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7502发布日期:2021-12-01 08:1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结构,特别是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


背景技术:

2.针对轻小型产品的携带包装,多采用纸盒或塑料袋,现有的纸盒折叠结构和产品取放方式较为复杂,使用者在包装和取放产品时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并且现有的纸盒结构在展开后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在运输存放时较为不便。而塑料袋由于材质较软,并且袋内不会设置额外的限位结构,因此轻小型产品放置在塑料袋内很容易产生位移,针对例如蛋糕等产品不宜使用塑料袋进行包装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的折叠包装盒,适合轻小型产品的包装限位;进一步地,该包装盒便于包装后携带产品以及未包装时展开后的运输。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结构包括外周连接部、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所述外周连接部包括头外周连接片、中外周连接片和尾外周连接片,所述头外周连接片、中外周连接片和尾外周连接片依次折叠连接,所述尾外周连接片、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依次折叠连接,所述第一粘贴连接片与头外周连接片的内侧存在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一重叠区域,位于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一粘贴连接片与头外周连接片通过粘贴材料连接,所述第二粘贴连接片与中外周连接片或尾外周连接片的内侧存在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二重叠区域,位于第二重叠区域的第二粘贴连接片与中外周连接片或尾外周连接片通过粘贴材料连接,所述限位连接片上设有限位孔。
6.作为优选,所述头外周连接片或中外周连接片上设置有断开条,所述断开条位于第一重叠区域和第二重叠区域外,并且位于限位连接片的上方。
7.进一步地,所述头外周连接片或中外周连接片上设置有携带孔,所述携带孔位于限位连接片的上方。
8.更进一步,所述携带孔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携带孔位于同一高度。
9.作为优选,所述携带孔设置在头外周连接片与中外周连接片的连接处,或中外周连接片与中外周连接片的连接处。
10.进一步地,所述头外周连接片的自由端与尾外周连接片的自由端靠近设置。
11.作为优选,所述头外周连接片、中外周连接片、尾外周连接片、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与第二粘贴连接片间均向同一转动方向折叠。
12.作为优选,所述中外周连接片的数量为两片。
13.作为优选,所述折叠包装盒展开后为长条状矩形。
14.作为优选,所述外周连接部、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由纸
质材料组成。
15.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6.1、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适合轻小型产品的包装限位;并且在设置断开条后,使用者可以简易地从包装盒中取出产品;
17.2、通过携带孔的结构和位置设置,使用者通过单手即可实现产品的运输,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产品始终处于限位状态;
18.3、进一步设置为矩形包装盒,使用者只要沿同一个方向转动折叠各连接片即可完成组成,且第一粘贴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能够简易地粘贴在头外周连接片或中外周连接片上;
19.4、折叠包装盒展开后为长条状矩形使运输时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实施例1的展开示意图。
23.图3为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
24.图4为实施例1的拆解示意图。
25.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实施例3的展开示意图。
27.标号说明:
28.头外周连接片1
ꢀꢀꢀꢀꢀꢀꢀꢀꢀ
断开条11
ꢀꢀꢀꢀꢀꢀꢀꢀꢀꢀꢀꢀ
中外周连接片2
29.中外周连接片a 21
ꢀꢀꢀꢀꢀꢀ
中外周连接片b 22
ꢀꢀꢀꢀ
尾外周连接片3
30.第一粘贴连接片4
ꢀꢀꢀꢀꢀꢀꢀ
第一粘贴条41
ꢀꢀꢀꢀꢀꢀꢀꢀ
限位连接片5
31.限位孔51
ꢀꢀꢀꢀꢀꢀꢀꢀꢀꢀꢀꢀꢀꢀ
第二粘贴连接片6
ꢀꢀꢀꢀꢀ
第二粘贴条61
32.携带孔7
ꢀꢀꢀꢀꢀꢀꢀꢀꢀꢀꢀꢀꢀꢀꢀ
产品8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34.实施例1:
35.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由头外周连接片1、中外周连接片a 21、中外周连接片b 22、尾外周连接片3、第一粘贴连接片4、限位连接片5和第二粘贴连接片6依次连接而成,上述连接片间设置有折痕使两者间可相互折叠,连接片由具有一定硬度的纸质材料组成,如白卡纸;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片可以由树脂材料或布料组成,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无纺布。其中第一粘贴连接片4和第二粘贴连接片6外侧分别粘贴有第一粘贴条41和第二粘贴条61,第一粘贴条41和第二粘贴条61可以为双面胶带,在未安装时(如图2状
21的两侧进行携带。
42.实施例4:
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尾外周连接片与限位连接片不再平行并且两者相交,第二粘贴连接片粘贴在尾外周连接片的内侧,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包装要求,如产品底面为斜面或者产品高度较高的产品包装要求。
44.实施例5:
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中外周连接片的数量为6片,中外周连接片通过不同转动方向的折叠使截面成“凸”字形,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包装要求,由于存在不同的折叠方向,可以将折痕预设在连接片间的不同侧面,方便使用者完成安装。
4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周连接部、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所述外周连接部包括头外周连接片、中外周连接片和尾外周连接片,所述头外周连接片、中外周连接片和尾外周连接片依次折叠连接,所述尾外周连接片、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依次折叠连接,所述第一粘贴连接片与头外周连接片的内侧存在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一重叠区域,位于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一粘贴连接片与头外周连接片通过粘贴材料连接,所述第二粘贴连接片与中外周连接片或尾外周连接片的内侧存在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二重叠区域,位于第二重叠区域的第二粘贴连接片与中外周连接片或尾外周连接片通过粘贴材料连接,所述限位连接片上设有限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外周连接片或中外周连接片上设置有断开条,所述断开条位于第一重叠区域和第二重叠区域外,并且位于限位连接片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外周连接片或中外周连接片上设置有携带孔,所述携带孔位于限位连接片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孔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携带孔位于同一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孔设置在头外周连接片与中外周连接片的连接处,或中外周连接片与中外周连接片的连接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外周连接片的自由端与尾外周连接片的自由端靠近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外周连接片、中外周连接片、尾外周连接片、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与第二粘贴连接片间均向同一转动方向折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外周连接片的数量为两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包装盒展开后为长条状矩形。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连接部、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由纸质材料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包装盒,其结构包括外周连接部、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所述外周连接部包括头外周连接片、中外周连接片和尾外周连接片,所述头外周连接片、中外周连接片和尾外周连接片依次折叠连接,所述尾外周连接片、第一粘贴连接片、限位连接片和第二粘贴连接片依次折叠连接,所述限位连接片上设有限位孔。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的折叠包装盒,适合轻小型产品的包装限位;进一步地,该包装盒便于包装后携带产品以及未包装时展开后的运输。后的运输。后的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姚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廿一客(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3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