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1078发布日期:2021-11-03 16:2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标本存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2.尿液检查是医学的一种检测方式,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根据《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标准》,按规定留取晨尿后,不仅需要避免样本交叉,还需要采集的尿液标本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检验,并且最佳的尿液标本保存温度为2~8度。
3.粪便检验是指通过物理学、免疫学、化学等方法对粪便进行分析,了解消化系统功能、辅助诊断消化道感染、出血、恶性肿瘤等疾病,并可为黄疸类型鉴别提供参考。主要检查内容包括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潜血试验、脂肪测定、粪胆素及粪胆原测定等。根据《粪便标本采集标准》,粪便标本采集需要采用洁净的容器,并且粪便标本应当保持新鲜,不可混入尿液及其他杂物。
4.现有技术中,对于尿液标本和粪便标本分别存放,存放过程中采集尿液标本的试管简单地放置在试管架上,极易造成样本交叉;对于粪便标本,往往不能封闭保存,粪便标本裸露于空气中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尿液标本和粪便标本分区低温保存,避免标本交叉、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它包括盒体、粪便标本存放盒、尿液标本存放试管、分隔板、栅板和制冷器,其中:所述分隔板沿盒体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于盒体中,盒体中位于分隔板左侧的区域设置为粪便标本存放区,盒体中位于分隔板右侧的区域设置为尿液标本存放区;
8.所述粪便标本存放区的中部沿水平方向设置隔板,隔板的下方设置为医疗器材存放区,隔板的上方设置若干用于放置粪便标本存放盒的粪便标本存放单元,每一个粪便标本存放单元分别独立设置,粪便标本存放单元的底部设置凹坑,粪便标本存放单元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舱门,舱门与粪便标本存放单元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按扣;
9.所述尿液标本存放区的中部靠上位置处设置栅板,栅板上设置有栅格,所述尿液标本存放试管沿竖直方向贯穿栅格,栅板与尿液标本存放试管侧壁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栅板下方盒体的侧壁上设置进液口和排液口,进液口设置于排液口的上方,进液口通过进液管与进水管道连通,制冷器安装于进液管上,进液管上靠近进液口位置处设置有单向进液阀,排液口通过排液管与回水管道连通,排液管上靠近排液口位置处设置有单
向排液阀,所述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分别通过快接接头可拆卸地与水槽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医疗器材存放区的前侧面上设置柜门。
11.进一步地,所述舱门与粪便标本存放单元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
12.进一步地,所述水槽中设置有供水泵。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将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分区存放,在尿液标本存放区设置卡紧装置用于将存放尿液标本的试管卡紧,避免运输过程中碰触导致样本交叉,并且在尿液标本存放区设置低温循环系统,为尿液标本较长时间保存提供可能;在粪便标本存放区,每一用于存放粪便标本的容器均设置独立的粪便标本存放单元,粪便标本封闭独立存放,保证粪便标本洁净,避免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为盒体,2为粪便标本存放盒,3为尿液标本存放试管,4为分隔板,5为栅板,7为粪便标本存放区,8为尿液标本存放区,9为隔板,10为医疗器材存放区,11为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2为凹坑,13为舱门,14为按扣,15为栅格,16为卡紧装置,17为进液口,18为排液口,19为进液管,20为制冷器,21为单向进液阀,22为排液管,23为单向排液阀,24为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均按照常规实验条件。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它包括盒体1、粪便标本存放盒2、尿液标本存放试管3、分隔板4、栅板5和制冷器,其中:所述分隔板4沿盒体1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于盒体1中,盒体1中位于分隔板4左侧的区域设置为粪便标本存放区7,盒体1中位于分隔板4右侧的区域设置为尿液标本存放区8;
20.所述粪便标本存放区7的中部沿水平方向设置隔板9,隔板9的下方设置为医疗器材存放区10,隔板9的上方设置若干用于放置粪便标本存放盒2的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每一个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分别独立设置,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的底部设置凹坑12,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舱门13,舱门13与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按扣14;
21.所述尿液标本存放区8的中部靠上位置处设置栅板5,栅板5上设置有栅格15,所述尿液标本存放试管3沿竖直方向贯穿栅格15,栅板5与尿液标本存放试管3侧壁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卡紧装置16;所述栅板5下方盒体1的侧壁上设置进液口17和排液口18,进液口17设置于排液口18的上方,进液口17通过进液管19与进水管道连通,制冷器安装于进液管19上,进液管19上靠近进液口17位置处设置有单向进液阀21,排液口18通过排液管22与回水管道连通,排液管22上靠近排液口18位置处设置有单向排液阀23,所述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分
别通过快接接头可拆卸地与水槽24连通。
22.进一步地,所述医疗器材存放区10的前侧面上设置柜门。
23.进一步地,所述舱门13与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
24.进一步地,所述水槽24中设置有供水泵。
25.使用时,首先,将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分别通过快接接头与水槽24连通,运行一段时间后使尿液标本存放区8保持温度为2~8度;然后,采集尿液标本的尿液标本存放试管3插入栅板5对应的孔中,卡紧装置16将尿液标本存放试管3抱紧;采集粪便标本的粪便标本存放盒2放置于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中,关闭舱门13,按压按扣14使舱门13锁紧,完成粪便标本封闭、独立存放;最后,反向操作即可取出标本用于后续检验操作。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它包括盒体(1)、粪便标本存放盒(2)、尿液标本存放试管(3)、分隔板(4)、栅板(5)和制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4)沿盒体(1)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于盒体(1)中,盒体(1)中位于分隔板(4)左侧的区域设置为粪便标本存放区(7),盒体(1)中位于分隔板(4)右侧的区域设置为尿液标本存放区(8);所述粪便标本存放区(7)的中部沿水平方向设置隔板(9),隔板(9)的下方设置为医疗器材存放区(10),隔板(9)的上方设置若干用于放置粪便标本存放盒(2)的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每一个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分别独立设置,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的底部设置凹坑(12),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舱门(13),舱门(13)与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按扣(14);所述尿液标本存放区(8)的中部靠上位置处设置栅板(5),栅板(5)上设置有栅格(15),所述尿液标本存放试管(3)沿竖直方向贯穿栅格(15),栅板(5)与尿液标本存放试管(3)侧壁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卡紧装置(16);所述栅板(5)下方盒体(1)的侧壁上设置进液口(17)和排液口(18),进液口(17)设置于排液口(18)的上方,进液口(17)通过进液管(19)与进水管道连通,制冷器安装于进液管(19)上,进液管(19)上靠近进液口(17)位置处设置有单向进液阀(21),排液口(18)通过排液管(22)与回水管道连通,排液管(22)上靠近排液口(18)位置处设置有单向排液阀(23),所述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分别通过快接接头可拆卸地与水槽(2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器材存放区(10)的前侧面上设置柜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13)与粪便标本存放单元(11)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24)中设置有供水泵。

技术总结
一种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分区存放装置,属于标本存放装置技术领域,解决尿液标本和粪便标本分区低温保存,避免标本交叉、污染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分隔板将盒体分为粪便标本存放区和尿液标本存放区,粪便标本存放区的中部沿水平方向设置隔板,隔板的下方设置为医疗器材存放区,隔板的上方设置粪便标本存放单元;尿液标本存放区的中部靠上位置处设置栅板,尿液标本存放试管安装于栅板上设置的栅格孔中,栅板与尿液标本存放试管侧壁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卡紧装置,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分别通过快接接头可拆卸地与水槽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分区存放,避免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运输过程中碰触导致样本交叉,保证标本洁净。洁净。洁净。


技术研发人员:苏瑞 崔艳伟 王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和谐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1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