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2880发布日期:2021-09-08 01:35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中,有些产品是用瓶、罐包装的,然后再将这些瓶、罐放到包装箱中进行包装,为了防止瓶罐在包装箱中移动,需要在包装箱中加设隔卡,将瓶或罐隔开,一般采用裹包机完成瓶或罐的包装,使得瓶或罐被放入到包装箱中并被隔卡隔开。现在使用的裹包机在分瓶处利用高速机械手装置,完成吸卡

送卡

开卡

放卡等动作过程,隔卡放到瓶子瓶脖处,在设备自动运行过程中,让隔卡自行掉落到瓶子保护位置上,由于纸隔卡厂家没办法保证生产的隔卡直线度小于3mm,隔卡打开后还存在回复力,会轻微夹住瓶颈和瓶子突出位置,很难保证所有的隔卡都能自动掉落到瓶子需要保护的位置上,如果隔卡没有到位,在裹包成型中容易出现瓶子在现场散开,影响设备高速自动运行;没有到位的隔卡保护不到瓶子,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瓶子与瓶子间碰撞造成破裂,现有的技术中也有为了保证隔卡压到位的压卡装置,但是机构不够稳定、灵敏,压卡过程中容易对隔卡与瓶体进行磕碰,隔卡损坏或瓶体倾倒,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中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蜗轮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蜗轮的中部,所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均通过支架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支架中有蜗杆穿过,所述蜗杆分别与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相配合,所述蜗杆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两侧设置有压卡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槽,所述压卡板顶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限制在滑槽内且可以自由滑动,两侧压卡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
4.优选的是,所述蜗杆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蜗杆穿过限位块且与限位块可转动连接。
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等长且平行设置。
6.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架上,所述电机架固定在安装架上。
8.优选的是,所述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板边缘,所述液压杆一端设置在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与压卡板相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轴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下驱动压卡板向下向左运动,同时所述液压缸驱动两侧的压卡板向中部移动,所述驱动轴运动至行程内设置的最下
最左时,所述压卡板对瓶颈卡压至指定位置,驱动轴向上向右运动时,所述液压缸驱动两侧的压卡板向两侧移动,所述压卡板离开瓶颈卡向上向左移动,完成一次压卡,压卡动作一瞬完成,工作效率高。
11.2、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蜗轮在水平方向上由支架固定,相对位置比较稳定,所述蜗轮和蜗杆相配合既有较大的咬合力保持驱动轴下方的压卡板完成压卡动作,又可以保证压卡完成后压卡板顺利离开瓶体上方,所述亚卡板相对瓶颈卡在水平方向上向两侧和后侧同时移动,同时向上移动,能不停机地配合裹包机的裹包动作,减少瓶体磕碰的可能,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所述固定板仰视图。
14.所示附图中,固定板1,驱动轴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第一蜗轮5,第二蜗轮6,支架7,安装架8,蜗杆9,限位块10,驱动电机11,电机架12,压卡板13,滑槽14,液压缸15,液压杆16。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6.如图1所示,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方中部设置有驱动轴2,所述驱动轴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包括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等长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驱动轴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 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蜗轮5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4的一端与驱动轴2 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蜗轮6的中部,所述第一蜗轮5和第二蜗轮6均通过支架7安装在安装架8上,所述支架7中有蜗杆9穿过,所述蜗杆9分别与第一蜗轮5、第二蜗轮6相配合,所述蜗杆9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0,所述蜗杆9穿过限位块10且与限位块10可转动连接,所述蜗杆9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 11的输出端与蜗杆9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固定在电机架 12上,所述电机架12固定在安装架8上,所述驱动电机11驱动蜗杆9转动,所述蜗杆9带动第一蜗轮5、第二蜗轮6分别带动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转动,所述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分别绕着第一蜗轮5和第二蜗轮6 的中心转动,将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端部的驱动轴2沿竖直方向竖直移动,在驱动轴2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右移动,所述驱动轴2向上移动的同时向左移动,所述固定板1的下表面两侧设置有压卡板13,所述固定板1 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槽14,所述压卡板13顶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限制在滑槽14内且可以自由滑动,两侧压卡板1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15和液压杆16,所述液压缸15固定在固定板1边缘,所述液压杆16一端设置在液压缸15的输出端,所述液压杆 16的另一端与压卡板13相连接,所述驱动轴2运动过程中处于驱动轴2 下方的固定板1和和压卡板13随之运动,所述驱动轴2向下向左运动时,所述液压缸15驱动两侧的压卡板13向中部移动,所述驱动轴2运动至行程内设置的最下最左时,所述压卡板13对瓶颈卡压至指定位置,驱动轴2 向上向右运动时,所述液压缸15
驱动两侧的压卡板13向两侧移动,所述压卡板13离开瓶颈卡向上向左移动,完成一次压卡,压卡动作一瞬完成,工作效率高,所述蜗轮在水平方向上由支架7固定,相对位置比较稳定,所述蜗轮和蜗杆9相配合既有较大的咬合力保持驱动轴2下方的压卡板13 完成压卡动作,又可以保证压卡完成后压卡板13顺利离开瓶体上方,所述亚卡板相对瓶颈卡在水平方向上向两侧和后侧同时移动,同时向上移动,能不停机地配合裹包机的裹包动作,减少瓶体磕碰的可能,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7.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中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蜗轮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蜗轮的中部,所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均通过支架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支架中有蜗杆穿过,所述蜗杆分别与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相配合,所述蜗杆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两侧设置有压卡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槽,所述压卡板顶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限制在滑槽内且可以自由滑动,两侧压卡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蜗杆穿过限位块且与限位块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等长且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架上,所述电机架固定在安装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固定在固定板边缘,所述液压杆一端设置在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与压卡板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裹包机压卡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中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蜗轮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轴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蜗轮的中部,所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均通过支架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支架中有蜗杆穿过,所述蜗杆分别与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相配合,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两侧设置有压卡板,本实用新型使得压卡动作一瞬完成,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于会新 邱岩 张珊珊 李静茹 孙庆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修正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8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