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1925发布日期:2021-06-15 20:0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辊子输送机利用按一定间距架设在固定支架上的若干个输送辊来输送成件物品,无动力式输送机通过将输送辊安装在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上,通过输送物品的自滑起到输送作用。输送辊与固定支架间安装有轴承座,输送物品置于输送辊上,通过输送辊的转动将物品输送至指定位置。现有的无动力式输送机的输送辊之间存在高度差,输送物品在输送辊上滑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颠簸,导致输送物品破碎的情况频繁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意在解决输送机输送物品时容易产生震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如下:

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包括若干用于安装输送辊的轴承座,还包括两块支撑板和若干减震筒,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轴承座,所述支撑板沿输送物品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包括若干相互卡接的支撑块,所述轴承座安装于支撑块的上表面,所述减震筒安装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减震筒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减震筒内滑动安装有圆形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减震筒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导向板与减震筒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导向板靠近减震筒的敞口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伸出减震筒并与支撑块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支撑块上的第一卡接部与沿输送方向的下一支撑块上的第二卡接部相互卡合,所述第一卡接部上形成有若干弹性的齿形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上形成有与齿形凸起相卡合的齿形凹槽。弹性的齿形凸起在卡接时受到挤压能够发生形变,从而进入到齿形凹槽内并与齿形凹槽相互卡接,并且齿形的设计能够防止相邻的支撑块沿长度方向相互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齿形凸起上包覆有与齿形凸起形状贴合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用于缓冲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间的冲击力,防止齿形凸起由于碰撞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弹簧的外缘抵靠减震筒的内壁,弹簧沿减震筒的内壁方向压缩,防止弹簧在压缩和回弹的过程中发生侧向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筒的敞口端形成有与支撑块下表面平行的楔形面,增大减震筒的敞口端与支撑块间的接触面积,当支撑块向下移动至与减震筒的端面接触时,支撑块与减震筒上的摩擦力能够均匀分散到接触表面上,从而避免产生转矩,消除支撑块、连接杆和导向板上发生旋转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筒的敞口端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圈,当支撑块移动至下表面与橡胶缓冲圈相接触后停止下移,避免支撑块和减震筒之间产生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筒与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垫,避免将减震筒上的震动传导到固定支架上,减少由于固定支架震动发出的噪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导向板与减震筒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导向板和减震筒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通过气压减震和弹簧减震两种方式来起到减震的作用,减震效果好;通过上述减震机构,在防止输送物品被破坏的同时还能避免输送辊的损耗,提高输送辊的使用寿命;通过相互卡接的支撑块将若干个输送辊相互固定连接,使若干输送辊能够整体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某一减震辊上的压力能够分散到多个减震筒内,减小震动的幅度;通过圆形的导向板起导向作用,导向板与减震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将导向板与减震筒间的作用力分散到接触面上,避免导向板由于斜向受力造成的卡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轴承座;11、沉孔;2、支撑块;21、第一卡接部;211、齿形凸起;22、第二卡接部;221、齿形凹槽;23、缓冲层;3、连接杆;4、导向板;5、减震筒;51、楔形面;52、橡胶缓冲圈;53、缓冲垫;6、减震弹簧;7、输送辊;8、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两块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轴承座1,轴承座1用于安装输送辊7,支撑板沿输送物品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支撑板包括若干相互卡接的支撑块2,轴承座1上开设有沉孔11,轴承座1通过螺钉安装于支撑块2的上表面上,支撑块2沿输送物品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支撑块2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支撑块2上的第一卡接部21与沿输送方向的下一支撑块2上的第二卡接部22相互卡合,支撑块2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筒5,减震筒5安装于固定支架8上,减震筒5与固定支架8之间设置有缓冲垫53。

如图2和图3所示,减震筒5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减震筒5的敞口端形成有与支撑块2下表面平行的楔形面51,减震筒5的楔形面51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圈52。减震筒5内滑动安装有圆形的导向板4,导向板4与减震筒5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导向板4与减震筒5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的外缘抵靠减震筒5的内壁,导向板4靠近减震筒5的敞口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一端伸出减震筒5并与支撑块2的底部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卡接部21上形成有若干齿形凸起211,第二卡接部22上形成有与齿形凸起211相卡合的齿形凹槽221,齿形凸起211上包覆有与齿形凸起211形状贴合的缓冲层23,缓冲层23用于缓冲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间的冲击力。

本方案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初始状态时,导向板4与减震筒5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在输送辊7上放置输送物品,输送物品沿输送方向滑动,当输送物品冲击到某一输送辊7上时,输送辊7和安装有该输送辊7的支撑块2受到向下的压力,支撑块2通过相互卡接的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将压力传递到其他支撑块2上,若干支撑块2和若干导向板4向下移动,导向板4压缩减震弹簧6及封闭的空间内的空气,起到减震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技术:
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包括若干用于安装输送辊(7)的轴承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支撑板和若干减震筒(5),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轴承座(1),所述支撑板沿输送物品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包括若干相互卡接的支撑块(2),所述轴承座(1)安装于支撑块(2)的上表面,

所述减震筒(5)安装于固定支架(8)上,所述减震筒(5)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减震筒(5)内滑动安装有圆形的导向板(4),所述导向板(4)与减震筒(5)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导向板(4)与减震筒(5)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所述导向板(4)靠近减震筒(5)的敞口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伸出减震筒(5)并与支撑块(2)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所述支撑块(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支撑块(2)上的第一卡接部(21)与沿输送方向的下一支撑块上的第二卡接部(22)相互卡合,所述第一卡接部(21)上形成有若干弹性的齿形凸起(211),所述第二卡接部(22)上形成有与齿形凸起(211)相卡合的齿形凹槽(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凸起(211)上包覆有与齿形凸起(211)形状贴合的缓冲层(23),所述缓冲层(23)用于缓冲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22)间的冲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6)的外缘抵靠减震筒(5)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5)的敞口端形成有与支撑块(2)下表面平行的楔形面(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5)的楔形面(51)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圈(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5)与固定支架(8)之间设置有缓冲垫(53)。


技术总结
本专利申请涉及减震机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送机输送辊的减震机构,包括若干用于安装输送辊的轴承座,还包括两块支撑板和若干减震筒,支撑块支撑板沿输送物品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支撑块支撑板包括若干相互卡接的支撑块,支撑块轴承座安装于支撑块的上表面,支撑块减震筒安装于固定支架上,支撑块减震筒顶部为敞口结构,支撑块减震筒内滑动安装有圆形的导向板,支撑块导向板与减震筒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支撑块导向板与减震筒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支撑块导向板靠近减震筒的敞口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支撑块连接杆的一端伸出减震筒并与支撑块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气压减震和减震弹簧两种方式减震,减震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金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临安远邦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8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