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8869发布日期:2021-11-25 11:3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对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有限的空间布置结构合理的电梯结构课题中,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平衡系数,需要配置若干多重块,对重块的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对重架。因为大载重电梯结构的对重架布置在井道里,占用了井道有限的空间,这导致对重架的长度和高度有所限制,另外,一般情况下的对重架很难满足大载重的需求,如果在井道面积有限,对重块的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单纯的增加对重块的密度,则单块对重块重量过大,在安装时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增加成本。
3.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包括上横板,所述上横板设置有两组,两组上横板并排设置在一起,所述上横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右对重框,所述左右对重框设置有三组,所述左右对重框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对重框,所述中对重框的卡环之间利用对重压板进行相互固定,所述上横板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轮轴压板,所述轮轴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上直梁,所述上直梁上开设有四个安装孔位,所述上直梁的小板上固定安装有上导靴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个上直梁上设置有一个上导靴板,所述上导靴板对称设置在两组上横板的表面两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横板的宽度和左右对重框的宽度相同,使得所述上横板和左右对重框在固定安装时可以进行对齐安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横板的高度大于左右对重框的高度,三组左右对重框和两组上横板进行固定安装时,三组左右对重框和两组上横板可以进行对齐安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重压板包括上压板、下压板以及固定螺杆,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位于中对重框卡环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螺杆贯穿上压板和下压板并利用固定螺母对上压板和下压板进行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杆、固定螺母与下压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为橡胶垫,所述固定螺杆、固定螺母的型号规格均为m10系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并排对重架系统,通过将该并排对重架系统设置在有限空间的井道中,可以适应市场对大载重电梯的需求,提高电梯运行平稳性,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平衡系数,提高电梯运行舒适度,在满足大载重需求的同时,简化结构,使生产装配更便捷。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直梁的结构侧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对重框的结构俯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对重框的结构侧视图。
18.图中:1、上横板;2、左右对重框;3、对重压板;31、上压板;32、下压板;33、固定螺杆;34、固定螺母;35、垫片;4、中对重框;5、轮轴压板;6、上直梁;7、上导靴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包括上横板1,所述上横板1设置有两组,两组上横板1并排设置在一起,所述上横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右对重框2,所述左右对重框2设置有三组,所述左右对重框2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对重框4,所述中对重框4的卡环之间利用对重压板3进行相互固定,所述上横板1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轮轴压板5,所述轮轴压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上直梁6,所述上直梁6上开设有四个安装孔位,所述上直梁6的小板上固定安装有上导靴板7,该并排对重架系统可适用于额定载重量为5000kg载货电梯、汽车梯中。
21.具体的,一个上直梁6上设置有一个上导靴板7,所述上导靴板7对称设置在两组上横板1的表面两侧,同时该并排对重架的架体整体要求平实,两对角线之差小于3mm。
22.具体的,所述上横板1的宽度和左右对重框2的宽度相同,使得所述上横板1和左右对重框2在固定安装时可以进行对齐安装,有助于在有限空间里进行合理布局。
23.具体的,所述上横板1的高度大于左右对重框2的高度,三组左右对重框2和两组上横板1进行固定安装时,三组左右对重框2和两组上横板1可以进行对齐安装,有助于在有限空间里进行合理布局。
24.具体的,所述对重压板3包括上压板31、下压板32以及固定螺杆33,所述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分别位于中对重框4卡环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螺杆33贯穿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并利用固定螺母34对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进行固定,保证该并排对重架系统结构之间的稳定性。
25.具体的,所述固定螺杆33、固定螺母34与下压板3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垫片35,所述垫片35为橡胶垫,所述固定螺杆33、固定螺母34的型号规格均为m10系列,有助于生产装配更便捷。
26.综上所述,该并排对重架系统,通过将该并排对重架系统设置在有限空间的井道中,可以适应市场对大载重电梯的需求,提高电梯运行平稳性,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平衡系数,提高电梯运行舒适度,在满足大载重需求的同时,简化结构,使生产装配更便捷。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包括上横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1)设置有两组,两组上横板(1)并排设置在一起,所述上横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右对重框(2),所述左右对重框(2)设置有三组,所述左右对重框(2)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对重框(4),所述中对重框(4)的卡环之间利用对重压板(3)进行相互固定,所述上横板(1)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轮轴压板(5),所述轮轴压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上直梁(6),所述上直梁(6)上开设有四个安装孔位,所述上直梁(6)的小板上固定安装有上导靴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上直梁(6)上设置有一个上导靴板(7),所述上导靴板(7)对称设置在两组上横板(1)的表面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1)的宽度和左右对重框(2)的宽度相同,使得所述上横板(1)和左右对重框(2)在固定安装时可以进行对齐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1)的高度大于左右对重框(2)的高度,三组左右对重框(2)和两组上横板(1)进行固定安装时,三组左右对重框(2)和两组上横板(1)可以进行对齐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压板(3)包括上压板(31)、下压板(32)以及固定螺杆(33),所述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分别位于中对重框(4)卡环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螺杆(33)贯穿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并利用固定螺母(34)对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进行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杆(33)、固定螺母(34)与下压板(3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垫片(35),所述垫片(35)为橡胶垫,所述固定螺杆(33)、固定螺母(34)的型号规格均为m10系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排对重架系统,属于电梯对重技术领域,包括上横板,所述上横板设置有两组,两组上横板并排设置在一起,所述上横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右对重框,所述左右对重框设置有三组,所述左右对重框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对重框,所述中对重框的卡环之间利用对重压板进行相互固定,所述上横板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轮轴压板,所述轮轴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上直梁,上直梁上开设有四个安装孔位,上直梁的小板上固定安装有上导靴板。通过将该并排对重架系统设置在有限空间的井道中,可以适应市场对大载重电梯的需求,提高电梯运行平稳性,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平衡系数,提高电梯运行舒适度,在满足大载重需求的同时,简化结构,使生产装配更便捷。装配更便捷。装配更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伍汝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台日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