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插入管扎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3039发布日期:2021-09-08 01:3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插入管扎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扎带。


背景技术:

2.内窥镜尤其工业便携式内窥镜在现场使用中,在不工作时,常将内窥镜悬挂起来,插入管就需要盘起来固定,否者容易拖在地面损坏,插入管是内窥镜工作部,一般为柔性的空心管,管的外壁为金属软丝或者化合物涂层。
3.但是,现有的插入管,因长度过长,固定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扎带,以解决现有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固定不方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包括柔性固定块和与所述柔性固定块连接的扎带条,所述柔性固定块与所述扎带条连接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柔性固定块远离所述扎带条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
6.上述内窥镜插入管扎带,使用时,将扎带条从第一进口穿过并从第一出口穿出,以形成一个固定环,将插入管套固定住,然后将插入管绕圈,再将扎带条向下绕住绕圈后的插入管,并从第二进口穿入,从第二出口穿出,实现绕圈后的插入管的固定,可以快速的将插入管固定且不易对其造成伤害。
7.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固定块的上侧设有一个舌突。
8.进一步地,所述扎带条包括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末端的插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柔性固定块连接,所述插入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的宽度朝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横截面的尺寸。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部横截面的尺寸。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的尺寸,所述第二进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出口的尺寸。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1中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第一绑定状态示意图;
15.图4为图1中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第二绑定状态示意图;
16.图5为图1中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第三绑定状态示意图;
17.图6为图1中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第四绑定状态示意图;
18.图7为图1中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第五绑定状态示意图;
19.图8为图1中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第六绑定状态示意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1.柔性固定块10第一进口13连接部21第一出口11第二进口14插入部22第二出口12扎带条20舌突30
2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包括柔性固定块10和与所述柔性固定块10连接的扎带条20,所述柔性固定块10与所述扎带条20连接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所述柔性固定块10远离所述扎带条20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进口13和第二进口14,所述第一进口13和所述第一出口11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进口14和所述第二出口12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
27.请参阅图3至图8,上述内窥镜插入管扎带,使用时,将扎带条20从第一进口13穿过并从第一出口11穿出,以形成一个固定环,将插入管套100固定住,然后将插入管200绕圈,再将扎带条20向下绕住绕圈后的插入管200,并从第二进口14穿入,从第二出口12穿出,实现绕圈后的插入管200的固定,且因为柔性固定块10质地柔软,可以快速的将插入管200固定且不易对其造成伤害。
2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固定块10的上侧设有一个舌突30,当需要解除绑定状态时,只需向上拉动舌突30,即可使得第一出口11、第二出口12变大,方便扎带条20退出,提高了拆除的便利性。
2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扎带条20包括连接部21和设于所述连接部21末端的插入部22,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柔性固定块10连接,所述插入部22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1连接,另一端的宽度朝远离所述连接部21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便扎带条20的末端能够穿过第一出口11、第二出口12。
3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口13和所述第二进口14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
部21横截面的尺寸,以使得扎带条20能穿过第一进口13和所述第二进口14。
3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口11和所述第二出口12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部21横截面的尺寸,以使得扎带条20能被所述第一出口11和所述第二出口12锁紧,起到固定的作用。
3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口13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口11的尺寸,所述第二进口14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出口12的尺寸,以扎带条20能够从第一进口13穿过并从第一出口11穿出。
3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口11、第二出口12、第一进口13、第二进口14组成的两个孔可以是矩形孔,也可以是椭圆或其他异形孔也可以,两孔的位置不限于并排,也可以上下布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内窥镜插入管扎带采用硅胶或者橡胶材料,一次模具成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不容易造成损伤。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固定块和与所述柔性固定块连接的扎带条,所述柔性固定块与所述扎带条连接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柔性固定块远离所述扎带条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固定块的上侧设有一个舌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条包括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末端的插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柔性固定块连接,所述插入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的宽度朝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横截面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部横截面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的尺寸,所述第二进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出口的尺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插入管扎带,包括柔性固定块和与所述柔性固定块连接的扎带条,所述柔性固定块与所述扎带条连接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柔性固定块远离所述扎带条的一端间隔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上述内窥镜插入管扎带,使用时,将扎带条从第一进口穿过并从第一出口穿出,以形成一个固定环,将插入管套固定住,然后将插入管绕圈,再将扎带条向下绕住绕圈后的插入管,并从第二进口穿入,从第二出口穿出,实现绕圈后的插入管的固定,可以快速的将插入管固定且不易对其造成伤害。定且不易对其造成伤害。定且不易对其造成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斌 张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显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