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5404发布日期:2021-06-22 15:3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料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混合机上方配置的准备料仓,使之总有一批配好的物料等待混合,可以提高30%的生产效率,这样才能体现高效混合机的优势。其次是物料会形成气拱不易下料,料仓上要配置助流气垫或者振动电机;为了检修与密封,料仓口要配气动或者手动阀门;为了下料顺畅,料仓锥体角度不可大于60度。

但是目前的均料仓混合效果差,导致混合不均,影响均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的均料仓混合效果差,导致混合不均,影响均料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均料仓,所述均料仓的中部嵌入所述机体的内部,所述均料仓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均料仓延伸至所述机体的内部,所述均料仓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带,所述循环带上设置有输料板,所述输料板与所述循环带固定连接,且所述循环带的一侧设置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输料板在所述循环带上设置有多个,且所述输料板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输料板向所述均料仓的一侧倾斜。

优选的,所述循环带的底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循环带远离所述主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一侧,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均料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且所述盖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均料仓固定连接,所述均料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均料仓的内部设置有均料轴,且所述均料轴在所述均料仓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均料轴的外侧设置有均料杆。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道和循环管道与所述开口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料管道处的阀门设置为出料阀门,所述循环管道处的阀门设置有循环阀门,所述出料阀门的末端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循环阀门的末端与所述循环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循环管道均料仓,在均料仓内设置有两个均料轴和均料杆组成的均料机构,两个均料机构相互互补,使得对原料均料的更加充分,提高了效率,且进料口处设置有挡板,防止原料进入均料仓内时直接落在均料轴上造成损伤,提高了均料轴的使用寿命,通过循环带上的输料板将循环管道末端处的原料向上输送,通过倾斜的输料板将原料输送至均料仓内进行再次均料,使得原料均料的更加充分,提高了均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循环带一侧侧视图。

图中:1、机体,2、均料仓,3、出料阀门,4、出料口,5、出料管道,6、循环管道,7、循环阀门,8、电机,9、循环带,10、输料板,11、进料口,12、挡板,13、盖板,14、转轴,15、均料杆,16、均料轴,17、主动轮,18、从动轮,1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上方设置有均料仓2,均料仓2的中部嵌入机体1的内部,均料仓2与机体1固定连接,均料仓2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均料仓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19,开口19处连接有出料管道5,出料管道5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6,循环管道6与开口19连接,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带9,循环带9上设置有输料板10,输料板10与循环带9固定连接,且循环带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8,输料板10在循环带9上设置有多个,且输料板10之间的间距相同,输料板10向均料仓2的一侧倾斜,循环带9的底部设置有主动轮17,循环带9远离主动轮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8,且电机8设置在主动轮17的一侧,且电机8与主动轮17连接,电机8带动主动轮17的转动,从而使得从动轮18转动,进一步使得循环带9运动带动输料板10上升和下降对原料进行输送,均料仓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3,且盖板13通过转轴14与均料仓2固定连接,通过转轴14使得盖板13可以打开,便于原料的倒入,均料仓2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2,挡板12的一端与盖板13固定连接,挡板12能够防止原料进入均料仓2内时直接落在均料轴16上造成损伤,提高了均料轴16的使用寿命,均料仓2的内部设置有均料轴16,且均料轴16在均料仓2内设置有两个,均料轴16的外侧设置有均料杆15,两个均料轴16和均料杆15组成的均料机构,使得两个均料机构相互互补,从而对原料均料的更加充分,提高了均料的效率,出料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与开口19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阀门,出料管道5处的阀门设置为出料阀门3,出料阀门3控制原料的出料,循环管道6处的阀门设置有循环阀门7,循环阀门7则控制了对均料不充分的原料进行再次的均料,出料阀门3的末端连接有出料口4,循环阀门7的末端与循环带9连接,打开出料阀门3,关闭循环阀门7使得均料仓2内的原料进入出料管道5从出料口4处排出收集,而关闭出料阀门3,打开循环阀门7使得均料仓2内的原料进入循环管道6内通过输料板10再次输送至均料仓2内进行再次的均料,从而使得原料均料的更加充分,提高了均料的质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循环管道均料仓时,首先打开电机8使得电机8带动主动轮17的转动,从而使得从动轮18转动,进一步使得循环带9运动带动输料板10上升和下降,然后打开盖板13,将原料倒入均料仓2内后关闭盖板13,打开均料轴16使得均料杆15对原料进行均料,均料过程中可以观察均料的情况,在原料均匀充分时则打开出料阀门3,关闭循环阀门7使得均料仓2内的原料进入出料管道5从出料口4处排出收集,而原料均匀不充分时需要关闭出料阀门3,打开循环阀门7使得均料仓2内的原料进入循环管道6内通过输料板10再次输送至均料仓2内进行再次的均料,从而使得原料均料的更加充分,提高了均料的质量,这就是该循环管道均料仓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方设置有均料仓(2),所述均料仓(2)的中部嵌入所述机体(1)的内部,所述均料仓(2)与所述机体(1)固定连接,所述均料仓(2)延伸至所述机体(1)的内部,所述均料仓(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19),所述开口(19)处连接有出料管道(5),所述出料管道(5)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6),所述循环管道(6)与所述开口(19)连接,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带(9),所述循环带(9)上设置有输料板(10),所述输料板(10)与所述循环带(9)固定连接,且所述循环带(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板(10)在所述循环带(9)上设置有多个,且所述输料板(10)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输料板(10)向所述均料仓(2)的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带(9)的底部设置有主动轮(17),所述循环带(9)远离所述主动轮(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8),且所述电机(8)设置在所述主动轮(17)的一侧,且所述电机(8)与所述主动轮(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仓(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3),且所述盖板(13)通过转轴(14)与所述均料仓(2)固定连接,所述均料仓(2)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仓(2)的内部设置有均料轴(16),且所述均料轴(16)在所述均料仓(2)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均料轴(16)的外侧设置有均料杆(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与所述开口(19)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料管道(5)处的阀门设置为出料阀门(3),所述循环管道(6)处的阀门设置有循环阀门(7),所述出料阀门(3)的末端连接有出料口(4),所述循环阀门(7)的末端与所述循环带(9)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管道均料仓,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均料仓,所述均料仓的中部嵌入机体的内部,均料仓与机体固定连接,均料仓延伸至所述机体的内部,均料仓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均料仓,在均料仓内设置有两个均料轴和均料杆组成的均料机构,两个均料机构相互互补,使得对原料均料的更加充分,提高了效率,且进料口处设置有挡板,防止原料进入均料仓内时直接落在均料轴上造成损伤,提高了均料轴的使用寿命,通过循环带上的输料板将循环管道末端处的原料向上输送,通过倾斜的输料板将原料输送至均料仓内进行再次均料,使得原料均料的更加充分,提高了均料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兴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