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4319发布日期:2022-02-19 14:0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配电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经常会使用到尺寸不同、长度不同的电缆用于配合检修,在检修完毕后,往往需要将电缆缠绕以便移动及存放,而当电缆较长时,采用人工方式对导线缠线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采用机械装置来替代人工进行缠线,现有的缠线装置往往是通过电机对单根导线进行水平或者竖直缠绕,缠线完毕后,由于导线较长,往往会使缠线装置和电缆结合紧密较难顺利取下,并且缠线装置的缠线宽度固定,不能根据导线的尺寸调整导线的缠线宽度,给检修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缠线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缠线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
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它包括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架体顶部设置有推车把手,所述支撑架体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支撑架和第二横支撑架,所述第一横支撑架和第二横支撑架中部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底座另一侧设置有竖支撑架,所述竖支撑架上设置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竖支撑架上,所述下通孔的高度与第一横支撑架上的弧形槽相同,上通孔的高度与第二横支撑架上的弧形槽相同,所述第一横支撑架上的弧形槽与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缠线装置,所述缠线装置两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左侧设置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放置在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外侧还设置有固定卡,所述固定卡通过转动部转动设置在第一横支撑架上,所述固定卡另一端通过限位销设置在第一横支撑架上,所述转动杆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电机的动力端。
5.第二横支撑架上也设置有固定卡,与第一横支撑架上结构相同,且固定卡将固定轴承固定在户型槽内。
6.第一齿轮放置在上通孔内时,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当第一齿轮放置在下通孔内时,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7.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且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通过转轴设置在竖支撑架内部。
8.固定卡内侧为弧形结构,与下方弧形槽共同构成圆形,将固定轴承包裹在固定卡
和弧形槽内。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通过将缠线装置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方式,通过第一横支撑架和第二横支撑架完成对其高度的调节,当缠线较少时,使用第一横支撑架和下通孔完成缠线,同时将固定卡对固定轴承固定,能够使缠线装置稳定运行缠线,当缠线较多时,将缠线装置放置在第二横支撑架上,两者同理,即可完成对不同线盘的缠线;本发明具有一种结构合理、缠线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发明缠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发明固定卡设置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本发明竖支撑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中 1、支撑架体 2、底座 3、行走轮 4、支撑座 5、竖支撑架 6、推车把手 7、第一横支撑架 8、第二横支撑架 9、弧形槽 10、缠线装置 11、电机 12、上通孔 13、固定架 14、下通孔 15、固定轴承 16、转动杆 17、第一齿轮 18、转动部 19、固定卡 20、限位销 21、第二齿轮 22、第三齿轮 23、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16.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它包括支撑架体1,所述支撑架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底部设置有行走轮3和支撑座4,所述支撑架体1顶部设置有推车把手6,所述支撑架体1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支撑架7和第二横支撑架8,所述第一横支撑架7和第二横支撑架8中部均设置有弧形槽9,所述底座2另一侧设置有竖支撑架5,所述竖支撑架5上设置有上通孔12和下通孔14,所述上通12孔和下通孔14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通过固定架13固定在竖支撑架5上,所述下通孔14的高度与第一横支撑架7上的弧形槽9相同,上通孔12的高度与第二横支撑架8上的弧形槽9相同,所述第一横支撑架7上的弧形槽9与下通孔14之间设置有缠线装置10,所述缠线装置10两端设置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左侧设置有固定轴承15,所述固定轴承15放置在弧形槽9内,所述弧形槽9外侧还设置有固定卡19,所述固定卡19通过转动部18转动设置在第一横支撑架7上,所述固定卡19另一端通过限位销20设置在第一横支撑架7上,所述转动杆16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设置在上通孔12或下通孔14内,所述下通孔12内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上通孔12内设置有第三齿轮22,所述第三齿轮22和第四齿轮23均与第二齿轮2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1设置在电机11的动力端。
17.本发明是通过将缠线装置10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方式,通过第一横支撑架7和第二横支撑架8完成对其高度的调节,当缠线较少时,使用第一横支撑架7和下通孔14完成缠线,同时将固定卡19对固定轴承15固定,能够使缠线装置10稳定运行缠线,当缠线较多时,将缠线装置10放置在第二横支撑架8上,两者同理,即可完成对不同线盘的缠线;本发明具有一种结构合理、缠线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它包括支撑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架体顶部设置有推车把手,所述支撑架体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支撑架和第二横支撑架,所述第一横支撑架和第二横支撑架中部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底座另一侧设置有竖支撑架,所述竖支撑架上设置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竖支撑架上,所述下通孔的高度与第一横支撑架上的弧形槽相同,上通孔的高度与第二横支撑架上的弧形槽相同,所述第一横支撑架上的弧形槽与下通孔之间设置有缠线装置,所述缠线装置两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左侧设置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放置在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外侧还设置有固定卡,所述固定卡通过转动部转动设置在第一横支撑架上,所述固定卡另一端通过限位销设置在第一横支撑架上,所述转动杆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上通孔或下通孔内,所述下通孔内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上通孔内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电机的动力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支撑架上也设置有固定卡,与第一横支撑架上结构相同,且固定卡将固定轴承固定在户型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放置在上通孔内时,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当第一齿轮放置在下通孔内时,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且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均通过转轴设置在竖支撑架内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内侧为弧形结构,与下方弧形槽共同构成圆形,将固定轴承包裹在固定卡和弧形槽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检修用辅助缠线装置,支撑架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支撑架体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支撑架和第二横支撑架,第一横支撑架和第二横支撑架中部均设置有弧形槽,底座另一侧设置有竖支撑架,竖支撑架上设置有上通孔和下通孔,上通孔和下通孔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竖支撑架上,第一横支撑架上的弧形槽与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缠线装置,缠线装置两端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左侧设置有固定轴承,固定轴承放置在弧形槽内,弧形槽外侧还设置有固定卡,固定卡通过转动部转动设置在第一横支撑架上,固定卡另一端通过限位销设置在第一横支撑架上;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易操作的优点。易操作的优点。易操作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 佘彦杰 皇甫武军 马晓飞 黄磊峰 刘燕东 王朝乐 李亮 王松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