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2403发布日期:2021-09-18 01:5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工程、车间物资货物的起吊、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车间等现场各种物质装卸、运输工作越来越多,因为在较小的场地工作需要时大型装运。大型起重设备无法在现场操作,人工效率又很低,使用大型机械化设备会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企业应以人为本,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传统的叉车需要大型车辆,价格高,现场条件限制较多,对小的工作区域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也无法满足批量物资装运的功能,如何小型工程、车间物资货物的起重、装卸、收集,运输的一种便捷、高效装置,提高工程现场叉物、运输的效能,降低人、材、物的投入。
3.可见,为了满足以上需求,设计一种采用单人独立完成,自行叉物、起重、收集、运输的功能的转运设备就显得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小场地下无法使用大型装卸设备满足小场地工作要求,且传统的叉车虽然效率高、进度快但对场地要求更高,无法在小范围内进行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水平架体和竖向架体,水平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轮,水平架体的一端设置有竖向架体,水平架体上部在靠近竖向架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控千斤顶和蓄电池,竖向架体的顶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手把,手把的中部沿架体的行进方向铰接有两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铰接在方形框的顶部,方形框竖向设置且方形框的前端设置有两根叉齿,电控千斤顶的伸缩杆垂直设置且伸缩杆的端部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竖向架体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方形框的下部固定。
6.橡胶轮至少4个且位于每个橡胶轮上均设置有刹车片,刹车片通过闸丝连接有手闸,手闸设置在手把的一端。
7.电控千斤顶的伸缩杆与连杆的中部铰接。
8.蓄电池通过电线与电控千斤顶连接。蓄电池为电控千斤顶提供动力,保证了本装置在工作状态下拜托电线电路的束缚。
9.竖向架体和水平架体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斜撑。斜撑用于固定竖向架体和水平架体,使二者能够并保持稳固。
10.位于手把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通过线路与电控千斤顶连接。
11.叉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挡块,挡块呈矩形结构。间隔设置的挡块用于转运过程中与吊装钢丝绳或绳体的限位作用。
12.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特定技术特征及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人工可手握手把推动装置前进;同时,利用设置在手把上的控制按钮操作电控千斤顶的伸缩,最终使得带有叉齿的方形框上下运动,叉齿向下移动时挑起待装卸的物资,叉齿向上移动并保证静止使得待装卸的物资处于吊起状态;通过推动本装置,最终完成了对物资的装卸和转运工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

水平架体,2

连接杆,3

手闸,4

橡胶轮,5

竖向架体,6

电线,7

蓄电池,8

电控千斤顶,9

刹车片,10

伸缩杆,11

手把,12

叉齿,13

方形框,14

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水平架体1和竖向架体5,水平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轮4,水平架体1的一端设置有竖向架体5,水平架体1上部在靠近竖向架体5的一侧设置有电控千斤顶8和蓄电池7,竖向架体5的顶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手把11,手把11的中部沿架体的行进方向铰接有两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2,连接杆2的端部铰接在方形框13的顶部,方形框13竖向设置且方形框13的前端设置有两根叉齿12,电控千斤顶8的伸缩杆10垂直设置且伸缩杆10的端部铰接有连杆14,连杆14的一端与竖向架体5铰接,连杆14的另一端与方形框13的下部固定。其中,连接杆2一端与手把11铰接,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方形框13固定,使得连接杆2整体对方形框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保证了整个装卸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7.橡胶轮4至少4个且位于每个橡胶轮4上均设置有刹车片9,刹车片9通过闸丝连接有手闸3,手闸3设置在手把11的一端。电控千斤顶8的伸缩杆10与连杆14的中部铰接。蓄电池7通过电线6与电控千斤顶8连接。位于手把11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通过线路与电控千斤顶8连接,竖向架体5和水平架体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斜撑。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手把11两端分别为手闸3和电控千斤顶8的控制按钮,操作方便且互不影响。同时,水平架体1的前端对应叉齿12的部位为中空结构,便于本实用新型装置到达待转运物资的相应位置,便于起吊和放置。
18.利用本实用新型实现货物装卸转运的过程如下:
19.首先,装卸转运人员推动本实用新型到达物资附近停车,操控位于手把11一端的控制按钮,实现电动千斤顶8的伸缩杆10向下运动,伸缩杆10向下运动,带动连杆向下,由于连杆14与竖向架体5连接端为铰接且连杆14另一端与方形框13固定,故在伸缩杆1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方形框13带动叉齿12向下共同运动,将物资的吊装绳套在叉齿12上并利用叉齿12上表面的矩形挡块卡紧。
20.进一步的,通过操控位于手把11一端的控制按钮,实现电动千斤顶8的伸缩杆10向上运动,叉齿12向上运动实现对物资的起吊。同时,为保证吊装的平稳性,右手可捏紧手闸3,使得吊装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不发生位移。
21.进一步的,装卸转运人员通过推动本实用新型前移,带动起吊的物资一同转运,并到达指定目的地。为方便本实用新型携物转运,可引入电动助力装置,类似于电动车装置的
部分部件,进而实现相同的功能。
22.当到达物资转运目的地时,通过操控手把11一端的控制按钮,实现电动千斤顶8的伸缩杆10向下运动,叉齿12向下运动实现物资准确落地到新的转运地。至此,完成整个物资的装卸和转运过程。
23.本实用新型对于解决小场地下无法使用大型装卸设备的情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水平架体(1)和竖向架体(5),水平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轮(4),水平架体(1)的一端设置有竖向架体(5),水平架体(1)上部在靠近竖向架体(5)的一侧设置有电控千斤顶(8)和蓄电池(7),竖向架体(5)的顶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手把(11),手把(11)的中部沿架体的行进方向铰接有两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2),连接杆(2)的端部铰接在方形框(13)的顶部,方形框(13)竖向设置且方形框(13)的前端设置有两根叉齿(12),电控千斤顶(8)的伸缩杆(10)垂直设置且伸缩杆(10)的端部铰接有连杆(14),连杆(14)的一端与竖向架体(5)铰接,连杆(14)的另一端与方形框(13)的下部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橡胶轮(4)至少4个且位于每个橡胶轮(4)上均设置有刹车片(9),刹车片(9)通过闸丝连接有手闸(3),手闸(3)设置在手把(1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控千斤顶(8)的伸缩杆(10)与连杆(14)的中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电池(7)通过电线(6)与电控千斤顶(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手把(11)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通过线路与电控千斤顶(8)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架体(5)和水平架体(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斜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叉齿(12)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挡块,挡块呈矩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工程、车间物资货物的起吊、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卸物资的便携式起重机装置,解决了小场地下无法使用大型装卸设备满足小场地工作要求的问题,包括水平架体和竖向架体,水平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轮,水平架体的一端设有竖向架体,水平架体上部在靠近竖向架体的一侧设有电控千斤顶和蓄电池,竖向架体的顶部有手把,手把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铰接在方形框的顶部,方形框竖向设置且方形框的前端设置有两根叉齿,电控千斤顶的升缩杆垂直设置且伸缩杆的端部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竖向架体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方形框的下部固定。本实用新型对于解决小场地下无法使用大型装卸设备的情况具有积极的作用。况具有积极的作用。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心 魏军 孙雪双 芦晓鹏 田文茂 曹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9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