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3286发布日期:2021-05-25 12:3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垃圾的转运过程中,最大的污染环节就是垃圾桶运输过程中的废液部分泄露。传统的垃圾转运车缺乏配套的垃圾桶固定设备,因此难以做到全程低溢漏的无害化处理。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运输稳定性好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稳定性好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车头和车斗;所述车斗内部装有若干个料桶;所述车斗侧面安装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夹持座和杆件;所述杆件与所述夹持座铰接,在水平方向内转动;若干个所述分隔组件沿着所述车斗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远离所述夹持座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车斗的侧板部分对应配合,锁定所述杆件的转动自由。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包括定形杆、弹力杆和缓冲环;所述弹力杆成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定形杆的相对两侧,分别与车斗的前后端方向对应;所述缓冲环对应设置在定形杆与所述弹力杆之间;所述缓冲环包裹设置在所述定形杆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车斗的底部设置有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包括框体、软垫和托板;所述框体与所述分隔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框体为e形结构,且缺口侧与所述分隔组件位置对应;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所述托板面向框体缺口的一侧与所述料桶轮廓贴合;所述软垫连接设置在所述托板背向框体缺口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外边缘处与车斗底部之间设置有衔接斜坡。

进一步地,所述车斗的尾部翻转设置有尾板;所述尾板末端的翻转轨迹与车斗下方的场地平面衔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车头和车斗;所述车斗内部装有若干个料桶;所述车斗侧面安装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夹持座和杆件;所述杆件与所述夹持座铰接,在水平方向内转动;若干个所述分隔组件沿着所述车斗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可以将车斗内的料桶分成一排一排的状态,从而增强料桶在运输中的摆放稳定性,避免在遭遇颠簸、转弯时发生倾斜、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无害化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害化处理系统侧视图;

图3为无害化处理系统俯视图;

图4为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隔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分隔组件局部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车头1和车斗2,车头1牵引车斗2移动;所述车斗2内部装有若干个料桶4,用来分散收集小区各单元等零散低点的垃圾,随后通过车斗2统一运输,集中处理;所述车斗2侧面安装设置有分隔组件3;如图5所示,所述分隔组件3包括夹持座31和杆件32;所述杆件32与所述夹持座31铰接,在水平方向内转动;若干个所述分隔组件3沿着所述车斗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分隔组件3中打开的杆件32可以将车斗内的料桶分成一排一排的状态,从而增强料桶在运输中的摆放稳定性,避免在遭遇颠簸、转弯时发生倾斜、倾倒。

所述杆件32远离所述夹持座31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车斗2的侧板部分对应配合,锁定所述杆件32的转动自由,挂钩的作用在于提供额外的约束,从而省去杆件32与夹持座31之间的弹簧锁定结构等,简化了使用流程,操作更加直观。

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所述杆件32包括定形杆321、弹力杆322和缓冲环323;所述弹力杆322成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定形杆321的相对两侧,分别与车斗2的前后端方向对应;弹力杆322的作用在于可以在料桶发生轻微位移撞击到杆件32时,能够借助弹力杆322的变形能力避免硬性撞击的出现,从而减少运输噪音、减少设备损伤,进一步增强稳定性;所述缓冲环323对应设置在定形杆321与所述弹力杆322之间,采用海绵等软性材质;所述缓冲环323包裹设置在所述定形杆321的表面,当弹力杆322受压变形时,会抵靠陷入缓冲环323内,利用缓冲环323的形变将冲击力吸收,从而实现杆件32整体的结构稳定。

所述车斗2的底部设置有稳定器5;如图3所示,所述稳定器5包括框体51、软垫52和托板53;所述框体51与所述分隔组件3一一对应设置,为成排分隔的料桶4提供更加稳定的固定约束;所述框体51为e形结构,且缺口侧与所述分隔组件3位置对应,图3中为了结构表达简洁,没有将分隔组件3显示在内;所述托板53设置在所述框体51的内部;所述托板53面向框体缺口的一侧与所述料桶4轮廓贴合;所述软垫52连接设置在所述托板53背向框体缺口的一侧;利用托板53与软垫52配合,可以为料桶4提供一个在框体51内的弹性约束;托板53与对面的分隔组件3形成夹持配合,实现料桶4的放置稳定。

如图4所示,所述框体51外边缘处与车斗2底部之间设置有衔接斜坡511,便于料桶4拖拽时能够从框体51的顶部顺利经过,减小框体51对于料桶4在车斗内部搬运的阻碍。

如图2所示,所述车斗2的尾部翻转设置有尾板21;所述尾板21末端的翻转轨迹与车斗2下方的场地平面衔接,从而可以直接从地面上将料桶4拉入车斗,省去了抬升设备,提高了搬运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和车斗(2);所述车斗(2)内部装有若干个料桶(4);所述车斗(2)侧面安装设置有分隔组件(3);所述分隔组件(3)包括夹持座(31)和杆件(32);所述杆件(32)与所述夹持座(31)铰接,在水平方向内转动;若干个所述分隔组件(3)沿着所述车斗(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32)远离所述夹持座(31)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车斗(2)的侧板部分对应配合,锁定所述杆件(32)的转动自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32)包括定形杆(321)、弹力杆(322)和缓冲环(323);所述弹力杆(322)成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定形杆(321)的相对两侧,分别与车斗(2)的前后端方向对应;所述缓冲环(323)对应设置在定形杆(321)与所述弹力杆(322)之间;所述缓冲环(323)包裹设置在所述定形杆(32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2)的底部设置有稳定器(5);所述稳定器(5)包括框体(51)、软垫(52)和托板(53);所述框体(51)与所述分隔组件(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框体(51)为e形结构,且缺口侧与所述分隔组件(3)位置对应;所述托板(53)设置在所述框体(51)的内部;所述托板(53)面向框体缺口的一侧与所述料桶(4)轮廓贴合;所述软垫(52)连接设置在所述托板(53)背向框体缺口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1)外边缘处与车斗(2)底部之间设置有衔接斜坡(5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2)的尾部翻转设置有尾板(21);所述尾板(21)末端的翻转轨迹与车斗(2)下方的场地平面衔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车头和车斗;所述车斗内部装有若干个料桶;所述车斗侧面安装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夹持座和杆件;所述杆件与所述夹持座铰接,在水平方向内转动;若干个所述分隔组件沿着所述车斗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可以将车斗内的料桶分成一排一排的状态,从而增强料桶在运输中的摆放稳定性,避免在遭遇颠簸、转弯时发生倾斜、倾倒。

技术研发人员:张香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松科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