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3111发布日期:2023-04-21 02:4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垃圾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运输车。


背景技术:

1、为了实现垃圾的集中处理,需要使用垃圾运输车,将各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车上的垃圾箱内,运输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2、现在的垃圾运出车多为外置上料机构,车辆作业时由上料机构在外露环境下将垃圾桶提升到高位,然后从垃圾箱顶部填料,垃圾由垃圾入口装填入垃圾箱内,到垃圾站后打开后门将垃圾卸出完成垃圾转运过程。

3、但是,现有的垃圾运输车因其上料机构均为外露设计,装填过程也均在外露环境下完成,在对桶装内垃圾进行二次上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垃圾二次泄漏、污水外洒及臭气外泄的情况,而且泄漏垃圾也会严重污染车辆车身,对城市环境保持不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车辆作业时垃圾二次污染的问题,另因垃圾上料时垃圾桶处于较高位置,掉桶会对行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4、因此,然后提供一种避免二次泄露污染的垃圾运输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运输车,在封闭的收纳仓内完成二次上料工作,避免出现二次泄露和污染,可有效解决城市市容对垃圾作业车辆外观污染日益提高的要求,防止掉落造成的安全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运输车,包括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前端的车头和设置于所述底盘后端的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的前端设置有封闭进料口的前挡板,所述垃圾箱的后端设置有封闭出料口的后挡板,所述车头内部后端设置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开口设置于所述车头侧面,所述收纳仓开口处安装有封闭所述收纳仓的车门和驱动所述车门开闭的车门驱动机构,所述车门内侧面安装有上料机构,所述车头后端设置有连通所述收纳仓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末端对准所述进料口,所述车门关闭以将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的垃圾桶运至所述收纳仓内,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所述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所述导流通道,使垃圾进入所述垃圾箱。

3、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车门内侧面的上料导轨、安装于所述上料导轨的滑移架和提升驱动机构,所述滑移架上安装有翻转架和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架下端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垃圾桶的支撑板,所述提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架沿所述上料导轨上下移动,所述翻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及所述支撑板向上翻转。

4、优选地,所述上料导轨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竖直导轨,一个所述竖直导轨连接所述车门内侧面,两个所述竖直导轨通过水平的横梁连接,两个所述竖直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车门内侧面,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横梁中部,所述滑移架所在平面和所述翻转架所在平面均垂直于所述车门内侧面,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滑移架上端并连接所述翻转架上端,所述翻转架上端设置有压桶板。

5、优选地,所述车门后端边缘与所述收纳仓开口后端边缘铰接,所述车门关闭时所述上料导轨贴近所述收纳仓后壁,所述导流通道首端位于所述上料导轨上方。

6、优选地,所述垃圾箱连接有举升驱动机构,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均连接有开合驱动机构,所述后挡板边缘设置有密封条。

7、优选地,所述车门驱动机构具体为水平布置的液压油缸,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具体为竖直布置的液压油缸,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具体为马达或电机,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和所述举升驱动机构具体为液压油缸。

8、优选地,所述底盘具体为电动低地板底盘。

9、优选地,所述导流通道由首端至末端向下倾斜,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垃圾箱前端面的下部。

10、优选地,所述导流通道下端设置有填料推铲和驱动所述填料推铲水平运动的填料驱动机构。

11、优选地,所述填料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填料推铲的两侧凹槽内,所述填料驱动机构具体为水平布置的液压油缸。

12、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运输车,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前端的车头和设置于底盘后端的垃圾箱,垃圾箱的前端设置有封闭进料口的前挡板,垃圾箱的后端设置有封闭出料口的后挡板,车头内部后端设置有收纳仓,收纳仓开口设置于车头侧面,收纳仓开口处安装有封闭收纳仓的车门和驱动车门开闭的车门驱动机构,车门内侧面安装有上料机构,车头后端设置有连通收纳仓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末端对准进料口,车门关闭以将放置于上料机构的垃圾桶运至收纳仓内,上料机构用于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导流通道,使垃圾进入垃圾箱。

13、收集垃圾过程中,车门打开使上料机构伸出,将垃圾桶放置在上料机构上,关闭车门将放置于上料机构的垃圾桶运至收纳仓内,上料机构动作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导流通道,由导流通道进入垃圾箱,上料机构复位后,车门打开,取出清空的垃圾桶再关闭车门,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垃圾箱装满,运输至垃圾站后,打开后挡板清空垃圾箱内的垃圾。

14、在封闭的收纳仓内完成二次上料工作,避免出现二次泄露、污水外洒及臭气外泄,防止对车辆外部造成污染,可有效解决城市市容对垃圾运输车外观污染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避免上料过程中垃圾桶掉落造成的安全问题,提升连接运输车的卫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设置于所述底盘(1)前端的车头(2)和设置于所述底盘(1)后端的垃圾箱(3),所述垃圾箱(3)的前端设置有封闭进料口的前挡板(4),所述垃圾箱(3)的后端设置有封闭出料口的后挡板(5),所述车头(2)内部后端设置有收纳仓(6),所述收纳仓(6)开口设置于所述车头(2)侧面,所述收纳仓(6)开口处安装有封闭所述收纳仓(6)的车门(7)和驱动所述车门(7)开闭的车门驱动机构(8),所述车门(7)内侧面安装有上料机构(9),所述车头(2)后端设置有连通所述收纳仓(6)的导流通道(10),所述导流通道(10)的末端对准所述进料口,所述车门(7)关闭以将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9)的垃圾桶(15)运至所述收纳仓(6)内,所述上料机构(9)用于将所述垃圾桶(15)内的垃圾倒入所述导流通道(10),使垃圾进入所述垃圾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9)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车门(7)内侧面的上料导轨(91)、安装于所述上料导轨(91)的滑移架(92)和提升驱动机构(93),所述滑移架(92)上安装有翻转架(94)和翻转驱动机构(95),所述翻转架(94)下端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垃圾桶(15)的支撑板(96),所述提升驱动机构(93)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架(92)沿所述上料导轨(91)上下移动,所述翻转驱动机构(95)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94)及所述支撑板(96)向上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导轨(91)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竖直导轨,一个所述竖直导轨连接所述车门(7)内侧面,两个所述竖直导轨通过水平的横梁连接,两个所述竖直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车门(7)内侧面,所述提升驱动机构(93)安装于所述横梁中部,所述滑移架(92)所在平面和所述翻转架(94)所在平面均垂直于所述车门(7)内侧面,所述翻转驱动机构(95)安装于所述滑移架(92)上端并连接所述翻转架(94)上端,所述翻转架(94)上端设置有压桶板(9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7)后端边缘与所述收纳仓(6)开口后端边缘铰接,所述车门(7)关闭时所述上料导轨(91)贴近所述收纳仓(6)后壁,所述导流通道(10)首端位于所述上料导轨(9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3)连接有举升驱动机构(12),所述前挡板(4)和所述后挡板(5)均连接有开合驱动机构(11),所述后挡板(5)边缘设置有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驱动机构(8)具体为水平布置的液压油缸,所述提升驱动机构(93)具体为竖直布置的液压油缸,所述翻转驱动机构(95)具体为马达或电机,所述开合驱动机构(11)和所述举升驱动机构(12)具体为液压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具体为电动低地板底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10)由首端至末端向下倾斜,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垃圾箱(3)前端面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10)下端设置有填料推铲(13)和驱动所述填料推铲(13)水平运动的填料驱动机构(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驱动机构(14)连接所述填料推铲(13)的两侧凹槽内,所述填料驱动机构(14)具体为水平布置的液压油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运输车,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前端的车头和设置于底盘后端的垃圾箱,车头内部后端设置有收纳仓,收纳仓开口设置于车头侧面,收纳仓开口处安装有封闭收纳仓的车门和驱动车门开闭的车门驱动机构,车门内侧面安装有上料机构,车头后端设置有连通收纳仓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末端对准进料口,车门关闭以将放置于上料机构的垃圾桶运至收纳仓内,上料机构用于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导流通道,使垃圾进入垃圾箱。在封闭的收纳仓内完成二次上料工作,避免出现二次泄露、污水外洒及臭气外泄,防止对车辆外部造成污染,可同时避免上料过程中垃圾桶掉落造成的安全问题,提升连接运输车的卫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厚林,王海斌,颜毅,陈建平,孔祥慧,卫琪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