装置,包括喷壶主体和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外置瓶体;外置瓶体底部设置有与其内壁面密封连接的固体块,固体块为具有L型通道和调节旋杆通道的实心物块;调节旋杆通道水平设置,L型通道竖直端的开口与外置瓶体内空腔连通、水平端的开口与喷壶主体内空腔连通;调节旋杆通道内可旋转固定有调节旋杆,调节旋杆径向开设有孔道;旋转调节旋杆至孔道于竖直位置时,孔道与L型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凝胶喷雾装置,由外置瓶体分别盛放A溶液和B溶液,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旋杆,使A溶液和B溶液分别由外置瓶体内流入喷壶主体内混合,实现A溶液和B溶液即用即混,方便快捷,节省原料。

技术研发人员:黄权;李林;刘玉杰;蔡小攀;万维;杨明磊;严振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长征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28
技术公布日:2021.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