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5319发布日期:2022-02-26 01:0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轨行起重机械的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之间设计有一定的间隙,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不会接触,但是,随着使用年限不断增加,容易发生车体歪斜、车轮走偏以及轨道间距变化的情况,致使车轮不在轨道中心部位运行,导致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相互摩擦,此现象称为啃轨。啃轨现象发生后,不仅会缩短车轮、轨道的使用寿命,还会增加起重机运行的阻力,给车体运行机构、车体架构、厂房结构等方面带来危害,因此必须对发生啃轨的车轮进行调整。
3.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调整方法是,选择直线性较好的一段轨道(该轨道的轨距标高符合要求)。起重机停车定位后,在起重机端梁的两端外侧制作支点安装双重拉紧线(5mm钢线),作为距车轮缘外侧端面的基准线,使之平行于轨道侧面。然后用钢尺垂直于轮缘外端面进行测量并计录数值。左偏为负值,右偏为正值,根据测得的数值,选用千斤顶或是大锤锤击等方式,配合钢线间隙对车轮进行调整。但是由于端梁基准面、钢线拉直强度、作业碰撞、锤击振动变形、力度大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此方法存在调整过程繁琐且调整位移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调整过程繁琐且调整位移精度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卡规、架体、调节机构,以及第二卡规,其中,第一卡规用于设置在轨道上,与轨道的两侧卡接,用于标识轨道的中心线;架体用于固定跨设在轨道上;调节机构沿垂直于轨道轴向的方向滑动连接在架体上;调节机构具有左靠尺和右靠尺,左靠尺和右靠尺分别位于轨道的两侧,并且向车轮方向伸出,用于拨动车轮;第二卡规设置在调节结构上,第二卡规用于与车轮的轮缘卡接,用于标识车轮的中心线。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卡规与第二卡规,分别包括连接部以及两个夹持臂,其中,连接部其中一端面的中心部位设有三角形的标识块,标识块的尖端用于指向轨道/车轮的中心线;两个夹持臂以标识块的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夹持臂的一端与连接部铰接,另一端用于与轨道/轮缘抵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夹持臂之间设有拉簧。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架体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机构,其中,支撑架用于沿水平方向横跨在轨道上;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固定机构与支撑架以及轨道连接,用于将支撑架固定在轨道上;第一卡规和调节机构分别连接于支撑架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沿轨道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丝杠、第二丝杠以及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的两个横梁;第一丝杠、第二丝杠沿垂直轨道轴向的方向延伸;第一卡规以及固定机构套设在第一丝杠上;调节机构套设在第二丝杠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夹板以及两个紧固螺母,其中,两个夹板间隔套设在第一丝杠上,且分别位于轨道的两侧;两个紧固螺母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并分别于两个夹板的外侧抵接,用于顶紧两个夹板,以使两个夹板夹紧轨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板朝向轨道的侧面设有用于与轨道的外侧面贴合的嵌位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套筒、调节框以及调节螺母;其中,套筒套设于第二丝杠的外周;左靠尺和右靠尺分别与套筒外壁固定连接;调节框套设于第二丝杠的外周且连接于套筒的一端;调节螺母位于调节框内,且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套筒以及两个调节螺母;其中,套筒套设于第二丝杠的外周;左靠尺和右靠尺分别与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调节螺母分别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并且分别抵接于套筒的两端。
14.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第一卡规标识轨道的中心线位置,利用第二卡规标识需要调整的车轮的中心线位置,通过调整调节机构的位置,使左靠尺和右靠尺向右或向左拨动轮缘,以最终令第二卡规和第一卡规对正,以使车轮移动至轨道的中部,消除啃轨现象。
15.上述调整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只需根据第一卡规和第二卡规的标识位置移动调节机构,即可完成对车轮的调整,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图中车轮处于轨道中部);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图中车轮偏右,左侧啃轨);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车轮偏右,左侧啃轨);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三(图中车轮偏左,右侧啃轨);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四(图中展示另一种调节机构,且车轮偏右,左侧啃轨);
22.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规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架体;11、支撑架;12、固定机构;111、第一丝杠;112、第二丝杠;113、横梁;121、夹板;122、紧固螺母;123、嵌位槽;2、调节机构;21、套筒;22、左靠尺;23、右靠尺;24、调节螺母;25、调节框;3、第一卡规;4、第二卡规;341、连接部;342、标识块;343、夹持臂;344、拉簧;5、轨道;6、车轮;61、轮缘。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进行说明。所述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卡规3、架体1、调节机构2,以及第二卡规4,其中,第一卡规3用于设置在轨道5上,与轨道5的两侧卡接,用于标识轨道5的中心线;架体1用于固定跨设在轨道5上;调节机构2沿垂直于轨道5轴向的方向滑动连接在架体1上;调节机构2具有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分别位于轨道5的两侧,并且向车轮6方向伸出,用于拨动车轮6;第二卡规4设置在调节结构上,第二卡规4用于与车轮6的轮缘61卡接,用于标识车轮6的中心线。
27.对车轮6进行水平调整时,如图1所示,将架体1与轨道5固定连接,并使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分别处于车轮6两侧,将第二卡规4卡接在轮缘61的两侧,第二卡规4即可标识出车轮6的中心线的位置;将第一卡规3与轨道5的两侧卡接,第一卡规3即可标识出轨道5的中心线的位置;比对第一卡规3和第二卡规4的标识位置,以确定车轮6的偏移方向,通过调节机构2的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将车轮6向右或向左拨动,以实现第二卡规4与第一卡规3对正;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若车轮6偏右,左侧轮缘61与轨道5发生啃轨现象,则使右靠尺23与车轮6的右侧轮缘61相抵接,并向左移动调节机构2,使车轮6回正;如图5所示,若车轮6偏左,右侧轮缘61与轨道5发生啃轨现象,则使左靠尺22与车轮6的左侧轮缘61相抵接,并向右移动调节机构2,使车轮6回正。
28.本实施例提供的轨行起重机械车轮水平调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第一卡规标3识轨道5的中心线位置,利用第二卡规4标识需要调整的车轮6的中心线位置,通过调整调节机构2的位置,使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向右或向左拨动轮缘61,以最终令第二卡规4和第一卡规3对正,以使车轮6移动至轨道5的中部,消除啃轨现象。
29.上述调整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只需根据第一卡规3和第二卡规4的标识位置移动调节机构2,即可完成对车轮6的调整,方便快捷。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及图7所示,第一卡规3与第二卡规4分别包括连接部341以及两个夹持臂343,其中,连接部341其中一端面的中心部位设有三角形的标识块342,标识块342的尖端用于指向轨道5/车轮6的中心线;两个夹持臂343以标识块342的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夹持臂343的一端与连接部341铰接,另一端用于与轨道5/轮缘61抵接。
31.第一卡规3的作用主要为确定轨道5的中心线的位置,因此,第一卡规3的连接部341既可以与架体1滑动连接,也可直接通过夹持臂343卡接在轨道5的踏面上;第二卡规4的主要作用是确定车轮6的中心线的位置。第一卡规3和第二卡规4整体以连接部341的标识块342为轴对称设置,且夹持臂343与连接部341铰接,因此,当夹持臂343夹紧即两个夹持臂343间的距离最短时,标识块342的指向即为夹持臂343所夹持的对象的中心线方向,根据第一卡规3和第二卡规4的标识,可快速确定轨道5以及车轮6的中心线方向,方便后续对车轮6的方向和位移进行调整。
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规3的夹持臂341和标识块342设置在连接部34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第二卡规4的夹持臂341和标识块342设置在连接部341的两个相邻的侧面上。
33.具体地,如图7所示,两个夹持臂343之间设有拉簧344。第一卡规3和第二卡规4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夹持臂343夹紧轨道5或者轮缘61的两侧,设置拉簧344,可使卡规自动完成上述操作,且移动过程中,夹持臂343不会发生松动,使卡规能够实时标识出中心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时,两个夹持臂343上可以通过设置滚动轴承等手段,减小夹持臂343与轨道5或轮缘61两侧的摩擦力,使夹持臂343更快地处于夹紧状态。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架体1包括支撑架11以及固定机构12,其中,支撑架11用于沿水平方向横跨在轨道5上;支撑架11的长度方向与轨道5的延伸方向垂直;固定机构12与支撑架11以及轨道5连接,用于将支撑架11固定在轨道5上;第一卡规3和调节机构2分别连接于支撑架11上。
35.在调整过程中,调节机构2在支撑架11上沿垂直于轨道5的延伸方向的方向移动,支撑架11对调节机构2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规3与支撑架11滑动连接,以使第一卡规方便装配。固定机构12起到将支撑架11与轨道5固定连接的作用,使支撑架11上的调节机构2可以产生足够的力来拨动车轮6。
36.具体地,如图2所示,支撑架11包括沿轨道5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丝杠111、第二丝杠112以及连接第一丝杠111和第二丝杠112的两个横梁113;第一丝杠111、第二丝杠112沿垂直轨道5轴向的方向延伸;第一卡规3以及固定机构12套设在第一丝杠111上;调节机构2套设在第二丝杠112上。
37.将第一卡规3套设在第一丝杠111上,保证标识块342的指向与第一丝杠111的轴向垂直,有利于第一卡规3快速确定轨道5的中心线的位置;固定机构12也可利用第一丝杠111的螺纹将第一丝杠111和轨道5进行固定连接,第一丝杠111位置固定后,通过横梁113与第一丝杠111连接的第二丝杠112的位置也随之固定;调节机构2套设于第二丝杠112外周,第二丝杠112上的螺纹使得调节机构2可以沿第二丝杠112的轴向进行微调,即做到对车轮6位移的微调,调节精度高。
38.需要注意的是,横梁113主要起到加固支撑架11的作用,将横梁113与第一丝杠111和第二丝杠112之间设置可拆卸,可以减轻重量,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和使用。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机构12包括两个夹板121以及两个紧固螺母122,其中,两个夹板121间隔套设在第一丝杠111上,且分别位于轨道6的两侧;两个紧固螺母122与第一丝杠111螺纹连接并分别于两个夹板121的外侧抵接,用于顶紧两个夹板121,以使两个夹板121夹紧轨道5。
40.在对车轮6进行调整前,需要先通过固定机构12将支撑架11和轨道5进行固定,两个夹板121分别放置于轨道5两侧,旋紧紧固螺母122,即可使夹板121夹紧轨道5,将支撑架11与轨道5固定。
41.具体地,如图1所示,夹板121朝向轨道5的侧面设有用于与轨道5的外侧面贴合的嵌位槽123。设置嵌位槽123可以使夹板121与轨道5夹持得更加牢固,避免调整过程中架体1发生移动;同时,嵌位槽123可以确保第一丝杠111与轨道5的踏面间留有间隙,使第一卡规3可以沿第一丝杠111轴向自由滑动,方便确定轨道5的中心线的位置。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调节机构2包括套筒21、调节框25以及调节螺母24;其中,套筒21套设于第二丝杠112的外周;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分别与套筒21外壁固定连接;调节框25套设于第二丝杠112的外周且连接于套筒21的一端;调节螺母24位于调节
框25内,且与第二丝杠112螺纹连接。
43.根据车轮6的偏移情况,调节套筒21的位置,带动其上的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对轮缘61进行拨动,使车轮6回正。调节框25两侧设有通孔并和套筒21固定连接,调节框25可以随套筒21在第二丝杠112外周自由滑动;部分起重机械的两条轨道5间的距离较窄或两条轨道5间的空间过小,无法容纳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方便操作的一侧,通过调节框25和调节螺母24,对套筒21以及其上的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进行双向调节,完成车轮6的回正操作。
44.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车轮6偏右,左侧轮缘61与导轨发生啃轨现象,此时需要向左调整套筒21和调节螺母24的位置,使右靠尺23与右侧轮缘61的外壁抵接,同时使调节螺母24与调节框25的左侧的挡板(图中未标号)抵接,然后,继续转动调节螺母24,使调节螺母24继续向左移动,并带动调节框25和套筒21向左移动,此时,右靠尺23会向左拨动轮缘61,最终使车轮6回正。
45.相对的,如图5所示,车轮6偏左,右侧轮缘61与导轨发生啃轨现象,此时需要向右调整套筒21和调节螺母24的位置,使左靠尺22与左侧轮缘61的外壁抵接,同时使调节螺母24与调节框25的右侧的挡板(图中未标号)抵接,然后,继续转动调节螺母24,使调节螺母24继续向右移动,并带动调节框25和套筒21向右移动,此时左靠尺22会向右拨动轮缘61,最终使车轮6回正。
46.图6所示为调节机构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调节机构2包括套筒21以及两个调节螺母24;其中,套筒21套设于第二丝杠112的外周;左靠尺22和右靠尺23分别与套筒21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调节螺母24分别与第二丝杠112螺纹连接,并且分别抵接于套筒21的两端。以车轮6偏右,左侧轮缘61和轨道5发生啃轨现象为例,此时需要调整套筒21和两个调节螺母24的位置,使右靠尺23与右侧轮缘61的外壁抵接,同时使右侧的调节螺母24与套筒21的右端面抵接且左侧的调节螺母24远离套筒21,然后继续转动右侧的调节螺母24,使右侧的调节螺母24继续向左移动,并带动套筒21向左移动,此时右靠尺23会向左拨动轮缘61,最终使车轮6回正;车轮6偏右时,只需对两个调节螺母24进行相反操作即可。部分重型机械的轨道5两侧空间充裕,可以分别容纳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机构2可以使工作人员在铁轨两侧同时作业,增加工作效率。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