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7169发布日期:2021-11-10 10:0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过去电梯轿厢的减震装置一般是将橡胶减震垫块和钢板用胶粘连而成。这种橡胶减震垫与钢板粘接的形式,在收到振动或扭曲后有时易脱胶剥落,且橡胶减震块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出现老化、龟裂等问题。而且仅在轿厢的底部设置减震装置,在实际运行时,轿厢上下方向的震动过程而导致的水平方向的倾摆的振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导致轿水平晃动剧烈,且减震平稳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梯轿厢减震效果差、水平晃动无法稳定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轿厢和设置在轿厢外侧的轿厢架,轿厢的底侧与轿厢架之间设置有底减震结构、轿厢的顶侧与轿厢架之间设有顶减震结构、轿厢的侧壁与轿厢架之间设有侧减震结构,所述底减震结构和顶减震结构均包括活动装配在轿厢架的内侧壁上的支撑筒,还包括设置在轿厢架上的用于与支撑筒插套配合的导向杆,轿厢架与轿厢的相对端面之间还顶装有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减震簧;所述侧减震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导向装配在轿厢架的内侧面上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套设有两个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与支撑轴临近端之间顶装有侧弹簧,两个活动套上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均与所述轿厢铰接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轿厢架的顶侧和底侧均布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支撑筒导向装配在导轨上。
7.进一步的,所述顶减震结构和底减震结构均设有至少两组。
8.进一步的,同一个侧减震结构中的两个连接杆相互铰接后连接至所述轿厢。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在实际的运行时,顶减震结构和底减震结构共同作用,对轿厢的向上和向下均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降低了骤停带来的不适感,而且减震效果较好。进一步的,设置侧减震结构,将支撑筒活动连接在轿厢架上,除了通过连接杆与侧弹簧加强轿厢的上下方向的减震幅度之外,同时还能够合理的实现水平方方向轿厢架对轿厢的阻尼作用,若轿厢水平偏摆,则受侧减震结构的作用,偏摆幅度大幅度减小,同时也提高了缓冲的稳定性,结构简单,而且实际感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2.附图标记说明:1

轿厢;2

轿厢架;3

底减震结构;4

顶减震结构;5

侧减震结构;6

支撑筒;7

导向杆;8

减震簧;9

导轨;10

支撑轴;11

活动套;12

侧弹簧;13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1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轿厢1和设置在轿厢1外侧的轿厢架2,其中轿厢架2和轿厢1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轿厢架2与轿厢1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做详细描述。
15.轿厢1的底侧与轿厢架2之间设置有底减震结构3、轿厢1的顶侧与轿厢架2之间设有顶减震结构4、轿厢1的侧壁与轿厢架2之间设有侧减震结构5,
16.其中,针对底减震结构3和顶减震结构4来说,二者结构一致,互为镜像布置,以底减震结构3为例,底减震结构3包括活动装配在轿厢架2的内侧壁上的支撑筒6,还包括设置在轿厢架2上的用于与支撑筒6插套配合的导向杆7,轿厢架2与轿厢1的相对端面之间还顶装有套设在所述导向杆7上的减震簧8。具体的是轿厢架2的底侧布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9,支撑筒6导向装配在导轨9上,从而实现支撑筒6在轿厢架2上的活动装配,这种设置形式能够满足轿厢1的上下方向的减震效果。
17.进一步的,底减震结构3和顶减震结构4均设置有两组,各自沿左右方向间隔均布在轿厢架2和轿厢1之间。
18.针对侧减震结构5来说,侧减震结构5包括沿上下方向导向装配在轿厢架2的内侧面上支撑轴10,所述支撑轴10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套设有两个活动套11,活动套11与支撑轴10临近端之间顶装有侧弹簧12,两个活动套11上均铰接有连接杆13,两个连接杆13均与所述轿厢1铰接连接。
19.其中,同一个侧减震结构5中的两个连接杆13相互铰接后连接至轿厢1。
20.在实际的工作时,当电梯轿厢1停止运行时,顶减震结构4和底减震结构3通过减震簧8和导向杆7的配合保证轿厢1和轿厢架2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同时,轿厢1骤停引起的晃动则被侧减震结构5的阻尼作用而吸收,极大的缓解了轿厢1的横向偏摆,同时侧减震结构5能够进一步的加强竖向方向的缓冲。
2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筒6也可以直接放置在轿厢架2的侧壁上开设的槽内,通过限位避免支撑筒6脱出实现活动装配。
22.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轿厢和设置在轿厢外侧的轿厢架,其特征在于,轿厢的底侧与轿厢架之间设置有底减震结构、轿厢的顶侧与轿厢架之间设有顶减震结构、轿厢的侧壁与轿厢架之间设有侧减震结构,所述底减震结构和顶减震结构均包括活动装配在轿厢架的内侧壁上的支撑筒,还包括设置在轿厢架上的用于与支撑筒插套配合的导向杆,轿厢架与轿厢的相对端面之间还顶装有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减震簧;所述侧减震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导向装配在轿厢架的内侧面上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套设有两个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与支撑轴临近端之间顶装有侧弹簧,两个活动套上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均与所述轿厢铰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架的顶侧和底侧均布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支撑筒导向装配在导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减震结构和底减震结构均设有至少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侧减震结构中的两个连接杆相互铰接后连接至所述轿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轿厢和设置在轿厢外侧的轿厢架,轿厢的底侧与轿厢架之间设置有底减震结构、轿厢的顶侧与轿厢架之间设有顶减震结构、轿厢的侧壁与轿厢架之间设有侧减震结构,底减震结构和顶减震结构均包括活动装配在轿厢架的内侧壁上的支撑筒,还包括设置在轿厢架上的导向杆,轿厢架与轿厢的相对端面之间还顶装有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减震簧;所述侧减震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导向装配在轿厢架的内侧面上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套设有两个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与支撑轴临近端之间顶装有侧弹簧,两个活动套上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均与所述轿厢铰接连接。提高了缓冲的稳定性,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涛 赵宏宇 孟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通快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0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